宋词《半死桐》 - 贺铸

2019-05-23 可可诗词网-中华宋词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鉴赏《半死桐·贺铸》江城子苏轼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①半死桐,词牌名。  ②阊(chānɡ)门,苏州城的西门。万事非,这里是人事全非的意思。  ③何事,为何。不同归,作者夫妇曾旅居苏州,后来妻子死去,他独自一人离去,所以说不同归。  ④梧桐半死,枚乘《七发》说,“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用这样的梧桐来制琴,其声最悲。贺铸以“梧桐半死”比喻自己遭丧偶之痛。  ⑤露初晞(xī),汉代的挽歌《薤(xiè)露》说:“薤上露,何易晞!”把短促的人生比作薤叶上的露水,极其短暂。晞,干燥。  ⑥“旧栖新垅”句,对旧居和新坟都留恋难舍,不忍离去。

这是贺铸悼念亡妻的名作,气氛哀婉凄切,语言朴挚情深,感人肺腑。

词的上片主要写重游故地,触景生悲,逝者已去,生者百感交集。“重过阊门万事非”,故地重游,睹景思人,纵是七尺男儿也是柔肠百转,相思不已。“同来何事不同归?”为什么同来,却不能同归呢?这是对上天的诘问,也是对故人的呼唤,更是词人发自肺腑的悲痛。“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经霜之后的梧桐,枯黄萧疏,奄奄待毙;形单影只的鸳鸯,已是心如死灰,加之人到中年,怎能展翅高飞。在作者如泣如诉的描述中,读者听到了词人发自心底对亲人的思念;在梧桐与鸳鸯的意象中,读者体味到了词人在失去妻子之后的孤独与悲凉。

词的下片进一步抒发了对妻子的怀念。“原上草,露初晞”,那晨光初露的草原,东方才刚刚发白,躺在草丛上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儿,须臾之间就不见了。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旧栖新垅两依依”,在从前两人住过的地方,作者久久驻足;在新建起来的坟墓前,作者默默悼念。“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躺在床上,聆听着窗外的夜雨,辗转不寐;遥想当年,妻子深夜补衣。如今已成奢望。“挑灯补衣”,是夫妻恩爱的缩影,更是作者对亲人无限怀念的写照。

综观全词,作者用朴素的语言,写实的手法,描写了自己现在的生活,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在诘问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在“挑灯补衣”中,寄托了对妻子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侠客的另一面——多情幽怨。

鸳鸯,天性喜欢雌雄成双,形影不离,飞则比翼,卧则交颈,历来被人们视为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绘画中有它们的倩影,诗歌中有它们的情思。例如,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写道:“得成比日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李白也有“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在贺词中,作者通过鸳鸯以及梧桐、草露等意象,奏出了一曲生死之恨的衰乐,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无限哀思。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祖籍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长于卫州共城(今河南省汲县)。宋太祖孝惠后族孙。17岁时离家赴汴京,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吴下,杜门校书,自号庆湖遗老。为人豪侠尚气,性格耿介,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著有《庆湖遗老集》《东山寓声乐府》(又名《东山词》)。

代表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梅花引·缚虎手》《鹧鸪天·豆蔻梢头莫漫夸》等。

●半死桐,即《鹧鸪天》。参见第78页相关介绍。

●贺铸借这首词表达了对妻子的怀念。赵氏,在贺铸49岁这年不幸谢世。

赵氏的家族隶属皇族编制,是望族之后。但当历史走到她这里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得不到祖宗的荫庇了。她与贺铸过起了节衣缩食的生活。贺铸在《问内》中曾经写道:妻子大暑天里就开始忙碌着替他缝补冬衣,他觉得有点急,赵氏笑着说:“到冰天雪地的时候再收拾就迟了!”当作者“头白鸳鸯失群飞”之时,“挑灯夜补衣”的情景自然而然诉诸于作者的笔端。《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是贺铸对妻子怀念的绝唱,同时也让读者永远地记住了他的妻子——勤劳体贴的赵氏。

●《半死桐》中许多句子都有出处。“同来何事不同归”,蔡确《悼亡妻诗》中有:“伤心瘴江水,同渡不同归。”“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有:“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白居易《为薛台悼亡》:“半死梧桐老病身。”用来比喻自己丧偶。晞指死亡。“露初晞”引自古乐府《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我国古代写“梧桐”的诗句很多,梧桐几乎成了愁怨的代名词,李后主“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怎敌他、晚来风急”;陆甫之“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张炎“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等,表现的都是愁闷为情所困的境界。悼念亡妻之作,宋代给我们留下许多,最深的还是苏轼的《江城子》。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词的上片主要写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感。与妻永诀,转瞬十年。而两人共同经历的朝朝暮暮,虽无意思念,却时刻在眼前。爱妻华年早逝,阴阳相隔,再也无处倾诉衷肠。世事艰难,纵使现在与之相逢,恐怕爱妻也不会认出灰尘满面、两鬓如霜的丈夫了。这一假设,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这些年来颠沛流离、历经忧患的身世之感。

词的下片写梦境相逢的情景。“夜来幽梦忽还乡”,在梦中,作者回到了从前的故乡。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如今蓦然相逢,相顾无言,只有泪水千行……然而这却是一枕黄粱。梦中醒来,哀痛涌上心头:清冷的明月,荒凉的山冈,幽幽的松林,妻子由于思念自己而痛断柔肠。在此,作者推己及人,巧妙地表达自己对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挚感情。

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融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情真意切,哀伤欲绝,催人泪下。

贺词与苏词相比,同是悼亡词,同是表达对爱妻的思念,两者在意境的塑造上,不相上下,但在细节的刻画上,应该说贺词更胜一筹。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