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掾

【出典】 《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修)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衍)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又,《卫玠别传》:“陈留阮千里有令闻。当年太尉王君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阮曰:‘将无同。...

三宥

【出典】 《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 【释义】 三宥为《周礼》所载古代统治者对于犯罪者减刑的三种规定,后世常用以泛指统治者对犯罪者的宽宥。 【例句】 圣代逢三宥,营魂空...

三闾

【出典】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列传》:“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释义】 战国时,楚国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后因以三闾代称屈原。 【例句】 ①二女空垂泪,三闾枉自沉。(李涉《鹧鸪词二首》其一5424)这里用屈原怀沙自沉的悲剧来衬托鹧鸪啼声给旅...

三复白圭

【出典】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引汉·孔安国传:“《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释义】 孔子弟子南宫适字子容,读至《诗经·大雅·...

三独坐

【出典】 《后汉书》卷二十七《宣秉传》:宣秉,字巨公,“建武元年,拜御史中丞。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 【释义】 东汉光武帝刘秀特许御史中丞宣秉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于群僚朝会时专席而坐,世称“三独坐”...

三泉

【出典】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云:‘三重之泉,言至水也。’” 【释义】 秦始皇生前为自己预修墓穴,...

三省

【出典】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义】 三省意为多次反省,曾子自称每天“三省吾身”。后世用作咏自我修养的典故。 【例句】 ①揆拙迷三省,劳生昧两忘。(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829)这...

三星曙

【出典】 《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释义】 《绸缪》以“束薪”、“束楚”比喻婚姻,以“三星”点明时辰,咏新婚之乐。后世用作吟咏新婚的典故。 【例句】 ①三星照户春空...

三咽李螬

【出典】 《孟子·滕文公下》:“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释义】 三咽李螬意为将虫子啃过的李子吞了三口,据说战国时的陈仲子(於陵仲子)饿得半死...

三孤

【出典】 《尚书·周书·周官》:“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旧题汉·孔安国传:“此三官名曰三孤。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特置此三者。”唐·孔颖达疏:“以孤副贰三公。” 【释义】 周时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世用以代指相应的官员。 【例句】 入...

三径

【出典】 《文...

三周

【出典】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婿执雁入,揖让升堂。……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唐·孔颖达疏:“御轮三周者,谓婿御妇车之轮三匝,然后御者代婿御之。” 【释义】 周代迎亲之礼,新郎...

三贤事汉

【出典】 见“三杰”条。 【释义】 “三贤”指张良、萧何、韩信,也称“三杰”。他们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例句】 三贤事汉灭暴强,四贤镇岳宁边徼。(元...

三虎

【出典】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贾彪传》:“贾彪字伟节,颍川定陵人也。少游京师,志节慷慨,与同郡荀爽齐名。”“初,(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彪最优,故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 【释义】 东汉贾彪兄弟并有高名,人称贾氏三虎。后世用“三虎...

三杰

【出典】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 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释义...

三茅

【出典】 《梁书》卷五十一《陶弘景传》:“(弘景)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 【释义】 三茅,指茅山,相传汉茅盈、茅固、茅衷兄...

三事

【出典】 《诗经·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东汉·郑玄笺:“王流在外,三公及诸侯随王而行者,皆无君臣之礼,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 【释义】 周有“三事大夫”之称,亦即三公。三公虽无具体职事,但可参与六卿之事,所以又称为...

三张

【出典】 《晋书》卷五十五《张亢传》:“时人谓载、协、亢、陆机、云曰‘二陆三张’。”“史臣曰:‘洎乎二陆入洛,三张减价。考核遗文,非徒语也。’” 【释义】 三张,指晋张载、张协、张亢三兄弟,他们俱以文才著称。后世常用以借指有文才的几兄弟。 【例句】...

三岛

【出典】 见“蓬莱”条。 【释义】 见“蓬莱”条。 【例句】 ①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李商隐《牡丹》6173)这里借以表现牡丹生长于仙境,语含寓意。②海上呼三岛,斋中戏五禽。(李商隐《寄华岳孙逸人》6220)这里借以将孙逸人的居处比作世外仙境。③遥知到郡沧...

三余

【出典】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王朗传》附《王肃传》:“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释义】 董...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