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剧剧本。陈白尘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初版(初载《剧本》1979年1月号)。卷首有作者代序《献》。这部7幕23场历史剧取材于西汉初期的历史。主要戏剧冲突是汉高祖驾崩、吕后专权意图“扶吕灭刘”,以陈平、周勃为代表的一班开国元老“除吕安刘”,展...
当代长篇小说。邹荻帆著。作家出版社1964年3月初版。作品写的是中国50年代“大跃进”时期,塞外官厅湖畔杨柳农业社,在人民公社化前夕,大规模兴修水利的故事。杨柳农业社人民在社领导邓常春、马玉峰和王海贵等的带领下,为脱掉家乡贫穷落后的帽子,团结一致...
汉代诗歌。汉高祖刘邦作。此诗见于《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汉人称之为:《三侯之章》。《艺文类聚》始称之为《大风歌》。《乐府诗集》将此诗收入“琴曲歌辞”,题为《大风起》。史载,汉十二年(前195),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后,西归长安...
当代诗集。陈大远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1963年1月初版。卷首有作者《序》,卷末有作者《后记》,3辑91首。第1辑“野火集”9首,多为叙事诗、悼亡诗。其中《闻日冠投降》一诗写作者听到日本宣布投降时欢悦的心情。第2辑“远游集”54首,多为抒写异国风光的抒情...
现代系列长篇小说。孙陵著。第1卷《大风雪》1940年连载于《自由中国》,夏衍曾在《救亡日报》撰文评介。1947年由上海万叶书局出版。1953年由台北拔提书局再版。1956年曾遭台湾当局查禁,1957年才解禁。第2卷《莽原》1957年发表于台湾《中国一周》。第3卷《觉...
当代长篇小说。萧玉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作品以抗日战争前夕的胶东半岛为背景,描写了大风口村普通农民张力成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张力成出身贫寒,30多岁才订了婚。在他娶亲这天,户部尚书的后代邢延田抢走了他的妻子杨莲子,奸污不成,...
当代中篇童话。金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它描写水牛犊小快腿和学龄前儿童大毛的纯真友谊及在一起愉快成长的故事。圆角母牛生下一只机灵的小牛犊,出生不久就能跑得飞快,大毛给他起个名字叫小快腿。小快腿在饲养员爷爷和大毛的悉心照料下,很...
汉代专治《诗经》的学者。一般认为名为毛亨。见“毛亨”条。...
现代报纸文艺副刊。长沙《大公报》副刊。不定期刊。1925年1月31日创刊,同年7月18日出至第12期后终刊。素丝、晋思(罗黑芷)、曼衍主编。刊物是零星社创办的同人杂志,社团主要成员大都是长沙的教职人员,他们主要创作散文、诗歌和小说,作品多以自己的亲身经...
现代报纸文艺副刊。天津《大公报》副刊。周刊。1946年10月13日创刊,1949年1月2日出至第112期后终刊。共出版112期。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社编辑。刊物在前期以发表文艺评论为主,刊载了常风的《郁达夫先生》,冯至的《浮士德里的“人造人”》,李广田的《给抗...
现代报纸副刊。汉口《大公报》副刊,日刊、周刊。 1937年9月18日创刊,陈纪滢主编。1938年10月17日第210期后停刊。同年12月1日随《大公报》在重庆复刊。续出第211期,不定期出版。至1942年4月以后大体为周刊。1943年10月31日第996期后终刊。共刊出996期。 《...
现代报纸副刊。重庆《大公报》副刊。周刊。1941年12月3日创刊。陈铨等编辑。1942年7月1日出至第31期后终刊。共出版31期。 《战国》是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人在《战国策》半月刊终刊后创办的又一种提倡“战国策派”主张的刊物。发表了大量政治、哲学、历史...
现代报纸文艺副刊。不定期刊、周刊。1941年3月16日创刊于桂林。杨刚主编。1941年3月16日创刊时为不定期刊,附于桂林《大公报》发行,至1943年10月31日止,共出298期。1943年11月7日起,副刊改名为《周刊》,每周出版1期,期数另起,共出版34期,1944年6月25...
现代文学活动。1936年,《大公报》举办了一次文艺奖金评...
现代报纸文艺副刊。香港《大公报》副刊。半周刊。1948年6月6日创刊,同年12月27日出至第42期后终刊。韦芜主编。创刊号《编者告白》认为:“时代越混乱,人们要说的话越多”,希望读者们通过《文艺》“触摸到这大时代的脉搏”,“看出受苦难者的血泪”。刊载...
现代报纸文艺副刊。重庆《大公报》副刊。周刊。1943年11月7日创刊。重庆大公报文艺周刊社编辑。1945年与12月23日出至第90期后终刊。共出版90期。副刊同时在桂林《大公报》刊出。 《文艺》以宣传抗战为主题,以文艺短论、小说、诗歌、散文为主要创作形式,并...
唐诗选本。6卷。清乔亿编。专选唐大历年间诗人的诗作。自刘长卿、钱起始,至朱放止,共32人,诗526首。前有编者写的自序,认为首标刘长卿,是因为他“体气开大历之先也。刘方平以下十九人,先后翱翔于天宝、贞元之际,不皆与钱、郎诸家接席,而散帙清华之气...
指唐代宗大历年间前后约二三十年间的诗歌风气。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标举唐代谇诗歌风气的演变,“以时而论”,分为5体,“大历体”是其中之一 。严羽又在“大历体”下注云:“十才子之诗。”可见是指卢纶等10人的诗歌特点。《四库全书总目》为《钱仲...
指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活动在京都长安的10个诗人。唐姚合《极玄集》选李端诗4首,在李端名下注有“字正己,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新唐书》则见于《卢纶传》中,姓...
《诗经·王风》第9篇 全诗3章,章 句。这是1首女子向意中人表示衷怀的诗。前两章反复描写她对情人的相思,想与他结合,但不知他的主意,因而不敢奔就他。末章是对情人发出的誓言,表示假如今生不能结合,死后也要同穴,自己的爱是至死不渝的。《毛诗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