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集外文选

现代文学综合集。袁良骏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收入《介绍〈到M城去〉》、《死人的意志难道不在大家身上吗?》、《给〈大陆新闻〉编者的信》、《幽居小简》、《鲁迅先生逝世时的唁函》、《在延安各界欢送西北战地服务团出发前线晚会上的答谢词》、《...

丁玲戏剧集

现、当代戏剧作品集。张洁编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出版。其中收有丁玲创作的3个话剧剧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以及5篇戏剧评论文章。话剧《重逢》歌颂抗日志士潜入敌人内部进行战斗,写于1937年,原载《七月》1937年第5期。话剧《河内一郎》描写日军普通士...

丁玲近作

当代文学综合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收有《“牛棚”小品》、《杜晚香》、《我所认识的瞿秋白》、《悼雪峰》、《百家争鸣及其他》等散文、小说和评论文章共19篇。其中大部分为丁玲恢复名誉后,带着伤残疾病奋笔写下的篇章,只有《杜晚香》、《我读〈...

丁玲书简

现当代书信集。 王中忱选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其中收集丁玲给她母亲和胡也频、叶圣陶、许广平、胡风、舒群、楼适夷、聂华苓等的书信89封,大部分初次与读者见面;时间跨度从1928年到1985年。内容有讨论文学问题的,有记述解决工作和自己写作中...

丁玲《在医院中时》的讨论

现代文学论争。 丁玲的短篇小说《在医院中时》,初载于1941年11月延安《谷雨》创刊号。1942年8月载于重庆《文艺阵地》时,易名为《在医院中》。作品描写了一个青年医生陆萍,从上海来到延安后与周围环境产生尖锐矛盾的故事。发表后,雪苇曾撰文称赞它暴露了...

丁玲文集

现、当代文学综合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已出6集。这套文集系统地收集了丁玲自1927年登上文坛以来的文学作品及文学论著,包括中、长短篇小说、诗作、剧作、散文、文学评论、理论等,是目前收集丁玲文字的集大成者。其中第一集收中篇小说《韦护》、《...

丁玲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蒋冰之,曾用笔名彬芷、从喧等。出生于湖南临澧,自幼在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母亲熏陶下成长起来。丁玲在桃源、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1922年到上海入陈独秀创办的平民女校,1923年进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

丁郎龙女

侗族民间叙事作品。流传于贵州榕江、从江、黎平等侗语南部方言地区。传说东海龙王的女儿在三宝侗乡迷路,被好心的侗族后生丁郎搭救后回归东海。龙女为了报答丁郎的救命之恩,变成一位年轻美貌的侗族姑娘嫁给丁郎。丁郎和龙女男耕女织,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余光中《登楼赋》赏析二

余光中《登楼赋》原文 余光中《登楼赋》赏析一 20世纪60年代,在强劲的欧风美雨的侵蚀和熏染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开始全面登陆台湾文坛。以现代诗为发端的台湾现代主义文艺运动,由现代派小说的发生发展将其推向高潮。现代主义对于散文的影响,相对要微...

艾芜《冬夜》赏析

艾芜《冬夜》原文 《冬夜》记述的是作者在1925年夏到1931年夏整整六年的时间里,从四川经云南出境到缅甸、新加坡再回到上海的生活经历与人生阅历。《冬夜》只有短短几分钟的一个镜头(乞丐老人的一段话),但道出一个深沉的话题,也是一个至今仍然喋喋不休的话...

王了一《灯》赏析

王了一《灯》原文 本文以《灯》为题,用意却不全在于灯,而是为了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常生活,以及作者自己在那一时期的特殊心态。 虽说用意不全在灯,但是文章写的事却都和灯有关:先是叙述自己出生以来的用灯经历从点菜油灯到煤油灯,再到电灯;接着描写自...

郑振铎《访笺杂记》

我搜求明代雕版画已十余年,初仅留意小说戏曲的插图,后更推及于画谱及他书之有插图者。所得未及百种。前年冬,因偶然的机缘,一时获得宋元及明初刊印的出相佛道经二百余种。于是宋元以来的版画史,粗可踪迹。间亦以余力,旁骛清代木刻画籍。然不甚重视之。...

郑振铎《访笺杂记》赏析

郑振铎《访笺杂记》原文 1933年,北平荣宝斋以木板彩色水印印刷了鲁迅、西谛(郑振铎)合编、自费刊行的画册《北平笺谱》。这是一套诗笺图谱选集,共六册,内收人物、山水、花鸟笺332幅。 本篇即具体、详细地叙写了为与鲁迅合编《北平笺谱》而在北平琉璃厂一带...

茅盾《风景谈》赏析二

茅盾《风景谈》原文 茅盾《风景谈》赏析二 《风景谈》设题新颖,寄托深远,在结构的安排、画面的组接以及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等方面颇费匠心,不愧为茅盾写于抗战时期的一篇散文佳作。 茅盾1938年赴迪化(今乌鲁木齐市)主持新疆各族文协联合会工作,并在新疆学院...

曹靖华《洱海一枝春——云南抒情之二》赏析二

曹靖华《洱海一枝春云南抒情之二》原文 曹靖华《洱海一枝春云南抒情之二》赏析 一 1962年1月,我国北方还是天寒地冻,风雪交加,而南方的云南省却早已春意盎然,百花争艳。长期在北方工作的作者到云南访问,怀着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接连写了《云南抒情》一组...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二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原文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一 徐志摩于1925年3月10日第二次出国,经苏联西伯利亚抵达德国,开始了他长达五个月的欧洲漫游,其间他曾到达莫斯科、巴黎、柏林、罗马、翡冷翠(佛罗伦萨)、日内瓦等地,并在漫游的同时,先后发表...

鲁迅《二丑艺术》

浙东的有一处的戏班中,有一种脚色叫作二花脸,译得雅一点,那么,二丑就是。他和小丑的不同,是不扮横行无忌的花花公子,也不扮一味仗势的宰相家丁,他所扮演的是保护公子的拳师,或是趋奉公子的清客。总之:身分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 义仆是老生扮...

鲁迅《二丑艺术》赏析

鲁迅《二丑艺术》原文 鲁迅的杂文,常常拈出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于人们从不关注处,洞幽发微,别寓深意,在看似无关的想像与敷衍中,达到引而不发的犀利的批判效果。这篇《二丑艺术》就是这方面创作的一个突出的例子。 文章从浙东戏班中的丑角二花脸...

张拓芜《读鞋》

晨起读报,迎眼便是洛夫兄的《寄鞋》,稍早,洛夫诗成付邮前在电话中念给我听,不待放下话筒便已老泪纵横,今天再详读全诗及后记,则更禁不住涕泗滂沱起来,一以悲恸,一以感恩,心中波涛起伏不能自已! 读诗竟读成这个样子,记忆中从未有过;大概这首诗与我有...

何为《第二次考试》

著名的声乐专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二百多名合唱训练班学生中间,有一个二十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时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等课目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和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令人大失所望。苏...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