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光《万里长城断想》原文 在历史教科书上,万里长城一直是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象征而受到赞美与歌颂。吴祖光的《万里长城断想》却另有见解,作者在长城上涌起的万端感慨、千般思绪新颖独到,有他人所不及之处。 文章一开始就发了一通有关幼稚到成...
冰心《往事(二)》原文 冰心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作家,她所追求的散文艺术境界是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她曾用她那细腻、柔和、委婉和清丽的文笔,描绘过自己童年幸福的生活,歌颂过神圣的母爱,抒写过大自然的优美和生命的伟大。这篇《往事》 (二之...
三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 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 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 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了。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凝静...
一 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不论别的,单说求学。我到英国是为要从罗素 ① 。罗素来中国时,我已经在美国。他那不确的死耗传到的时候,我真的出眼泪不够,还做悼诗来了。他没有死,我自然高兴。我摆脱了哥仑比亚 ② 大博士衔的引诱,买船票过...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原文 在熙攘喧闹的世界上,唯有音乐能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每当听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或约翰施特劳斯的 《蓝色多瑙河》,听到德伏夏克的《在大自然中》或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都能使人得到一种新鲜的感受。 同样的感受...
我不大喜欢音乐。不知为什么,颜色与气味常常使我快乐,而一切的音乐都是悲哀的。即使是所谓轻性音乐,那跳跃也像是浮面上的,有点假。譬如说颜色: 夏天房里下着帘子,龙须草席上堆着一叠旧睡衣,折得很齐整,翠蓝夏布衫,青绸裤,那翠蓝与青在一起有一种森...
张爱玲《谈音乐》赏析 张爱玲这个名字,青年读者或许是陌生的。这也难怪,建国以后出版的文学史,对这位女作家只字不提,致使许多青年人根本不知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位杰出的女作家。与此相反,海外文学界对这位四十年代的上海最著名的作家却给...
汽车开进桃花源,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十一月天气,还开桃花! 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有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看看桃花源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不...
汪曾祺《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散文。作者汪曾祺于娓娓而谈中赞扬了我们祖国悠久而又丰富的文化历史,赞扬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的优良品质。 文章从桃花源的名字写起。汽车开进桃花源。十一月的天气,还开着桃花,这四五朵红花...
读《文林谈屑》中文字疏忽一节,谈到报刊上出现的某些差错,以及连带发生的一些感想,深有同感。只发现有关章太炎的一些事有点出入。章名炳麟,字枚叔。太炎是别号。他还有一些别署,不过人们大抵不熟悉。 我想在这里对在报社工作的校对同志们表示一点敬意,...
黄裳《谈校对》原文 散文领域真个是无限的广阔高远。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苍 蝇之微,事无论巨细,人不分贵贱,都可以成为描写的对象,都蕴含着深入开掘的价值。《谈校对》在题材的选择上表现出独辟蹊径的出新精神。专门为校对 这个微不足道的职业而做的文章,...
我生长在水乡,水使我感到亲切,如果我的性格里有明快的成分,那是水给我的,那澄明透澈的水,浅绿的水。 我渡过很多次钱塘江,却只是往来两岸之间,没有机会沿江看看。富春江早就给我许多幻想了,直到最近,才算了了这个无关紧要的心愿。 对于这样的旅行,...
《桐庐行》原文 《桐庐行》是柯灵1956年出版的《遥夜集》中的一篇游记散文。作品抒写了桐庐一日行程的具体过程,描绘了充满生气和活力的江南水乡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无比热爱之情。 作品先以水落笔,叙述富春江的水景变化。作者以一个水乡之人对...
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中就注定了应读一篇《桃花源记》 ① ,因此把桃源 ② 当成一个洞天福地。人人皆知道那地方是武陵渔人发现的,有桃花夹岸,芳草鲜美。远客来到,乡下人就杀鸡温酒,表示欢迎。乡下人皆避秦隐居的遗民,不知有汉朝,更无...
沈从文《桃源与沅州》赏析 沈从文先生1934年因事回湘西; 1937年由北平往昆明,又由湘西转道。两次回乡,各写了一本书。一本《湘行散记》,一本《湘西》。本篇即取自《湘行散记》。《湘行散记》有几篇有人物、有故事,近似小说,如《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一年夏天,趁着刚离开厌烦的军队的职务,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 这里是佛国,全岛周围三十里中,除了七八家店铺以外,全是寺院。为了要完全隔绝红尘的凡缘,几千个出了俗的和尚绝对地拒绝了出家的尼姑在这里修道,连开店铺的人也被禁止了带女...
鲁彦《听潮的故事(节选)》赏析 海潮,自古以来在文学艺术家的笔下永远是变幻莫测的。他们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描绘它,比喻它。海涛像一堵雪白的墙拥向陆地,越靠近陆地就越坚固,好像任何东西都不能突破它。(日新日次郎《日向海》)海潮象千万条张开口的大蟒那样...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 ① 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们初起时,...
徐志摩《泰山日出》原文 日出的景象是壮观的。对有些人来说,壮观的景象常会引起赞叹,要描绘它、形容它,却又四顾茫然,无从下笔了。徐志摩的这篇散文,虽然只摄取了泰山日出的一个短暂场面,但在他的生花妙笔下,整个日出的景象描绘得绚丽多彩,变化无穷,...
我有一块石头,看起来斑剥鬼奇; 不但满是苍辣虬老的皴皱,而且还有多处被蚀镂成空洞,姿态奇磔。 我常常拿在灯下,细看它的纹理。小小一块顽石,线条的流走牵连却如惊涛骇浪,仿佛依稀可以听见水声回旋,拍岸而起,浪花在空中迸散是被风浪狂涛爱过,爱到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