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易者后难,先难而后易

于下无诛者,必诛者也;有诛者,不必诛者也。以有刑至无刑者,其法易而民全;以无刑至有刑者,其刑烦而奸多。夫先易者后难,先难而后易,万物尽然。明王知其然,故必诛而不赦,必赏而不迁者,非喜予而乐其杀也,所以为人致利除害也。(《管子·禁藏》) 【注释】 必:一定。...

见必然之政,立必胜之罚

凡私之所起,必生于主。夫上好本则端正之士在前,上好利则毁誉之士在侧;上多喜善赏,不随其功,则士不为用;数出重法,而不克其罪,则奸不为止。明王知其然,故见必然之政,立必胜之罚。故民知所必就,而知所必去,推则往,召则来,如坠重于高,如渎水于地。故法不烦而吏不...

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管子·治国》) 【注释】 末作...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

今日不为,明日亡货

时之处事精矣,不可藏而舍也。故曰:今日不为,明日亡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管子·乘马》) 【注释】 时:农时。精:宝贵。舍:止息。亡:无。 【译文】 农时对于农事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不能够把它收藏起来使它停滞不前。所以说:今天不辛勤劳作,明天就一无所获。...

有事则用,无事则归之于民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于己不足,安得名圣?是故有事则用,无事则归之于民,唯圣人为善托业于民。(《管子·乘马》) 【注释】 分民:指分利于民。 【译文】 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善于分利于民。圣人不善于分利于民,...

府不积货,藏于民

野与市争民,家与府争货,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故野不积草,农事先也;府不积货,藏于民也;市不成肆,家用足也;朝不合众,乡分治也。故野不积草、府不积货、市不成肆、朝不合众,治之至也。(《管子·权修》) 【注释】 金:货币。粟:粮食。争贵:指货币与粮食争比贵贱...

赏罚之制,无逾于民

将与之,惠厚不能供;将杀之,严威不能振。严威不能振,惠厚不能供,声实有间也。有善者不留其赏,故民不私其利;有过者不宿其罚,故民不疾其威。赏罚之制,无逾于民,则人归亲于上矣。如天雨然,泽下尺,生上尺。(《管子·君臣上》) 【注释】 振:通“震”。声:名义。宿:...

安其位乐其群,务其职荣其名

圣王之治民也,进则使无由得其所利,退则使无由避其所害,必使反乎安其位,乐其群,务其职,荣其名,而后止矣。故逾其官而离其群者必使有害,不能其事而失其职者必使有耻。是故圣王之教民也,以仁错之,以耻使之,修其能致其所成而止。(《管子·法禁》) 【注释】 错:通“...

明君在上,刑省罚寡

形势不得为非,则奸邪之人悫愿;禁罚威严,则简慢之人整齐;宪令著明,则蛮夷之人不敢犯;赏庆信必,则有功者劝;教训习俗者众,则民化变而不自知也。是故明君在上位,刑省罚寡,非可刑而不刑,非可罪而不罪也,明君者,闭其门,塞其途,弇其迹,使民毋由接于淫非之地,是以民之...

喜之有徵,恶之有刑

见其可也,喜之有徵;见其不可也,恶之有刑。赏罚信于其所见,虽其所不见,其敢为之乎?见其可也,喜之无徵;见其不可也,恶之无刑。赏罚不信于其所见,而求其所不见之为之化,不可得也。(《管子·权修》) 【注释】 可:指行为可...

敬而待之,爱而使之

管子曰:“夫政教相似而殊方。若夫教者,摽然若秋云之远,动人心之悲;蔼然若夏之静云,乃及人之体;窎然若皜月之静,动人意以怨;荡荡若流水,使人思之,人所生往。教之始也,身必备之,辟之若秋云之始见,贤者不肖者化焉。敬而待之,爱而使之,若樊神山祭之。贤者少,不肖者...

石璧之谋

桓公曰:“寡人欲西朝天子而贺献不足,为此有数乎?”管子对曰:“请以令城阴里,使其墙三重而门九袭。因使玉人刻石而为璧,尺者万泉,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珪中四千,瑗中五百。”璧之数已具,管子西见天子曰:“弊邑之君欲率诸侯而朝先王之庙,观于周室。请以令使天...

啧室之议

齐桓公问管子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亡,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也;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

粟禾之喻

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桓公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 隰朋对曰:“夫粟,内甲以处,中有卷城,外有兵刃。未敢自恃,自命曰粟。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乎!”管仲曰:“苗,始其少也,眴眴乎何其孺子也?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子也!天下得...

鸿鹄之喻

……桓公明日弋在廪,管仲、隰朋朝。公望二子,弛弓脱焊而迎之曰:“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夫唯有羽翼以通其意于天下乎?今孤之不得意于天下,非皆二子之忧也?”桓公再言,二子不对。桓公曰:“孤既言矣,二子何不对乎?”管仲对曰:“今夫人患劳,而上使不时;...

桓公东游

桓公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犹轴转斛,南至琅邪。司马曰,亦先王之游已。何谓也?”管仲对曰:“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夫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不反者,谓之荒。先王有游夕之业于人,无荒亡之行于身。”桓公...

多忠少欲,为人臣之广道

日益之而患少者,唯忠;日损之而患多者,唯欲。多忠少欲,智也,为人臣之广道也。为人臣者,非有功劳于国也,家富而国贫,为人臣者之大罪也;为人臣者,非有功劳于国也,爵尊而主卑,为人臣者之大罪也。(《管子·枢言》) 【注释】 益:增加。损:减少。爵:爵位。 【译文】...

宁过于君子,毋失于小人

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管子·立政》) 【注释...

事其内无事其外,事其小无事其大

万世之国,必有万世之宝。必因天地之道,使其内无使其外,使其小无使其大。……称其宝使其小,可以为道。能则专,专则佚。椽能逾,则椽于逾。能官,则不守而不散。(《管子·侈靡》) 【注释】 使:通“事”。椽:梯子。逾:超越,引申为登高。 【译文】 流传万代的国家,必...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