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之士,虽中外信顺,不以诽谤穷堕;虽死节轻财,不以侮罢羞贪;虽义端不党,不以去邪罪私;虽势尊衣美,不以夸贱欺贫。(《韩非子·解老》) 【注释】 诽谤:议论,指责。罢:通“疲”,软弱无能。罪:贵罚。 【译文】 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即使自己内心和外表真诚和顺,也...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韩非子·解老》) 【注释】 恃:依靠,凭借。须:等待。 【译文】 礼是人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文采是人内在本质的修饰。君子注重的是真实情感,而抛弃...
行义示则主威分,慈仁听则法制毁。……明主之道,臣不得以行义成荣,不得以家利为功,功名所生,必出于官法。法之所外,虽有难行,不以显焉,故民无以私名。设法度以齐民,信赏罚以尽能,明诽誉以劝沮。(《韩非子·八经》) 【注释】 外:排斥。齐:统一。沮(jǔ):阻止。...
官之富重也,乱功之所生也。明主之道,取于任,贤于官,赏于功。……势足以行法,奉足以给事,而私无所生,故民劳苦而轻官。任事者毋重,使其宠必在爵;处官者毋私,使其利必在禄,故民尊爵而重禄。爵禄,所以赏也;民重所以赏也,则国治。(《韩非子·八经》) 【注释】 功:...
仁者,慈惠而轻财者也;暴者,心毅而易诛者也。慈惠,则不忍;轻财,则好与。心毅,则憎心见于下;易诛,则妄杀加于人。不忍,则罚多宥赦;好与,则赏多无功。憎心见,则下怨其上;妄诛,则民将背叛。故仁人在位,下肆而轻犯禁法,偷幸而望于上;暴人在位,则法令妄而臣主乖,民怨...
人皆寐,则盲者不知;皆嘿,则喑者不知。觉而使之视,问而使之对,则喑盲者穷矣。不听其言也,则无术者不知;不任其身也,则不肖者不知。听其言而求其当,任其身而责其功,则无术不肖者穷矣。夫欲得力士而听其自言,虽庸人,与乌获不可别也;授之以鼎俎,则罢健效矣。故官职...
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夫砥砺杀矢而以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然而不可谓善射者,无常仪的也。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非羿、逄蒙不能必中者,有常也。故有常,则羿、逄蒙以五寸的为巧;无常,则以妄发之中秋毫为拙。今听言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
惠之为政,无功者受赏,而有罪者免,此法之所以败也。法败而政乱,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今有功者必赏,赏者不得君,力之所致也;有罪者必诛,诛者不怨上,罪之所生也。民知诛赏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韩非子·难三》) 【注释】 得:通“...
利所禁,禁所利,虽神不行;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译文】 本来应当禁止的,反而让其得到了好处,本来有好处的,反而加以禁止,这样,即使是神仙也办不好事情;该惩处的,反而给予奖赏,该奖赏的,反而加以诋毁,这样,即使是帝尧这样的人也治...
释仪的而妄发,虽中小不巧;释法制而妄怒,虽杀戮而奸人不恐。罪生甲,祸归乙,伏怨乃结。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发矢中的,赏罚当符,故尧复生,羿复立。(《韩非子·用人》) 【注释】 仪的:箭靶子。极:至,指致力于法制。螫(...
主过予,则臣偷幸;臣徒取,则功不尊。无功者受赏,则财匮而民望;财匮而民望,则民不尽力矣。故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韩非子·饰邪》) 【注释】 过予:错误地给予赏赐。偷幸:苟且,侥幸。徒取:白白地获...
法令之所以备,刑罚之所以诛,常于卑贱。是以其民绝望,无所告诉。大臣比周,蔽上为一;阴相善而阳相恶,以示无私;相为耳目,以候主隙;人主掩蔽,无道得闻;有主名而无实,臣专法而行之。(《韩非子·备内》) 【注释】 备:防备。诛:处罚,杀戮。告诉:申诉。比周:互相勾结...
赏之誉之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其除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注释】 之:指臣下。劝:勉励,自勉。其:当,表示命令的副词。 【译文】 奖赏他、赞誉他,不能够使他奋勉;惩罚他、诋毁他,也不能够使他畏惧。奖赏、赞誉、惩罚、诋毁这四种手段用到...
夫治法之至明者,任数不任人。是以有术之国,不用誉则毋适,境内必治,任数也。亡国使兵公行乎其地,而弗能圉禁者,任人而无数也。自攻者人也,攻人者数也。故有术之国,去言而任法。(《韩非子·制分》) 【注释】 毋:通“无”。适:通“敌”。圉(yǔ):通“御”。 【译...
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故民朴,而禁之以名,则治;世知,维之以刑,则从。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韩非子·心度》) 【注释】 知:通“智”,智巧。 【译文】 治理民众没有一成不变的常...
三寸之管毋当,不可满也。授官爵出利禄不以功,是无当也。国以功授官与爵,此谓以成智谋、以威勇战,其国无敌。国以功授官与爵,则治者...
古者黔首悗密惷愚,故可以虚名取也。今民儇诇智慧,欲自用,不听上。上必且劝之以赏,然后可进;又且畏之以罚,然后不敢退。(《韩非子·忠孝》) 【注释】 黔(qián)首:黑头,指民众。悗:通“勉”。悗(mèn)密:勤勉努力。惷:通“蠢”。儇诇(xuān xiòng):机灵狡诈。...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今夫上贤、任智、无常,逆道也,而天下常以为治。(《韩非子·忠孝》) 【注释】 易:改变。侵:侵夺。 【译文】 臣子侍奉君主,儿子侍奉父亲,妻...
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栝之道用也。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
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显学》) 【注释】 为吾善:自我完善,自觉地做好事。用:使。不什数:数不到十个。什:“十”。 【译文】 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