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犊时苗 ① 【注释】 ①时苗:三国时期魏国人,曾任安徽寿春县令。 【典故】 《三国志·魏志·常林传》载:时苗从不讲排场,他乘着黄牛拉的篷车到寿春上任县令。一年以后,时苗调任离职,带走了自家的黄母牛,而把牛犊留给了当地。他说:“我当初来寿春,并无牛犊,牛...
悬鱼羊续 ① 。 【注释】 ①羊续:东汉人,为官清廉俭朴。 【典故】 《后汉书·羊续传》:羊续任南阳太守时,下属府丞给他送来一条当地有名特产白河鲤鱼,羊续拒收,推让再三,后碍于情面收下。当府丞走后,羊续将这条大鲤鱼悬挂在屋外的柱子上。后来,府丞又送来一条...
徐勉 ① 风月。 【注释】 ①徐勉:梁武帝时吏部尚书。 【典故】 《梁书·徐勉传》:徐勉做了吏部尚书,掌握了官吏的任免大权之后,有一好友来拜访他,向他提出求官之事,徐勉即严肃地说:“今天只谈风月之事,不可谈论公事。”好友讨了个没趣,只得讪讪地告辞了。此后...
苏章 ① 二天。 【注释】 ①苏章:东汉有名的清官,任冀州刺史。 【典故】 《后汉书·苏章传》载:苏章为政清廉,执法严明。其出任冀州刺史时,有老友在其属下任清河太守,因多有贪赃枉法行为,致民怨沸腾,纷纷上告。有一天苏章宴请清河太守,席间太守大谈二人平生的...
捉刀 ① 曹操 ② 。 【注释】 ①捉刀:“捉”即持,拿,原指执刀护卫,后用以比喻替别人做事。②曹操: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典故】 《世说新语·容止篇》载:曹操将要接见匈奴来的使节,自己认为外貌不好,不足以镇服远道而来的...
刘胜 ① 寒蝉 ② 。 【注释】 ①刘胜:汉代人,是汉景帝刘启的庶子,被封为中山靖王。②寒蝉:天冷时叫声低微的知了。 【典故】 《后汉书·杜密传》:曾任蜀都太守的刘胜辞官回家后,闭门谢客,不问政事。颍川太守王昱对杜密称赞刘胜说:“刘胜清高,公卿屡次推举他任...
阎敞 ① 还钱。 【注释】 ①阎敞:汉代人,曾任五官掾(“掾”yuàn是古代副官、佐吏的通称)。 【典故】 《太平御览》;汉朝的阎敞在府里做了五官掾。太守第五常将积蓄下来的薪俸钱一百三十万寄存在阎敞那儿。阎敞把这些钱埋在堂屋的地里。后来第五常全家人都生病...
弟子 ① 规,圣人训。首孝悌 ② ,次谨信 ③ 。 【注释】 ①弟子:年纪较小的人或学生。 ②悌:尊敬兄长。 ③谨信:谨慎、讲信用。 【译文】 《弟子规》所讲的都是孔子等圣人的训导。要先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其次要做事小心,说话诚实,讲究信用。 【评说】 《弟子规...
易 ① 操 ② 守剑。 【注释】 ①易:改变。②操:气节、操守。 【典故】 《后汉书·独行传·王烈》载:三国时有一个叫王烈的读书人,因为品德高尚,在当地很有威望。有个偷牛的被牛主抓住了,偷牛的人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你不要让王烈知道这...
狄梁 ① 被谮 ② 。 【注释】 ①狄梁:狄仁杰,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朝代。武则天当政时期曾任宰相,政绩卓著。他因功被封为梁国公,所以又被称为“狄梁”。据传他断案如神。②谮(zèn):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 【典故】 《大唐新语》载:武则天曾经对狄仁杰...
华歆 ① 逃难。 【注释】 ①华歆:汉末三国时期名士,曹魏大臣。 【典故】 《世说新语·德行》载:华歆与王朗一起坐船逃难时,有个人想一同登船避难,华歆表示为难,不想同意。王朗说:“船上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他上来?”那人便上了船。后来强盗追到了,王朗想丢下...
陶母 ① 截发。 【注释】 ①陶母:晋代著名大将军陶侃的母亲湛氏。她与孟母(孟子之母仉氏)、欧母(欧阳修之母郑氏)、岳母(岳飞之母姚氏)齐名,是著名的“四大贤母”之一。 【典故】 《世说新语·贤媛》载:有一年冬天,正值下大雪,朋友范逵骑马来访陶侃。陶母见家...
荆山 ① 泣玉。 【注释】 ①荆山:位于今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山上有抱玉岩,相传春秋时卞和得玉于此。 【典故】 《韩非子·和氏》载: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在荆山上得到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匠鉴别。玉匠一看就说:“这是一块...
荀息 ① 累卵 ② 。 【注释】 ①荀息:春秋时代晋国大夫。②累卵:把蛋重叠起来。 【典故】 《战国策·秦策》载:晋灵公为了供自己玩乐,准备耗资千金修筑一座九层高台,并扬言谁要为这件事情进谏就杀谁的头。一天,大臣荀息对晋灵公说:“我不是前来进谏的,而是来为...
林宗 ① 倾粥。 【注释】 ①林宗:名郭泰,字林宗,东汉名士。 【典故】 《郭林宗传》载:林宗装病,学生陈德公来服侍他,为他熬粥,林一连三次把粥倒在地上,呵斥他:“为老师煮粥,里面可以有这么多的沙子吗?”陈不生气,而是更加恭敬地精心侍候。林感叹道:“原先是见...
丁 ① 掾 ② 目盲。 【注释】 ①丁:丁仪,三国时期魏国人,文学家,有文才,擅长政论。②掾(yuàn):古代的官名。 【典故】 《三国志》载:曹操虽然没有见过丁仪,但是听说过丁仪的才华,就打算将女儿嫁给他。可是儿子曹丕阻止说:“丁仪瞎了一只眼,恐怕妹妹不会喜欢。...
廉颇 ① 负荆 ② 。 【注释】 ①廉颇:战国时期赵国人,杰出的将领。②荆:落叶丛生灌木,高四五尺,茎坚硬,可作杖。 【典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期,赵国有两个著名的人物,一个是身经百战,以骁勇而闻名于诸侯国的大将廉颇;另一个是能言善辩,足智多...
事虽小,勿擅为 ① 。苟 ② 擅为,子道 ③ 亏 ④ 。 【注释】 ①擅为:独断独行。②苟:如果。③子道:做子女的孝道。 ④亏:损害。 【译文】 即使事情很小,也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做子女的孝道。 【评说】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死时,对儿子...
居有常 ① ,业 ② 无变。 【注释】 ①常:常规。②业:学业或事业。 【译文】 日常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对于所从事的事情,要有常规,不随意改变。 【评说】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至关重要,因为习惯塑造着性格,而性格决定着命运。有人...
出必告,反 ① 必面。 【注释】 ①反:通“返”,返回。 【译文】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也一定要当面禀报父母亲。 【评说】 出门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通报父母一声,以免父母牵挂,既体现子女对父母应有的尊重,也是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情感和促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