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人义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礼记·礼运》) 注释 人情:这里指人的天性。人义:指人的伦理道德准则。良:温和。弟弟(tì):做弟弟的要敬顺兄长。...

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礼记·文王世子》) 译文 懂得如何做一个好的儿子,然后才能够做一个好的父亲;懂得如何做一个好的臣下,然后才能够做一个好的君主;懂得如何侍奉别人,然后才能够合乎礼义地使唤别人。 感...

为人子之礼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 ① ,昏定 ② 而晨省 ③ 。在丑夷 ④ 不争。(《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凊(qìng):凉。②定:指铺设安放床褥被枕等。③省:问候安适与否。④丑夷:古称年辈相同、学行相类的人。丑:同“俦”(chóu),同辈。夷:同“侪”(chái),平辈。 译文...

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①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慑:困惑。 译文 礼崇尚有来有往,...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夫 ① 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 ② 人,不辞费 ③ 。礼,不逾节 ④ ,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夫:发语词。②说:通“悦”。③辞费:说而不做。④节:指伦理等级关系的节度。 译...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辟 ① 尔为德,俾 ② 臧 ③ 俾嘉。淑 ④ 慎尔止 ⑤ ,不愆 ⑥ 于仪 ⑦ 。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抑》) 注释 ①辟:彰明。②俾:使。③臧、嘉:善。④淑:美好。⑤止:举止,行为。⑥愆:过失。⑦仪:仪容。 译文 你的品德需彰明,使之善良又美...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① 。白圭之玷 ② ,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抑》) 注释 ①柔嘉:温和而美好。②玷:污。 译文 讲话当心要记牢,端庄举止很重要,品德温和又良好。洁白玉圭有斑点,尚可把它来磨掉。言语若是留污秽,若想收回难做到。 感悟...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周任 ① 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 ② 夷蕰崇 ③ 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 ④ 信 ⑤ 矣。’” (《左传·隐公六年》) 注释 ①周任:古代史官。②芟(shān):割草。③蕰崇:积聚,蕰:通“蕴”。④善者:双重意...

多行不义必自毙

公 ① (即郑庄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② ,子 ③ 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注释 ①郑庄公:郑国君主,是译文中共叔段的哥哥。②毙:仆倒或跌跤,引申义为“失败”。③子:即祭(zhài)仲,郑国大夫。 译文 郑庄公说:“(如果共叔段)屡做不义之事,必然会自取灭...

礼义之始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礼记·冠义》) 译文 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因为有礼义。礼义的开始,在于使举止得体、态度...

君子不以色亲人

子曰:君子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在小人则穿窬 ① 之盗也与?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 注释 ①窬(yú),在墙上或门上打洞。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会装模做样以虚伪的表情来亲近别人。如果感情疏远却貌似亲密,这不就像小人钻墙打洞进行偷盗吗?感情要真实,...

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

子曰: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是故圣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己,使民有所劝勉愧耻,以行其言。礼以节之,信以结之,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之,朋友以极之,欲民之有一也。(《礼记·表记》)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会用只有自己能做得到的事情去责备别人,也...

以德报德,民有所劝

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以德报怨,则宽身 ① 之仁 ② 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礼记·表记》) 注释 ①宽身,指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以求得自身安宁。②仁,应作“人”。 译文 孔子说:用恩惠来报答别人给自己的恩惠,民众就受到勉励...

不厉而威,不言而信

子曰: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 ① 也,言足信也。(《礼记·表记》) 注释 ①惮(dàn),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即使隐居不做官,也会声名远扬;即使不矫揉造作,却自然显得庄重;不声...

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

子云:“君子弛 ① 其亲之过,而敬其美。”“从命不忿 ② ,微谏 ③ 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礼记·坊记》) 注释 ①弛:丢开、忘记。②忿(fèn):怨恨。③微谏:指温和含蓄地劝谏。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应该忘掉父母的过错,而要敬重他们的美德。”“听从父母的...

不安于上,不以使下

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不安于上,则不以使下;所恶于下,则不以事上;非诸人,行诸己,非教之道也。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礼记·祭统》) 译文 君子侍奉在上位的君王,必须亲身实践正道。上面做的事情不合于正道,连自己都感到不安,就不要再对下面...

众之本教曰孝

众之本教 ① 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 ② 为难。安可能也,卒 ③ 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 ④ 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礼记·祭义》) 注释 ①众之本教:指用...

不盖不义,不犯非礼

琴张 ① 闻宗鲁死,将往吊之。仲尼曰:“齐豹之盗,而孟絷 ② 之贼,女何吊焉?君子不食奸 ③ ,不受乱,不为利疚于回 ④ ,不以回待人,不盖不义,不犯非礼。”(《左传·昭公二十年》) 注释 ①琴张:不是孔子弟子。②絷(zhí):拘禁或捆绑,此用作人名。③奸、回:均为奸邪...

让,德之主

晏子谓桓子:“……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 ①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义,利之本也。蕴 ② 利生孽。姑使无蕴乎!”桓子尽致诸公,而请老 ③ 于莒。(《左传·昭公十年》) 注释 ①懿德:美德。②蕴:积蓄。③老:告老隐退。 译文 晏子对陈桓子说:...

仁人之言,其利博哉

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诗》曰:‘君子如祉 ① ,乱庶 ② 遄已 ③ 。’其是之谓乎!”(《左传·昭公三年》) 注释 ①祉(zhǐ):喜悦,幸福。②庶:庶几,可能。③遄(chuán):迅速。已:停止。 译文 君子说:“仁德之人说话,它的好处真是广...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