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劳止 ① ,汔 ② 可小 ③ 康 ④ 。惠 ⑤ 此中国 ⑥ ,以绥 ⑦ 四方。无 ⑧ 纵 ⑨ 诡随 ⑩ ,以谨 B11 无良 B12 。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诗经·民劳》) 注释 ①止:语气词。②汔(qì):庶几,表示希望之副词。③小:稍微。④康:安居、安定。...
命之不易,无遏 ① 尔躬 ② 。宣昭 ③ 义问 ④ ,有 ⑤ 虞 ⑥ 殷自天 ⑦ 。上天之载 ⑧ ,无声无臭 ⑨ 。仪刑 ⑩ 文王,万邦作孚 B11 。(《诗经·文王》) 注释 ①遏:停止。②尔躬:自身。③宣昭:普遍的昭示。④义问:美好的声誉;问:同“闻”。⑤有:通“又”。⑥虞:...
鼓 ① 钟 ② 将将 ③ ,淮水汤汤 ④ ,忧心且伤。淑人 ⑤ 君子,怀 ⑥ 允 ⑦ 不忘。(《诗经·鼓钟》) 注释 ①鼓:敲。②钟:乐器。③将将:“锵锵”(qiāng),形容钟声。④汤汤(shāng):水流大而急的样子。⑤淑人:善良有美德的人。⑥怀:思念。⑦允:诚信。 译文 敲钟...
奕奕 ① 寝庙 ② ,君子 ③ 作之。秩秩 ④ 大猷 ⑤ ,圣人 ⑥ 莫 ⑦ 之。他人有心,予忖度 ⑧ 之。跃跃 ⑨ 毚兔 ⑩ ,遇犬获之。 荏染 B11 柔木,君子树之。往来 B12 行言 B13 ,心焉数之。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诗经·巧言》) 注释 ①奕奕:盛...
昊天 ① 不平,我王不宁。不惩 ② 其心 ③ ,覆 ④ 怨其正。 家父 ⑤ 作诵 ⑥ ,以究王讻 ⑦ 。式 ⑧ 讹 ⑨ 尔 ⑩ 心,以畜万邦。(《诗经·节南山》) 注释 ①昊天:泛指上天。②惩:戒止,改正。③其心:指周王朝执政大臣尹太师的内心。④覆:反而。⑤家父:周朝大夫。...
皇皇 ① 者华 ② ,于彼原 ③ 隰 ④ 。駪駪 ⑤ 征夫 ⑥ ,每 ⑦ 怀靡及。(《诗经·皇皇者华》) 注释 ①皇皇:同“煌煌”,色彩鲜明的样子。②华:同“花”。③原:高而广的平地。④隰(xí):低湿之地。⑤駪駪(shēn):众多的样子。⑥征夫:行人,出使者。⑦每:每人。 译...
既破 ① 我斧,又缺 ② 我斨 ③ 。周公 ④ 东征,四国是皇 ⑤ 。哀我人 ⑥ 斯,亦孔之将 ⑦ 。(《诗经·破斧》) 注释 ①破:震碎。②缺:砍出缺口。③斨(qiāng):方孔斧。④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同母弟,曾带兵东征,平定纣王之子武庚和三叔(武王的三个弟弟,即管叔...
孔子曰:“人道,政为大。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礼记·哀公问》) 译文 孔子说:“人伦道德中,政治是最重要的。所谓‘政’,就是‘正’。君王如果能够走正道,那么百姓自然就会服从治理了。君王的所作所为...
礼之教化也微 ① ,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 ② 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礼记·经解》) 注释 ①微:细微而不易觉察。②徙善:趋向善良。 译文 礼的教化作用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它能够在邪恶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将其止息,能够使人们一天天在潜移默化...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 ① ,《乐》教也;洁 ② 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 ③ 比事 ④ ,《春秋》教也。(《礼记·经解》) 注释 ①易良:平易和善。②洁:简约。③属辞:指连缀词句...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 ① 焉。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 ② 爱。五者一得于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 ③ 者。五者一物纰缪 ④ ,民莫得其死。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礼记·大传》) 注释 ①不与:不在其中。②存:抚恤。...
孔子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译文 孔子说:现在大道已经衰微,...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①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注释 ①矜(guān):通“鳏”。 译文 孔子说:大道盛行的时代,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
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礼记·檀弓上》) 译文 指挥军队作战,打了败仗就应该自杀以殉国;负责治理国家,如果导致国事危难、政局不稳,就应该自我流放。 感悟 儒家“在其位,谋其政”的出仕观,张扬和挺立了一种担当意识和廉政意识。令人汗颜...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 ① ,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 ② 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 ③ 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讼:指关于财产的官司。②宦:做官。③莅...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① 。民之秉 ② 彝,好是懿德。(《诗经·烝民》) 注释 ①则:法则。②秉:持。 译文 上天造就众生民,孕万物来育法则。百姓办事守常道,皆因欢喜好品德。 感悟 先人这种清晰而强烈的规则意识和道德观念非常可贵。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法律、规章、...
为谋为毖 ① ,乱况 ② 斯削 ③ 。告尔 ④ 忧恤 ⑤ ,诲尔序 ⑥ 爵 ⑦ 。谁能执热,逝 ⑧ 不以濯 ⑨ ?其何能淑?载 ⑩ 胥及溺。(《诗经·桑柔》) 注释 ①毖:谨慎。②况:状况。③削:减少。④尔:指周王及当时执政的大臣。⑤恤:忧虑。⑥序:安排。⑦爵:官位。⑧逝:语...
御孙 ① 谏曰:“臣闻之:‘俭,德之共 ② 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注释 ①御孙:鲁国大夫。②共:通“洪”,洪大的意思。 译文 御孙进谏说:“臣下听说:‘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先...
(季梁) ① 对(随侯)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 ② 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注释 ①季梁:随国的贤者。②庶:或许。 译文 (季梁)回答(随侯)说:“百姓,是神...
“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 ① 之,将何益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注释 ①诅(zǔ):诅咒。 译文 “政治用来治理百姓,刑罚用来纠正邪恶。既缺乏有道德的政治,又缺乏有威信的刑罚,所以才会发生邪恶。邪恶发生后再去诅咒,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