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可以货取

孟子曰:“焉 ① 有君子而可以货 ② 取乎?”(《孟子·公孙丑下》三) 注释 ①焉:哪里,哪能。②货:动词,用财物贿赂、收买。 【译文】 孟子说:“君子是用钱财能够收买的吗?”(能够用钱财收买的,那就不是君子了。) 感悟 官商勾结,有的官员被商人喂养得像条狗,早已...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 ① 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②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六) 注释 ①非人:不得为人,不...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①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 ② 乍见 ③ 孺子 ④ 将入于井,皆有怵惕 ⑤ 恻隐 ⑥ 之心也。”(《孟子·公孙丑上》六) 注释 ①不忍:恻隐,即同情、怜悯。②今人:现在、有人。③乍见:突然看见。④孺子:小孩子。⑤怵惕(chù...

性,犹湍水也

告子 ① 曰:“性,犹湍 ② 水也,决诸 ③ 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 ④ 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二) 注释 ①告子:春秋战国时人,主张人性没有善恶之分,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②湍:激流。③决诸:决之于。④无分:不分。 【...

义,路也

孟子曰:“义,路 ① 也,礼,门也 ② 。”(《孟子·万章下》七) 注释 ①路:像路。②门:像门。 【译文】 孟子说:“义,就像畅通的大道;礼,就像敞开的大门。” 感悟 有道义、讲礼仪,才能来去、出入自由。...

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

孟子曰:“仁人 ① 之于 ② 弟 ③ 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孟子·万章上》三) 注释 ①仁人:有爱心的人。②之于:对于,关于。③弟:通“悌”,尊兄爱弟,这里指兄弟。 【译文】 孟子说:“有仁爱之心的人对待兄弟,不...

大孝终身慕父母

孟子曰:“大孝终身慕 ① 父母。”(《孟子·万章上》一) 注释 ①慕:思念、敬仰 【译文】 孟子说:“只有大孝的人才能做到终生怀念、敬仰父母。” 感悟 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变了,成年子女大多长年不在日渐年迈的父母身边,因此除了寄钱寄物,能“常回家看看”将...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① :惰其四肢 ② ,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 ③ 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 ④ ,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 ⑤ 耳目之欲,以为 ⑥ 父母戮 ⑦ ,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 ⑧ 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三...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 ① 者敬人。爱人者,人恒 ② 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二十八) 注释 ①礼:礼仪。②恒:永远、恒常。 【译文】 孟子说:“有爱心的人关爱他人,讲礼仪的人尊敬他人。关爱他人的人,就经常被他人关爱;尊敬他人的人,就经常被...

可取可不取,取伤廉则不取

孟子曰:“可以取 ① ,可以无取,取伤廉 ② (则不取);可以与 ③ ,可以不与,与伤惠 ④ (则不与);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⑤ (则不死)。”(《孟子·离娄下》二十三) 注释 ①取:接受,接收。②伤廉:伤害廉洁,有损廉洁。③与:给予,赠送。④伤惠:有损惠爱之心。⑤伤勇...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① ;庶民 ② 去之,君子 ③ 存之。”(《孟子·离娄下》十九) 注释 ①几希:很少,几乎没有。②庶民:普通的老百姓。③君子:统治者,圣人。 【译文】 孟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很少(人有道德观念、羞耻之心),(就那...

大人者,言行唯义

孟子曰:“大人 ① 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十一) 注释 ①大人:相对于小人而言,指有德行、德高望重的人。 【译文】 孟子说:“德高望重的人,他所说的话不一定句句守信用,他所做的事也不一定件件有结果,但肯定是符合道德的、是正义的...

事亲为大,守身为大

孟子曰:“事 ① ,孰 ② 为大?事亲 ③ 为大。守 ④ ,孰为大?守身 ⑤ 为大。”(《孟子·离娄上》十九) 注释 ①事:侍奉。②孰:谁,哪个。③亲:父母。侍奉父母,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养”,还要奉献精神、心理上的“敬”。养而不敬,还不是真正的“孝”。④守:坚守,守...

人不可以无耻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① 。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六) 注释 ①无耻:没有羞耻感、羞耻之心,不可以不知道“羞耻”。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感、羞耻之心,不可以不知道‘羞耻’。应该感到羞耻却不以为耻的羞耻,那才是真正的羞...

万物皆备于我矣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① 。反 ② 身而诚,乐莫大焉 ③ 。”(《孟子·尽心上》四) 注释 ①备:具备了,存放着。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装着。因此,心诚则无物不成。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有类似的话:“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②反,同...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孟子曰:“养 ① 其小者 ② 为小人,养其大者 ③ 为大人 ④ 。”(《孟子·告子上》十四) 注释 ①养:培养。②小者:小志,小利。③大者:大志,大义。④大人:君子,伟人。 【译文】 孟子说:“心存小愿望的人,只能成为小人物;胸怀大志的人,才能成为大人物。” 感悟 如...

求其放心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① 。舍其路而弗由,放 ② 其心而不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十一) 注释 ①仁,即人的爱心善心;义,即人生的正道。②放:放弃,丢失。 【译文】 孟子说:“仁,...

一箪食,一豆羹

孟子曰:“一箪 ① 食,一豆 ② 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 ③ 尔 ④ 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 ⑤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 ⑥ 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十) 注释 ①箪(dān):古代竹编的盛饭的器具。②豆:古代盛汤的器皿。③嘑(hù):...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①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②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十) 注释 ①得兼:兼得,两样都得到。②生:生命。 【译文】 孟子说:“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曰:“恻隐 ① 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 ② 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 ③ 我也,我固有 ④ 之。”(《孟子·告子上》六) 注释 ①恻隐:同情、怜悯。②仁、...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