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无善无不善也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① 。”或曰 ② :“性可以为 ③ 善,可以为不善。”(《孟子·告子上》六) 注释 ①告子认为,天生的人性无所谓善,也无所谓不善,没有善恶的区别。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人性问题是我国历代思想家争论的一个焦点。②或曰:又有...

食色,性也

告子曰:“食 ① 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四) 注释 ①食:饮食。 【译文】 告子说:“饮食及男女之间的爱,是人的自然本性。” 感悟 饮食、男女是人的自然本性,但不可流于自然主义;因为它们不仅是功利的,还应该是美的。...

人无有不善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 ① 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② 。”(《孟子·告子上》二) 注释 ①就下:向下的趋势。②不下:不向下流淌。 【译文】 孟子说:“人性本善、向善,就像水总是向低洼的地方流淌一样自然。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性没有不下(流)的。”...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君子居易 ① 以俟命,小人行险 ② 以侥幸。(《中庸》十四) 注释 ①居易:居住在平地上,无危险。②行险:做险恶的事。 【译文】 君子居安思危以待天命,小人冒险求利而心存侥幸。 感悟 冒险求利,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非法的;合法的是找福寻乐,非法的是寻罪找死。...

不怨天,不尤人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 ① 。正己而不求于人 ② 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③ 。(《中庸》十四) 注释 ①援:攀缘,高攀。②不求于人:对别人不求全责备。③尤人:怨恨人。 【译文】 地位高的人不欺凌地位低的人,地位低的人不高攀地位高的人。端正自己的品...

君子和而不流

君子和 ① 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② 。(《中庸》十) 注释 ①和:和气,和谐。②不倚:不偏不倚。 【译文】 君子能够做到与人和气相处而不随波逐流(或与人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立场客观公正而不偏颇。 感悟 和而不同。既坚持了原则、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又不伤和气,...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好而知其恶 ① ,恶而知其美者 ② ,天下鲜 ③ 矣。(《大学》九) 注释 ①好(hào)而知其恶(è):喜欢一个人但是明白、了解他的坏处。②恶(wù)而知其美:讨厌、憎恨一个人而又了解他的好处。③鲜:少。 【译文】 喜欢一个人又能明白他的坏处,讨厌一个人又能明白他...

知其所止

孔子曰:“知其所止 ① ,何以 ② 人而不如鸟乎!”(《大学》四) 注释 ①所止:鸟应该栖息、居住的地方。②何以:怎么能够,“何”原文为“可”。 【译文】 孔子说:“鸟儿还知道该栖息在什么地方好,人怎能还不如鸟呢?” 感悟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并不是人没有鸟...

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曰:“养心 ① 莫善于 ② 寡欲。”(《孟子·尽心下》三十五) 注释 ①养心:修养心性。②莫善于:没有比……好。道家在人生观上,也提倡“少私寡欲”。 【译文】 孟子说:“修养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欲望。” 感悟 清心寡欲。一个人贪欲太多,整日奔波不息,不...

人皆有所不忍,人皆有所不为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 ① ,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 ② ,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孟子·尽心下》三十一) 注释 ①不忍:不忍心。②不为:不愿意干。这类似于另一句古话:“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 【译文】 孟子说:“人都有他不忍心干的事(善...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孟子曰:“天下有道 ① ,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四十二) 注释 ①有道:有法有理。 【译文】 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君子就可以借助清明的政治而显身;天下政治黑暗,君子为了有清明的政治就应该不惜丧身。” 感悟 历代以来一些民族英雄...

鸡鸣而起,孜孜为善者

孟子曰:“鸡鸣而起,孜孜 ① 为善者,舜 ② 之徒也;鸡鸣而起,孜孜为利者,跖 ③ 之徒也。”(《孟子·尽心上》二十五) 注释 ①孜孜:坚持不懈,努力的样子。②舜: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尧、舜,是行仁政、王道的典范,是圣人。③跖(zhí):古代的一位农民起义人物,因其行为...

良知良能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①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② 。”(《孟子·尽心上》十五) 注释 ①能:前一个是动词,能够;后一个是名词,能力。良:天生的,好的。②知:前一个是动词,知道、理解;后一个是名词,智能、智力。 【译文】 孟子说:“人不通过学习...

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谓 ① 季氏 ② ,曰:“八佾 ③ 舞于庭,是可忍 ④ 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一) 注释 ①谓:评价。②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在当时很有权势、影响。③八佾(yì):佾,古代乐舞的行列,一佾为8个舞女,八佾为纵横64个舞女。按当时的规定,天子才配享八佾,诸...

人无信不立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何以)可也!” ① (《论语·为政》二十二) 注释 ①可:可以、能够(立身处世)。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够立身处世!” 感悟 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是有价的;而滥用信用,不仅会导致信用的缺失,还要承担相应...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曰:“吾十有 ① 五而志于学 ② ,三十而立 ③ ,四十而不惑 ④ ,五十而知天命 ⑤ ,六十而耳顺 ⑥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⑦ 。”(《论语·为政》四) 注释 ①有:又。②志于学:立志学习。③立:立身处世。④惑:迷惑,困惑。⑤知天命:明白了生命。⑥耳顺:没有...

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

孔子曰:“不患 ① 人之不知己,患不知 ② 人也。”(《论语·学而》十六) 注释 ①患:担心,忧虑。②知:了解。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愁自己不了解别人。” 感悟 不了解就可能造成误会或伤害,君子宁愿可能被误会、受伤害的是自己而...

泛爱众而亲仁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① ,谨而信 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③ 。”(《论语·学而》六) 注释 ①悌(tì):顺从兄长。②谨而信:行为谨慎而又诚信。③学文:学习古代文献、文化。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你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顺从兄长,...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① ?人不知而不愠 ②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一) 注释 ①不亦(yì)乐(yuè)乎:亦,也,也是;乐,同“悦”,喜悦。②愠(yùn):含怒,怨恨。 【译文】 孔子说:“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一时不被人了解而不恼怒,不也是...

明哲保身

《诗》 ① 曰:“既明且 ② 哲,以保其身。”(《中庸》二十七) 注释 ①《诗》:《诗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②且:又。 【译文】 《诗经》上说:“既明白道理又洞察事理,明理明智,以便保全自身不受伤害。” 感悟 成语:“...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