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戒

张戒(生卒年不详),南宋诗论家。字定复,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县)人。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进士,南宋时官至司农少卿,因支持主战派赵鼎,被免官斥逐。论诗以言志为本,咏物为工,强调以抒发思想感情为主。推崇李白、杜甫,提倡古朴自然,反对雕琢浅露。...

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注释】 选自宋·秦观《精骑集》序。 废:荒废,影响。 勤:勤学,勤苦。 【赏析】 秦观年少时,读书“废于不勤”,等到了中年以后,读书又“废于善忘”,为此,秦观特地编选了一本《精骑集》,用来帮助学习,弥补自己善忘的不足。该书内容涵盖经、传、子、...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又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因其《满庭芳》中“山抹微云”一句写得好,又被称做“山抹微云学士”。高邮(今属江苏省)人。北宋著名词人、诗人。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哲宗元祐初,为秘书省正字,...

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此诗人之奇也。

【注释】 选自宋·黄庭坚《再次韵杨明叔并序》。 以故为新:使用前人的陈言,尤其是用非诗化的成语和冷僻的典故来增强诗歌语言的新鲜感。 【赏析】 黄庭坚在《再次韵杨明叔并序》中,谈及诗歌词语运用时,强调说:“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此诗...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曾任叶县(今属河南省)尉、秘书丞、国史编修等职。新党执政贬为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复职不久,又以“不实”之罪贬往宜州(今广西壮族...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注释】 选自宋·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武昌,今湖北鄂城县。县西有九曲岭,岭上有亭,名九曲亭,是东吴孙权留下的遗迹。苏轼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重建此亭,苏辙为之记。 穷:穷...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

【注释】 选自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中:内心。 病:此处指忧愁。 坦然:心胸坦荡,不沾滞于物情得失。 适:往。何适,到什么地方。 【赏析】 宋神宗元丰六年,张梦得贬谪黄州后,在住房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苏轼此时亦贬在黄州,他为这座亭子取名...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

【注释】 选自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其流:指长江水。 肆大:水势浩大,不可阻挡。 沅湘:即沅江、湘江。在今湖南境内。 汉沔:即汉水、沔水。汉水初发源称漾水,流经陕西沔县(今称勉县)称沔水,合褒水后称汉水。 张:开阔。 若:相似,像。 【赏析】...

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注释】 选自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尉,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韩琦任枢密使,执掌全国军事,与秦汉时掌管兵权的太尉相似,故称韩太尉。 致:达到。 【赏析】 宋仁宗嘉祐二年,时年19岁的苏辙,与其兄苏轼同时考中进士。为了今后仕进通达,...

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19岁时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文学上支持并积极参与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嘉?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历...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注释】 选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济:救助。 溺:淹没。这里指佛、老之道的毒害。 帅:主帅。 【赏析】 自东汉以来,儒道衰颓,重辞藻、尚对偶、协音律的骈俪之风盛行,各种异端邪说相继兴起。虽然经...

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

【注释】 选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天人:指天道和人事。 伪:人力改变后的事物,指与自然相对的东西。意谓人运用智慧,没有做不到的事;但天道却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 豚鱼:《易·中孚》曰:“信及豚鱼。”豚,小猪,这里泛指猪。古人认为如果讲求...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

【注释】 选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韩文公,指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百世师:《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 天下法:《礼记·中庸》:君子“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参天地之化:赞助天地的化育之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注释】 选自宋·苏轼《文说》。 斛(hú):古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滔滔汩汩(gǔgǔ):水奔流的样子。 赋:赋予,给予。 【赏析】 苏轼是宋代文艺才能最全面、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天才作家,英明天纵,古今一人!其文汪洋恣肆,姿态横生,自由驰骋,卓尔不...

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注释】 选自宋·苏轼《三槐堂铭》。三槐堂:北宋初期王祐家的厅堂,因王祐曾植三株槐树于庭院而得名。“铭”是古代铭刻在器物上,用以颂德或引为鉴戒的文体。 不必:不一定。 贵:富贵。 寿:长寿。 【赏析】 古代相传,三槐象征朝廷官员中职位最高的三公...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注释】 选自宋·苏轼《后赤壁赋》。 断岸:堤岸不相连属。 水落:水位下降。 【赏析】 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苏轼贬谪湖北黄州,月夜游赤壁写了《赤壁赋》,同年十月,苏轼再游赤壁,又写了《后赤壁赋》。就文章内容而言,《赤壁赋》通过对月夜泛舟情景的描...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

【注释】 选自宋·苏轼《前赤壁赋》。 一瞬:一眨眼的时间。 物与我:指万物与人类。 【赏析】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月夜泛舟的精心描写,表达了苏轼虽遭贬谪,身处逆境,寂寞孤独,但仍然超逸旷达的复杂心情。从文学体式上,《赤壁赋》属于抒情小赋,它...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注释】 选自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白露:秋天的露气。 纵:任凭。 一苇:代指扁窄的小船。 所如:所能航行之处。 凌,在上。 万顷:宽阔的江面。 【赏析】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团练副使,七月,苏轼夜游赤壁,写了...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

【注释】 选自宋·苏轼《答谢民师书》。 辞:辞令,言辞。 达:达意,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文:文采。 【赏析】 苏轼的《答谢民师书》,由赞扬谢民师的作品,阐述了自己的文艺见解,发表了“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的文学主张,表达了自己崇尚平易自...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注释】 选自宋·苏轼《答谢民师书》。谢民师,名举廉,字民师,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元丰八年(公年1085年)进士,颇有诗名,与叔父谢懋、谢岐,弟谢世充同榜登第,时称“四谢”。 行云流水:比喻文风的自然。 初无定质:文章本无固定的体式。 【赏析】 苏轼...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