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 注释: 庶几: 一些。 句意: 虽然酒味不算美, 希望您也干几杯; 虽然小菜不好吃, 希望你也尝尝味。 出处: 《诗经·车#》...
名言: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 注释: 泽: 手心出汗。古人吃饭用手, 所以要注意手的清洁。 句意: 大家一块吃东西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跟别人一块吃饭时注意手上不可有汗。 出处: 《礼记· 曲礼上》...
名言: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注释: 齐: 正, 正派。圣: 智慧突出。温: 同蕴, 蕴藉。克: 克制。壹: 语助词。无义。日富: 日益自满。 句意: 聪明正派人, 喝酒克制又从容。无知糊涂的人, 越喝越醉发酒疯。 出处: 《诗经·小宛...
名言: 民之质矣,日用饮食。 注释: 质: 朴实无华。 句意: 人民淳朴老实, 每天吃饱就行。 出处: 《诗经·天保》...
名言: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 旨:美味。 句意: 我有美酒, 以此娱乐诸位贵宾之心。 出处: 《诗经·鹿鸣》...
名言: 民之失德,干餱以愆。 注释: 民: 人们。失德: 指失去朋友的交谊。餱(hou): 干粮。这里指粗糙的点心。愆: 过错。 句意: 人们为啥失交情, 饭菜不周致交恶。 出处: 《诗经·伐木》...
名言: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注释: 兕觥(si gong): 用犀牛角制的大型酒杯。 句意: 且把大杯斟满酒, 不让心里长悲伤。 出处: 《诗经·卷耳》...
名言: 饮惟祀,德将无醉。 注释: 祀: 祭祀。将: 扶持。 句意: 只能在祭祀时饮酒。在饮酒时要用德行要求自己不要喝醉。 出处: 尚书·酒诰》...
名言: 无彝酒。 注释: 彝: 经常。 句意: 不要经常饮酒。 出处: 《尚书·酒诰》...
《华佗食论》曰:“食物有三化: 一火化, 烂煮也; 一口化, 细嚼也; 一腹化, 入胃自化也, 老年惟藉火化, 磨运易即输精多, 若市脯每加硝石, 速其糜烂, 虽同为火化, 不宜频食, 恐反伤胃气。”
名言: 《华佗食论》曰:“食物有三化: 一火化, 烂煮也; 一口化, 细嚼也; 一腹化, 入胃自化也, 老年惟藉火化, 磨运易即输精多, 若市脯每加硝石, 速其糜烂, 虽同为火化, 不宜频食, 恐反伤胃气。” 句意: 《华佗食论》说: 食物有三化: 一是火化...
名言: 人于日用养生,务尚淡薄, 勿令生我者害我, 俾五味得为五内贼, 是得养生之道矣, 余集, 首茶水, 次粥糜疏菜, 薄叙脯馔, 醇醴面粉, 糕饼果实之类, 惟取适用。 句意: 人在日常生活中养生, 饮食务求淡薄, 不要让生养我的东西变成损害我的东西...
名言: 聚精之道,一日寡欲,二日节劳,三日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句意: 积聚肾精的办法, 一是节制欲望, 二是劳逸适中, 三是制止发怒, 四是戒酒, 五是小心调配口味。 出处: 明·袁黄《摄生三要·聚精》...
名言: 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寡欲以保元气,则形强而神不罢,若坏则神不存,神离则形不固。 句意: 养生贵在养气, 养气贵在养心, 养心贵在节制欲望, 节制欲望来保养元气, 这样就使形体强健, 精神不疲乏, 如果形体损伤则精神不存, 精...
名言: 六气不侵,七情不扰, 清虚恬静之日, 日日如之, 则病安以生, 不变不动而能忘之, 则忘日忘年, 寿与天地等而不老矣, 形安能槁?奈何至易而人不肯为, 日自我其生理也, 盖欲火炙烈, 每日暗损一分, 不觉积久损多矣,以原禀厚薄为寿之修短也。 注...
名言: 《月令》:春食麦与羊,夏食菽与鸡,秋食麻与犬,冬食黍与彘者,以四时之食各有所宜也。 注释: 菽(shu): 本谓大豆, 引申为豆类的总称。麻: 芝麻。彘(zhi): 猪。 句意: 《月令》里讲春天吃麦子和羊, 夏天吃豆类和鸡, 秋天吃芝麻和狗, 冬天吃谷...
名言: 善养生者,当知五失。不知保身,一失也;病不早治,二失也;治不译疾,三失也;喜峻药攻,四失也;信巫不信医,五失也。 句意: 善于养生的人, 应当知道有五种错误: 不懂得保护身体, 这是一;病不早治, 这是二; 不对症下药, 这是三; 好马上用药,...
名言: 人身之中,只有此心便是一身之主, 所谓视听言动者, 此心也, 故心常清静则神安, 神安则七神皆安, 以此养生则寿, 没世不殆, 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 使道闭塞而不通, 形乃大伤, 以此养生则殃。 注释: 七神: 也即七情, 即喜、怒、...
名言: 阴阳和则气平,偏胜则乖,乖便不和,故春夏养阳也,济之以阴,使阳气不至于偏胜也;秋冬养阴也,济之以阳,使阴气不至于偏胜也。 句意: 阴阳协和则体气平定, 一方偏强则乖错, 乖错则不调和, 所以春夏保养阳气, 同时又以阴气相助, 使阳气不到至...
名言: 人之性常静,动处是情。人之性未有不善, 乃若其情则有不善矣, 心纯性静, 吾儒存心养性, 老氏修心炼性, 佛氏明心见性, 正养此心, 使之常清常静, 常为性情之主。 句意: 人的天性总是安静, 活跃的是人的感情。人的天性没有不好的,至于人的感...
名言: 全按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 曰慎动, 曰法时, 曰却疾, 夫寡欲者, 谓坚忍其性也; 慎动者, 谓保定其气也; 法时者, 谓和于阴阳也; 却疾者, 谓慎于医药也, 坚忍其性, 则不坏其根矣; 保定其气, 则不其枝关; 和于阴阳, 则不犯其邪矣; 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