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竖划三才,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注释: 千仞 (ren): 形容极高, 古代以七、八尺或五、六尺为一仞。迥(jiong): 远。 句意: 把所写的字竖起来只有三寸高, 实际却抵得上千仞那样高。把所作的画横过来只有数尺长, 实际却抵得上百里那...
名言: 称其笔势, 以为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注释: 笔势: 指所写字的形迹。飘若浮云: 喻飘逸, 洒脱。矫若惊龙: 喻劲...
名言: 若以临见妙裁, 寻其置阵布势。是达画之变也。 注释: 临见妙裁: 指显现作画时的巧妙构思。置阵布势: 指作画的布局。 句意: 如果能显现作画时的巧妙构思, 寻得出作画时的布局, 那是明白了作画的变法。 出处: 晋· 顾恺之《论画》...
名言: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注释: 阿(e)堵: 六朝时人口语, 这, 这个。 句意: 刻画人物能够传达出神韵, 正是由于这个。 出处: 晋·顾恺之语,引自唐·房玄龄《晋书·顾恺之传》...
名言: 书字贵平正安稳。 句意: 写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平正安稳。 出处: 晋·王羲之《论书》...
名言: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注释: 鸿鹄(hu): 即天鹅。邈(miao) 邈翩(pian) 翩: 飞得又高又远的样子。 句意: 援笔书写时要有力, 要象鸿鹄飞得又高又远那样。 出处: 晋·卫恒《四体书势》...
名言: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注释: 这是说汉代书法家张芝练习书法的事。 句意: (张芝) 在水塘边练习书法, 整塘的水都变成了黑色。 出处: 晋·卫恒《四体书势》...
名言: 点如山颓, 滴如雨骤, 纤如丝毫, 轻如云雾。 注释: 颓(tui): 倒塌。骤: 急速。 句意: 用笔书写时, 点要象山倒塌时那样猛烈, 滴要象下雨那样急速,纤细则要象丝的毫线那样, 轻盈则要象云雾那样。 出处: 三国·魏·钟繇《用笔法》...
名言: 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 注释: 鉴: 鉴赏, 欣赏。写: 书写, 书法。 句意: 擅长鉴赏书法的人不会书写, 擅长书写的人不会鉴赏书法。 出处: 晋·卫夫人《笔阵图》...
名言: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句意: 悲歌可以代替哭泣, 远望可以代替归家。 出处: 汉·《悲歌行》...
名言: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
名言: 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句意: 音乐的曲调高雅则应和的人就少, 高超的技艺也是难于学到家的。 出处: 汉·阮瑀《筝赋》...
名言: 圣人因智以造艺,因艺以立事。 句意: 圣人凭着自己的智慧而从事艺术创作, 也凭着他的艺术成就而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出处: 汉·徐干《中论·艺纪》...
名言: 书有二法, 一曰疾, 二曰涩。得疾涩二法, 书妙尽矣。 句意: 书写有二种方法: 一是迅疾, 一是枯涩。掌握了这两种方法, 书写就十分完美。 出处: 汉·蔡邕《笔势》...
名言: 琴之在言,荡涤邪心。虽有正性,其感亦深。 句意: 琴所发出的声音可以消除人的邪恶之心。即使是正直的性情, 感人也是很深的。 出处: 汉·李尤《琴铭》...
名言: 书者, 散也。欲书先散怀抱, 任情恣性, 然后书之。 句意: 书法是不受拘束的。想学书法首先得胸襟开阔, 无拘无束, 这样才能书写。 出处: 汉·蔡邕《笔论》...
名言: 先默坐静思,随意取拟,言不出口,心不再思,沉密神采,若对人君,则无不善。 句意: 用笔书写, 先得默坐静思, 任凭心意如何取用, 口中不出声, 心也不再想, 使神采深密, 好象面对君王, 那么书写没有不完善的。 出处: 汉·蔡邕《笔论》...
名言: 书肇于自然。 注释: 肇(zhao): 创始, 开始。 句意: 书法是从自然开始的。 出处: 汉·蔡邕《九势》...
名言: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 句意: 笔势的来去都是不可阻止的。 出处: 汉·蔡邕《九势》...
名言: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