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翰墨功多,即造妙境。 句意: 在笔墨上花费的功夫多, 就能创造出美妙的境界来。 出处: 汉·蔡邕《九势》...
名言: 艺由己立,各自人成。 句意: 各种技艺都要自己努力才能成就。 出处: 汉·班固《与弟超书》...
名言: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 句意: 画出天地间万事万物, 品评世间众人。 出处: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名言: 歌以咏言,舞以尽意。 句意: 歌唱是用来延长说话的声音的, 舞蹈是用来尽情表达自己的心意的。 出处: 汉·傅毅《舞赋》...
名言: 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 句意: 谈论某人的诗不如听他说话的声音, 听他说话的声音不如观察他的行为方式。 出处: 汉·傅毅《舞赋》...
名言: 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 句意: 有各种不同的美丽的脸色, 眼睛看了都感到舒适; 有各种各样的悲伤的声音, 耳朵听来都感到快意。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
名言: 师旷调音,曲无不悲。 注释: 师旷: 春秋时晋国乐师, 目盲, 善弹琴和辨音。 句意: 师旷拨动琴音, 曲调没有不悲伤的。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
名言: 乐非独以自乐也,又以乐人。 句意: 音乐不是单单用来自我娱乐的, 而是可以用来使人快乐的。 出处: 汉·刘向《说苑·修文》...
名言: 君子曰:礼乐不可以斯须去身。 句意: 君子说: 礼和音乐一刻也离不开。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乐书》...
名言: 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 句意: 歌唱的人不在于声音响亮而贵在合乎节律。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
名言: 德者,性之端也; 乐者, 德之华也; 金石丝竹, 乐之器也。诗, 言其志也; 歌, 咏其声也; 舞, 动其容也; 三者本乎心, 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唯乐不可以为伪。 注释: 端: 起源, 本源。为伪:...
名言: 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 句意: 大凡创作音乐是用来节制娱乐的, 君子用谦让作为礼节, 用损减作为音乐, 娱乐就是这样。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乐书》...
名言: 钟鼓之声,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喜而击之则乐:其意变,其声亦变。 句意: 愤怒的时候敲击钟和鼓, 它们发出的声音很有力; 忧伤的时候敲击它们, 发出的声音很悲哀; 喜悦的时候敲击它们, 发出的声音就很快乐:人的心意改变了, 敲击钟鼓时发...
名言: 千人唱,万人和,山林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句意: 许多人歌唱, 更多的人跟着唱, 山林因为歌声而受到震动, 河流和山谷也因为歌声而荡波。 出处: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名言: 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 句意: 内心哀伤则歌唱得不快乐, 内心快乐则哭泣也不哀伤。 出处: 《淮南子·缪称训》...
名言: 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 句意: 音律的数目不超过五个音阶, 但这五个音律的变化所造成的音律却是听不完的。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
名言: 五音之无不应也,其分审也。 句意: 五种不同音阶的音律没有不相互和应的, 它们的分别也是明确的。 出处: 《吕氏春秋· 圆道》...
名言: 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 句意: 具体事物都有一定的场所, 没有不发出声音的, 声音出于和谐,和谐出于舒适, 和谐舒适, 先王制定音乐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出处: 《吕氏春秋·大乐》...
名言: 务乐有术,必由平出,平出于公,公出于道,故惟得道之人,其可与言乐乎。 句意: 完成音乐的创制有一定的方法, 一定是出于平和之心, 平和之心出于公正之心, 公正之心出于道, 因此只有得道的人才可以和他谈论音乐。 出处: 《吕氏春秋·大乐》...
名言: 其为声色音乐也,足以安性自娱而已矣。 句意: 创作音乐是为了陶冶性情, 自己求得快乐。 出处: 《吕氏春秋·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