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成于德,莫美于教,莫神于化。 注释: 莫: 没有什么。化: 感化。 句意: 统治国家社会, 最有效正确的办法是用道德来约束百姓, 用教育感化来引导群众。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德化》...
名言: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注释: 厉: 鼓励。诈: 第一个“诈”指虑假巧言, 第二个“诈”指欺骗。劝: 鼓励。贻: 赠道。 句意: 贤明有识之士教育子孙, 总是勉励他...
名言: 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 子: 儿女。 句意: 贤良的母亲会教育孩子学好。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
名言: 玉石金铁,犹可琢磨以为器,而况于人。 注释: 琢磨: 雕刻、磨炼。 句意: 含玉的石头与金属铁块, 尚可经过雕刻和锤炼之后成为正品器具, 那么人就更应该经过教育学习而成有用之材了。 出处: 汉·刘向《新序》...
名言: 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 注释: 教训: 教导训练。 句意: 人的品性由于渐渐地受到疏导训练而后能够为善。善, 就是教训的必然结果。 出处: 《吕氏春秋·实性》...
名言: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注释: 欺: 欺骗。 句意: 做母亲的欺骗儿子, 做儿子的不信任自己的母亲, 这样的家教还成什么样子。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
名言: 学不倦,所以治已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 注释: 所以: 用来……的办法。厌: 满足。 句意: 学习永不停止, 是用来修治自己的; 而诲人不倦, 其目的在于培养他人。 出处: 《尸子·劝学》...
名言: 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注释: 第一个“深”作动词, 意谓用高深的知识去教育。第二个“深”作名词, 意谓知识程度较深的人。以下“浅”“益”“尊”的用法类同。 句意: 用深一点的知识去教育程度较深的人, 用浅一点知识去教育程度较浅...
名言: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 注释: 无思: 无人思念。 句意: 年青时不学习, 长大了就没有才能; 年老了, 不对后人进行教育, 死后就没有门人来思念。 出处: 《荀子·法行》...
名言: 枸木必将待櫽括丞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石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 注释: 枸: 读作“钩”, 弯曲。(yin) 括: 矫揉弯曲的木材使之变直的工具。丞: 谓烝之使柔。砻(long): 磨。厉: 同“砺”, 磨刀石, 此作动词“磨”。 句意...
名言: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 注释: 壹: 专心一意。亟: 急, 引申为很快。 句意: 君子专心教学, 弟子专心听学, 效果就很快显示出来了。 出处: 《荀子·大略》...
名言: 不富无以养民性,不教无以理百姓。 注释: 不富: 指不指老百姓富裕起来。孟子认为民众只有衣食足, 才能知荣辱廉耻等感情。无以: 没有用来……的方法, 即无法。 句意: 不设法使百姓富起来, 就无法培养他们的荣辱廉耻等感情, 对百姓不进行教育,...
名言: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注释: 面、貌: 均动词, 指表现在脸色上。 句意: 君子对于自己的子女, 喜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 使唤他们而不形以辞色, 用道理诱导他们而不强制压服。 出处: 《苟子·大略》...
名言: 《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注释: 言是: 说的是。其: 指圣人。 句意: 《诗经》是表达圣人的志向的;《书经》是记载圣人的政事的;《礼》是谈圣人的言行的;《乐》是...
名言: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句意: 一个人只知吃得饱, 穿得暖、住得安逸而不接受教育, 那么就会跟禽兽差不多。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
名言: 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注释: 夫子: 据《孟子》赵歧注, 当为“夫予”之讹误, 予: 孟子自称。科: 学科。往: 去, 离开。苟: 真要。 句意: 我开设课程, (对待学生的态度是), 离去的不追回, 来的不...
名言: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而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文者。 注释: 财: 通“才”。淑: 善。艾: 美好。私淑艾: 指未得身受其教而宗仰其人其学。 句意: 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种: 有如及时而沾溉万物的, 有成全道德品质的, 有...
名言: 善政民畏之, 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 注释: 教: 教化。 句意: 善于施政, 百姓就敬畏他; 善于教化, 百姓就爱护他。善于施政, 可以得到百姓财力的支持; 善于施教, 可以得到百姓的衷心拥护。 出处: 《孟子·尽心上》...
名言: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句意: 善于施政还不如善于施教更能得到民心。 出处: 《孟子·尽心上》...
名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注释: 兴: 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观: 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群: 互相感化和互相提高的教育作用。怨: 批评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 句意: 学诗, 可以培养联想力, 可以提高观察力, 可以养成合辟性,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