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日:“有教无类。”

名言: 子日:“有教无类。” 注释: 类: 指天资高低、地位贵贱等不同类别的人。 句意: 孔子说:“什么人都教, 不分类别。” 出处: 《论语·卫灵公》...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名言: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句意: 父母爱护孩子, 就应该为他们考虑长远的利益。 出处: 《战国策·赵策》...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名言: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句意: 孔子对学生施教的内容是: 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忠孝、诚信。 出处: 《礼语·述而》...

悔尔谆谆,听我藐藐。

名言: 悔尔谆谆,听我藐藐。 注释: 藐藐: 疏远的样子。 句意: 我教导你谨谨恳恳, 你听我的话却是心不在焉。 出处: 《诗经·大雅·抑》...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名言: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注释: 义方: 道义。纳: 归于。 句意: 爱护孩子, 就应该以道义教育他, 而不应该使他走入歧途。 出处: 《左传·隐公三年》...

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名言: 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注释: 五礼: 古代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制。六乐: 指黄帝以下六代的古乐名, 即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五射: 古代射之五法,谓白矢、参连、...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名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句意: 上天赋予的气质叫做本性, 顺着本性去做叫道,说明道的准则叫做教化。 出处: 《礼记· 中庸》...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不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名言: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不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注释: 肴: 同。嘉肴: 美味的菜肴。旨: 味美。至道: 最好的道理。善:好。 句意: 虽然有美...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名言: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句意: 年轻时养成的习惯, 如天然生成一样, 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 这里指出抓年轻的教育对于后来成长极为重要。 出处: 《大戴礼记·保傅》...

使人不由其诚, 教人不尽其材; 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佛。

名言: 使人不由其诚, 教人不尽其材; 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佛。 注释: 悖: 背离。佛: 通“弗”, 否, 不。 句意: 使唤人不考虑对方意愿, 教育人不按照对象的才性; 这样, 其结果自然是背离愿望, 无法成功。 出处: 《礼记·学记》...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名言: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注释: 齐: 整治。 句意: 所说的治理国家, 必须先整治其家, 如果自己的家庭都不能教育好, 而要想能教育好别人的情况, 是没有的。 出处: 《礼记·大学》...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名言: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注释: 救: 通“纠”, 纠正。 句意: 教者先应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 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缺点。 出处: 《礼记·学记》...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名言: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注释: 大学: 西周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之为: 也作“是谓”, 意思是“这叫做”。豫: 同“预”。可: 恰到好处。凌: 超越。节: 限度。...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名言: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注释: 化: 感化。俗: 此指好的习俗。 句意: 感化人民, 形成良好风俗, 那就必须依靠教育。 出处: 《礼记·学记》...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名言: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注释: 君: 动词, 主宰, 治理。 句意: 要建设好国家, 统治好百姓, 就应该重视教育。 出处: 《礼记·学记》...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名言: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注释: 咸: 都。 句意: 自古以来圣贤们论述治学的道理, 都把亲身实践放在第一位, 把著书立说放在第二位。 出处: 明·林希元《罗整庵困知记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五十八章》) 鉴 赏 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六十章》) 鉴 赏 “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六十章》,它的意思是说,治理大国要像煎小鱼那样不可经常翻动,烹小鱼...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