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历历著千年, 笔下源源赴百川。

名言: 胸中历历著千年, 笔下源源赴百川。 句意: 胸中有学问汇藏千年知识, 笔下如有神描绘万水千山景色。 出处: 宋·陈师道《送苏迨》...

学而不化,非学也。

名言: 学而不化,非学也。 注释: 化: 活用。 句意: 学习了但不能活用, 这还不是真学问。 出处: 宋·杨万里《庸言》...

在可疑而不疑者, 不曾学。学则须疑。

名言: 在可疑而不疑者, 不曾学。学则须疑。 句意: 本来应该提出疑问的地方而不以为可疑, 这说明还没有真学。真学, 就会提出疑问。 出处: 宋·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

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进矣。

名言: 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进矣。 句意: 读书人读书时, 每读一次都有一次新的体会, 那么他的学习就进步了。 出处: 宋·张载《语录中》...

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则问乃有知。

名言: 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则问乃有知。 句意: 大钟本身不会发出声音, 敲打然后有声, 圣人也不曾自行播授知识, 有人间了, 他才回答知识。 出处: 宋·张载《正蒙·中正》...

耻不知而不问,终于不知而已;以为不知而求之,终能知之矣。

名言: 耻不知而不问,终于不知而已;以为不知而求之,终能知之矣。 句意: 耻于不知又不问人, 终于还是不知, 不知而求教于人, 最后必然知道。 出处: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

名言: 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 注释: 穷理: 探究事理。 句意: 人不学习求知, 他的一生就会糊糊涂涂地过去。 出处: 宋·张载《语录》...

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大。

名言: 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大。 句意: 人之求学如同登楼梯, 循序渐进, 每上一步, 眼界都有所扩大。 出处: 宋·陆九渊《语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名言: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注释: 慌忙: 急于求成。涵泳: 清心琢磨。 句意: 读书不应急于求成, 精心琢磨, 就会觉得兴味无穷。 出处: 宋·陆九渊《读书》...

学者先要会疑。

名言: 学者先要会疑。 句意: 做学问首先要善于提出疑问。 出处: 宋·朱熹《近思录集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名言: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句意: 把书念好了, 就能住上好的房子。聚到漂亮的妻子。 出处: 宋·赵恒《劝学文》...

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名言: 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注释: 志: 志向, 追求。前、后、此、彼: 表示事物或问题的时空关系。 句意: 做学问, 要逐个问题或对问题的每个侧面弄懂弄通, 不可贪多图快, 浅尝即止。 出处: 宋·朱熹《穷理篇》...

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名言: 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句意: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 不过是好学而又不耻下问而已。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炎》...

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学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名言: 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学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注释: 修己: 自我修养。治人: 治理社会。方: 方法。无统: 没有系统。 句意: 所谓博学, 就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都应当学习, 但要分轻重缓...

如攻坚木,先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综理之,此读书之法也。

名言: 如攻坚木,先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综理之,此读书之法也。 注释: 攻: 砍。节目: 树木枝干交接处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姑: 姑且, 暂且。徐: 慢。 句意: 读书如砍木, 如解乱绳, 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 逐步深入。 出处...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