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童心便有爱书癖, 手指今余把笔痕。 注释: 把笔痕: 握笔而留下的痕迹。 句意: 年少时便有爱书的癖好, 手指上现在还留有握笔的痕迹。 出处: 唐·刘禹锡《送周吾儒赴举诗》...
名言: 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良朋。 注释: 乍: 忽然。亡: 失去。 句意: 意谓得到好剑好书就好象忽然增添了强使的仆人, 失去了剑和书就好象失去了亲密的良朋。 出处: 唐·司空图《退栖》...
名言: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注释: 胝(zhi): 老茧。 句意: 希望能藏书万本诵书万遍, 口角因读书而流沫, 右手因书写而长 茧。 出处: 唐·李商隐《韩碑》...
名言: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体,秀于百卉。 注释: 惟: 只有。色: 色彩。 句意: 只有书中有颜色, 比西施还要美; 只有文章有光采, 比百花还明秀。 出处: 唐·皮日休《日箴》...
名言: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注释: 行: 实行。 句意: 担忧读书不多, 思义不明, 自我满足而不继续努力学习, 即使学了又不付诸实践。 出处: 唐·杜甫《赠别元十八协律》...
名言: 学以为耕,文以为获。 句意: 学习就好比是耕耘, 而赋诗作文就好象是秋天收获。 出处: 唐·韩愈《祭故陕府李司马文》...
名言: 其为书, 处则充栋宇, 出则汗牛马。 注释: 汗: 使动用法, 使……出汗。 句意: 其书籍很多, 收藏时能塞满屋子, 搬运时可使牛出汗。 出处: 唐· 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
名言: 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 注释: 情: 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趣味和了解。造化: 指自然界。天人: 自然和社会。际: 彼此之间。 句意: 对宇宙变化的妙理能体察入微, 对自然与社会的规律能融会贯通。 出处: 唐·杜甫《八哀诗》...
名言: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注释: 处万类: 处于万种物类之中。贤: 高尚。 句意: 人在世上最高尚的东西是知识。 出处: 唐·韩愈《谢自然诗》...
名言: 才饱身自贵,巷荒门岂贫。 句意: 富有才学的人本身是高贵的, 即使身居陋室也不算贫贱。 出处: 唐·孟郊《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
名言: 有田不耕仓库虚,有书不教子孙愚。 句意: 不种田地仓库就会空虚, 不教读书, 子孙就会愚蠢。 出处: 唐·白居易《劝学文》...
名言: 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 注释: 禀: 禀受。 句意: 人虽禀受一定的天性, 但要成为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 还必须通过广博的学习。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
名言: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注释: 反三隅: 善于推, 敲, 举一反三。 句意: 看一行诗文, 要能举一反三推知文字以外的含义事理。 出处: 唐·刘知已《史通·叙事》...
名言: 人臣若无学业, 不能识前言往行, 岂堪大任? 注释: 堪: 胜任。 句意: 臣子若不学无术, 不懂得前人的言得, 怎能担负重任。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
名言: 茧之不缲,出素丝蠹于筐笼;人之不学,则才智腐于心胸。 注释: 缲: 同“缫”, 缫丝。素: 白。蠹: 蛙蚀。 句意: 茧如果不经过缫丝, 那么白丝就会蛙蚀于筐笼之中; 人不经过学习, 那么他的才能就废弃在心底。 出处: 北朝·北齐·刘昼《刘子·崇...
名言: 耳有所闻,不学而不如聋;月有所见,不学而不如盲。 句意: 有耳能听, 有目能见, 如果不学习, 那么还比不上聋人和盲人。 出处: 唐·马总《意林》卷二...
名言: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注释: 寻、仞: 古时长度单位。渊知: 知识渊博。达洞: 透彻了解。 句意: 参天大树靠深根滋养, 无边大海是众流汇成, 渊博学识则凭日积月累的学习。 出处: 唐·马总《意林》...
名言: 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 句意: 不应该以有学问而贫贱的人与无学问而富贵的人相题并论。学若牛毛, 成如麟角。(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 句意: 学习的人如牛毛那么多, 而有成就的人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出处: 北朝·北齐...
名言: 还乡者心务见家,不可以一步至也;慕学者情缠典素,不可以一读能也。 注释: 典素: 指书籍。 句意: 归家人心急着见家, 不能一步到达; 读书人手不释卷, 不能一读便晓。 出处: 北朝·北齐·刘昼《刘子·崇学》...
名言: 读书学问, 本欲开心明月, 利于引耳。 句意: 读书学习, 根本目的在于开通心窍耳目, 利于处世行事。 出处: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