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 注释: 过: 过错。恶: 厌恶。 句意: 喜爱一个人就不知觉他的过错, 厌恶一个人就不知觉他的善的一面。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爰延列传》...
名言: 明君治难于其易,去恶于其微。 句意: 英明的君主治理难事在它还比较容易时就动手, 除去邪恶在它还很细微时就开始。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周刑》...
名言: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注释: 惰: 懒惰。 句意: 不懒惰是各种美德的老师。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名言: 夫人有善鲜不自伐, 有能寡不自矜; 伐则掩人, 矜则陵人。 注释: 鲜: 很少。伐: 夸耀。寡: 很少。掩: 掩盖, 压倒。陵: 超越。矜: 骄傲。 句意: 人有善很少不自夸的, 有能力很少不自傲的; 自夸意在想压倒别人, 自傲则自认为高人一等。 出...
名言: 一言之善,重于千金。 句意: 一句善言, 比千金还珍贵。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名言: 善无微而不赏, 恶无纤而不贬。 注释: 纤: 细...
名言: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注释: 立: 树立。防: 防备。 句意: 树立善防备恶的叫做礼, 禁止不对的确立正确的叫做法。 出处: 西晋·傅玄《傅子·法刑》...
名言: 察其言,观其行,而善恶彰焉。 注释: 彰: 明显。察: 考察。 句意: 考察他的言论、观看他的行动, 是善是恶就很明显了。 出处: 《三国志·魏书·钟繇传》裴松之注引袁宏语...
名言: 积善有余庆,荣枯立可须。 注释: 须: 等待。荣枯: 繁华衰败。 句意: 积养善就会有多出来的福气, 繁华衰败乃是一瞬间的事情, 积善才是最实在的。 出处: 三国·魏·曹植《赠丁廙》...
名言: 善积者昌,恶积者丧。 句意: 积善的人昌盛, 积恶的人灭亡。 出处: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
名言: 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注释: 顺: 依顺。逆: 违背。 句意: 恶不能够依顺, 美不可违背; 顺着恶违逆美, 他的国家必定有危险了。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纳言》...
名言: 终身行善,一言败之,可不慎乎? 注释: 败: 败坏。 句意: 终身行善, 却会因为一句话而败坏了积累多年的善行, 难道不需要谨慎吗? 出处: 《孔子家语·六本》...
名言: 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故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注释: 枉: 不直, 弯曲。攻: 攻击, 指责。 句意: 说别人的恶, 不是用来美化自己的办法。说人的不直, 不是用来纠正自己的方法。因而君子责备自己的恶而不指责别人的恶。...
名言: 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注释: 遗: 赠给。 句意: 用财物赠给他人, 不如用善言赠给他人。 出处: 《孔子家语·六本》...
名言: 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 句意: 孔夫子见到别人的一件善事, 就会忘记他的许多错误。 出处: 《孔子家语·六本》...
名言: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注释: 鲍鱼: 盐腌的干鱼。肆: 铺子。 句意: 与不善的人相处, 就象进到了干鱼铺子里, 时间久了就闻不到它的腥臭了。 出处: 《孔子家语·六本》...
名言: 博辩宏远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 注释: 博辩宏远: 形容发言作文广博, 巧辩, 宏大和深远。 句意: 博辩宏远的发言作文使自己遭受危害, 原因是好揭发他人的恶...
名言: 君子云恶恶道不甚,则好善道亦不甚。 注释: 恶: 憎恶。云: 说。 句意: 君子说憎恶恶道不深, 就喜好善道也不深。 出处: 《孔子家语·五义解》...
名言: 遏恶扬善, 以致其大。 注释: 遏: 阻止。扬: 发扬, 光大。 句意: 阻恶扬善, 来成就大道。 出处: 三国魏·阮籍《通易论》...
名言: 善恶莫之分,是非无所争。 句意: 善恶区分不开, 就没有是非的相争。 出处: 三国魏·阮籍《达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