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尔好谊,则民乡仁而俗善;尔好利,则民好邪而俗败。 注释: 谊: 合宜的道德, 行为或道理。乡: 向。尔: 汝, 指统治者。 句意: 统治者好合宜的道德, 则百姓趋向着仁义, 风俗就善; 统治者好利, 则百姓趋向邪恶, 风俗就败坏。 出处: 东汉·班...
名言: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 注释: 长: 人的身体的增长, 自幼及壮。膏: 油脂, 脂肪。 句意: 积善在身, 犹如身体一天天地增高, 而人们不知觉; 积恶在身,犹如火销熔掉油膏, 而人们看不见。 出处:...
名言: 夫善恶之相从, 如景乡之应形声也。 注释: 从: 跟从。景: 影。乡: 响。 句意: 善恶的互相跟从, 就象影子、声响相应着形状和声音一样。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名言: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 句意: 积善多的人, 虽有一次恶行, 那是他的过失, 不足以使他亡身。积恶多的人, 即使有一次善行, 那是他误中的, 不足以使他因而存在下去。 出处: 东汉·王...
名言: 小人以小善谓无益而不为也。以小恶谓无伤而不去也。是以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也。 注释: 掩: 掩盖。解: 解脱。 句意: 小人把小善当作无益的而不在做, 把小恶当作无害的而不除掉,以至恶积累到不可掩盖的程度, 罪大到不可解脱的程度。 出...
名言: 汤武非一善而王也, 桀纣非一恶而亡也。 句意: 汤王和武王不是凭着一个善就一统天下称王的, 桀和纣也不是因为一个恶而灭亡的。 出处: 东汉· 王符《潜夫论·慎>微》...
名言: 人之善恶,不必世族。性之贤鄙,不必世俗。 注释: 贤鄙: 贤良, 鄙陋。 句意: 人的善恶, 不一定与世代沿袭的血缘关系有关。人性的贤鄙, 不一定与世俗有关。 出处: 东汉·王符《潜夫论·论荣》...
名言: 善恶无彰,何以沮劝? 注释: 彰: 显明。沮: 阻止。 句意: 善恶不使它们显明, 凭什么来阻止恶, 勉励善呢? 出处: 东汉·王符《潜夫论·考绩》...
名言: 君政善则民和治;君政恶则民冤乱。 注释: 冤(yuan): 通“怨”, 怨恨。 句意: 君王的政治善则民和乐而有序, 君王的政治恶则民怨而无秩序。 出处: 东汉·王符《潜夫论·本政》...
名言: 贫则阨而忘善,富则乐而可教。 注释: 阨: 困苦。 句意: 贫穷则困苦而忘善, 富裕则安乐而可教。 出处: 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名言: 积善不怠,必致颜闵之贤;积恶不休,必致桀跖之名。 注释: 颜闵: 颜回, 闵子骞, 孔子的两个高徒。桀跖: 古时的两个恶人。 句意: 积善不懈怠, 必然成就颜回、闵子骞那样的贤德; 积恶不停止,必然导致桀和跖那样的恶名。 出处: 东汉·王符《潜...
名言: 凡阳性升,阴性降,升难降易。善阳也,恶阴也,故善难而恶易。 注释: 凡: 大凡。性: 性质。 句意: 大凡阳的性质是趋于上升, 阴的性质是趋于下降, 升困难而降容易。善是属于阳的, 恶是属于阴的, 因此, 向善困难而向恶容易。 出处: 东汉·荀...
名言: 性虽善, 待教而成。性虽恶, 待法而消。 注释: 性: 天性。待: 有待, 依靠。 句意: 天性虽然善, 依靠教育才能达到真正实际的善, 天性虽然恶, 还要依靠法制来消除。 出处: 东汉· 荀悦《申鉴·杂言下》...
名言: 赏不劝, 谓之止善; 罚不惩, 谓之纵恶。 注释: 劝: 鼓励。止: 阻止。惩: 惩诫, 使之不再发生。纵: 放任。 句意: 奖赏而不鼓励,叫做阻止善; 责罚而不警诫使之不再发生,叫做放任恶。 出处: 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名言: 故心善, 无不善也; 心不善, 无能善。心善则能辩然否。然否之义定,心善之效明, 虽贫贱困穷, 功不成而效不立, 犹为贤矣。 注释: 辩: 区别。义: 道理。 句意: 因此心善, 没有不善的; 心不善, 就不能行善。心善则能够区别正确与否。正确与否...
名言: 世能知善, 虽贱犹显; 不能别白, 虽尊犹辱。 注释: 世: 一生。白: 代表善。 句意: 一生能够能知道善, 即使低贱还是显贵的; 不能区别善与丑, 即使尊贵还是耻辱的。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 自纪》...
名言: 称誉多而小大皆言者,非贤也。善人称之,恶人毁之,毁誉者半,乃可有贤。 注释: 半: 占一半。 句意: 受赞誉多且老少都夸奖他的人, 不是贤人。善人称赞他, 恶人毁谤他, 毁誉各占一半的人, 才有可能是贤的人。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定贤》...
名言: 志善不效成功,义至不谋就事。 注释: 效: 检验。谋: 考虑。就: 成就。 句意: 心志善不需检验是否成功, 道义尽到不需考虑事情是否有成。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定贤》...
名言: 恶人操意,前后乖违。 注释: 操意: 品行和思想。乖违: 不合。 句意: 恶人的品行思想, 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佚文》...
名言: 夫文人文章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注释: 裁: 节制。 句意: 文人写文章难道只是玩弄笔墨, 追求华丽的外观吗? 它是记载人的行为, 传播人们的名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