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误出于口,则乱及万里之外。

名言: 谬误出于口,则乱及万里之外。 句意: 错误的言论出自于嘴, 由此而产生的祸乱就会延及万里之外。 出处: 汉·陆贾《新语·明诫》...

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

名言: 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 注释: 直: 直率。 句意: 君主贤明, 臣下的言词就会直率。 出处: 《吕氏春秋· 自知》...

见乐则淫侈,见忧则诤治。

名言: 见乐则淫侈,见忧则诤治。 注释: 淫侈: 荒淫奢侈。诤治: 指以劝谏为治理国家方法的人。 句意: 看见享乐的事就会产生荒淫奢侈的心态, 看见令人忧虑的事就会产生以劝谏为治理国家方法的人。 出处: 《吕氏春秋·似顺》...

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

名言: 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 注释: 极: 甚, 厉害。孰: 谁。犯: 触犯。 句意: 说话过于厉害就会让别人发怒, 一旦发怒, 说话的人就会遇到危险, 如果不是贤明的人, 谁肯去触犯这种危险呢? 出处: 《吕氏春秋·直谏》...

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

名言: 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 注释: 诽谤: 议论是非, 指责过失。司过: 掌管纠正过错。戒慎: 警戒谨慎。鞀(tao): 古代的一种鼓。 句意: 尧帝有供想要劝谏的人敲的鼓, 舜帝设有让人指出过失的木柱,汤王设置了...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名言: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注释: 察: 调查分析。 句意: 大凡听到的言论不可以不作调查分析, 因为有的言论多次传播白的就可以被说成是黑的, 而黑的就可以被说成是白的。 出处: 《吕氏春秋·察传》...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名言: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注释: 审: 详察细究。 句意: 听说一件事就要详察细究, 这样才算得上是有福; 如果听说了而不作详察细究, 那还不如不去听。 出处: 《吕氏春秋·察传》...

言者,以谕意也。言意相离,凶也。

名言: 言者,以谕意也。言意相离,凶也。 注释: 谕: 说明, 阐明。意: 指思想。 句意: 说话是用来阐明思想的, 如果所说的话和所想的事相违背, 那就是不幸。 出处: 《吕氏春秋·离谓》...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名言: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注释: 诡: 违背。 句意: 言词和行为相违背, 没有什么事比它更为不吉利的。 出处: 《吕氏春秋·淫辞》...

人主贤则人臣之言刻。

名言: 人主贤则人臣之言刻。 注释: 刻: 尖锐。 句意: 君主贤明, 臣下的言词就会十分尖锐。 出处: 《吕氏春秋·达郁》...

至忠逆于耳、倒于心,非贤主其孰能听之?

名言: 至忠逆于耳、倒于心,非贤主其孰能听之? 注释: 至忠: 即至忠之言, 最忠诚的言词。倒: 逆。孰: 谁。听: 接受。 句意: 最忠诚的言词, 耳朵听起来不舒服, 心里也感到不舒畅, 如果不是贤明的君主, 还有谁能够接受这样的言词呢? 出处: 《吕氏...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

名言: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 注释: 察: 调查分析。 句意: 听到的话不可以不作调查分析, 如果不作调查分析, 那么好话与不好的话就分辨不清, 分辨不清, 祸乱就由此而生。 出处: 《吕氏春秋· 听言》...

呐者言之疑,辨者言之信。

名言: 呐者言之疑,辨者言之信。 注释: 呐: 木讷, 口笨。辨: 能说会道。 句意: 笨口拙舌的人说话常被人怀疑, 能说会道的人说话常使人轻信。 出处: 《韩非子·八经》...

言必有报,说必责用。

名言: 言必有报,说必责用。 注释: 报: 验证。责: 要求。 句意: 对他人的言谈, 一定要经验证; 他人的话语, 一定要求实用。 出处: 《韩非子·八经》...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名言: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注释: 责: 要求。 句意: 听从他的言论一定要求它有作用, 看他的行为必定要求它有功效。 出处: 《韩非子·六反》...

说有必立而旷于实者,言有辞拙而急于用者。

名言: 说有必立而旷于实者,言有辞拙而急于用者。 注释: 旷: 空虚。辞拙: 言辞不漂亮动听。 句意: 说话能言之凿凿, 但对实际而言却显得空虚; 口笨舌僵的言谈,在实用的关头却能应急。 出处: 《韩非子·八说》...

明主不怀爱而听,不留说而计。

名言: 明主不怀爱而听,不留说而计。 注释: 说: 悦, 高兴, 指偏爱。计: 商量事情。 句意: 贤明的君主不能怀着偏爱去听取意见, 也不能带着偏爱去商量事情。 出处: 《韩非子· 八经》...

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名言: 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注释: 拂耳: 逆耳之言。 句意: 用针刺骨, 虽然身体上有轻微的疼痛, 但对身体却有长久的好处; 逆耳之言, 虽然听起来让心里感到不舒服,但对国家却有长久的福运。 出处: 《韩非子·安...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名言: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注释: 劝: 勉励。已: 停止, 清除。拂: 违背, 逆。 句意: 好药喝到嘴里感到很苦, 但聪明的人会勉励自己喝下去, 因为他知道喝下去能治愈自己的疾...

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

名言: 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 注释: 尔:迩,近。 句意: 在近处说的话, 可以传得很远。 出处: 《晏子春秋· 外篇第八》...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