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名言: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句意: 不知道的事去乱说, 这是不明智; 知道的事却不说, 这是不忠。 出处: 《韩非子·初见秦》...

过而不听于忠臣,而独行其意,则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名言: 过而不听于忠臣,而独行其意,则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注释: 过: 有过错。高名: 好名声。 句意: 有了过错却不听忠臣的规劝, 还要凭自己的意愿独行其事, 这样下去, 就会败坏了自己的好名声, 成为人们的笑柄。 出处: 《韩非子·十过》...

明君在上, 下多直辞; 君上好善, 民无讳言。

名言: 明君在上, 下多直辞; 君上好善, 民无讳言。 注释: 好善: 指喜欢做好事。讳言: 不能直说的话。 句意: 英明的君主在位, 下面就会有很多直言劝谏的话; 君主喜欢为老百姓做好事,老百姓就没有不敢直说的话。 出处: 《晏子春秋· 内篇杂上》...

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

名言: 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 注释: 轩: 车。 句意: 君子如果要把车子赠送给别人, 还不如赠给有益的言词。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

名言: 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乎外。 注释: 乎: 于。华: 哗, 喧哗。 句意: 不掩饰君主的过错, 在君主面前规劝, 但不在外面喧哗张扬。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

名言: 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 注释: 隐君: 昏暗的君主。讳言: 不能直说的话。骄行: 骄横的行为。 句意: 下面的没有直言规劝的话, 上面就有昏暗的君主; 老百姓有很多不敢直说的话, 君主就有骄横的行为。 出处: 《晏子春秋· 内篇...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

名言: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 句意: 尽管有道理, 但对治理国家却没有好处, 这样的话, 品行高尚的人不说。 出处: 《尹文子·大道上》...

忠臣不避死,谏不违罪。

名言: 忠臣不避死,谏不违罪。 注释: 谏: 指劝谏之臣。违: 避。 句意: 忠臣不躲避死亡, 谏臣不躲避遭罪。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

名言: 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 注释: 从邪: 曲从邪恶。进善举过: 进献善言、指出过失。 句意: 曲从邪恶残害百姓的人有罪, 进献善言指出过失的人要给赏赐。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无以旁言为事成,察而徵之无听辩。

名言: 无以旁言为事成,察而徵之无听辩。 注释: 无: 毋, 不要。旁言: 指旁人说的赞扬称颂的话。徵: 询问。辨: 花言巧语。 句意: 不要因为旁人赞扬称颂就以为大功告成, 要仔细观察广泛询问而不听信花言巧语。 出处: 《管子· 白心》...

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

名言: 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 句意: 能得到一句正确的话天下人就会服从, 能确定一句正确的话天下人就会听从。 出处: 《管子·内业》...

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

名言: 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 注释: 司: 掌管, 负责。审: 果真, 确实。聪: 耳朵听力好。 句意: 耳朵是负责听的, 听一定要与被听的事物相一致, 只有听得确实了才可以叫做耳朵听力好。 出处: 《管子·宙合》...

心司虑,虑必顺言,言得谓之知。

名言: 心司虑,虑必顺言,言得谓之知。 注释: 司: 掌管, 负责。虑: 思想。得: 妥当。知: 智。 句意: 心是负责思想的, 思想一定要与说话相一致, 说话得当了才可以叫做聪明。 出处: 《管子·宙合》...

助之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者远矣。

名言: 助之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者远矣。 句意: 帮助他广泛地采纳意见的人多, 那么他所了解的事情也就更广泛更深入。 出处: 《墨子· 尚同》...

毋听谗,听谗则失士。

名言: 毋听谗,听谗则失士。 注释: 毋: 不要。谗(chan): 说别人坏话。 句意: 不要听信诋毁别人的坏话, 如果听信了就会失去人才。 出处: 《管子·宙合》...

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

名言: 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 注释: 谮慝(zente): 恶意诽谤。无: 毋, 不要。入: 使……入。批扞(han):攻击诋毁。 句意: 恶意诽谤的言辞, 不要让它进入耳朵; 攻击诋毁的言论, 不要让它出自嘴巴。 出处: 《墨子·修身》...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名言: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注释: 无务: 不要追求。察: 清楚明白。 句意: 说话不要追求长篇大论, 而要追求富于智慧; 不要追求言辞漂亮, 而要追求清楚明白。 出处: 《墨子·修身》...

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

名言: 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 注释: 规谏: 规劝。傍荐: 广泛推举。 句意: 上面的人有过错就要规劝他, 下面的人有贤才善德就要广泛地推举他们。 出处: 《墨子· 尚同》...

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

名言: 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 注释: 尔: 你的。和(he): 应和。随: 伴随。 句意: 谨慎你的言辞, 否则将会有祸患应和你的言辞; 谨慎你的行为,否则将会有灾难伴随你的行为。 出处: 《列子·说符》...

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名言: 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注释: 谄谀: 指奉承拍马的近臣。善议: 正确的意见。 句意: 奉承拍马的人在旁边, 表达正确意见的言路就会被阻塞, 国家也就会走向危亡的边缘。 出处: 《墨子·亲士》...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