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

名言: 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 句意: 政令、政策, 是治理国家的工具, 刑罚, 是辅助治理的手段办法。 出处: 宋·朱熹《论语集注》...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

名言: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 句意: 捉奸必须看到两个, 捉贼必须看到赃物。 出处: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

鞭朴不可弛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

名言: 鞭朴不可弛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 注释: 鞭朴: 指打人的鞭子与木板, 这里可作体罚讲。 句意: 家庭教育中不可以没有体罚, 国家管理中不能废除刑罚。 出处: 宋·李靓《安民策第八》...

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

名言: 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 句意: 刑法宽大, 受惩罚的人就少, 受罚的人少, 人民便会知道犯法受刑是可耻的了。 出处: 宋·崔敦礼《刍言·卷上》...

道不足以通庶事,不谓之道;法不足以行万世,不谓之法。

名言: 道不足以通庶事,不谓之道;法不足以行万世,不谓之法。 注释: 道: 这里可作规律讲。庶: 众多。 句意: 规律如果不能概括很多事物, 就不能称为规律; 法律如果不能长期稳定地实施下去, 就不叫法律。 出处: 宋·毕仲游《试荫补人议》...

法存则国安, 法亡则国危。

名言: 法存则国安, 法亡则国危。 句意: 法制存在国家就安定, 法制丧亡国家就危险。 出处: 宋·扬万里《上寿皇乞留张拭黜韩玉书》...

以法从人, 不若以人从法, 以人从法, 则公道行而私欲止; 以法从人,则公道止而私欲行。

名言: 以法从人, 不若以人从法, 以人从法, 则公道行而私欲止; 以法从人,则公道止而私欲行。 句意: 让法律来听从人的意志, 不如让人的意志服从法律。让人的意志服从法律, 那么公道得以实行而私欲被限止; 让法律听从人的意志, 那么公道得不到实行而...

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知之,

名言: 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知之, 句意: 法令明确而具体, 使用得又十分周密, 让天下的人都知道遵守法令。 出处: 宋·苏轼《策则第八》...

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

名言: 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 注释: 去取之疑: 相信或不相信的疑惑。 句意: 按照你所见到的听说的善恶事实, 来断定倒底是“是”还是“非”。 出处: 宋·王安石《范镇加修撰》...

任法而不任人,则法有不通,无以尽万变之情;任人而不任法,则人各有意,无以定一成之论。

名言: 任法而不任人,则法有不通,无以尽万变之情;任人而不任法,则人各有意,无以定一成之论。 句意: 只信凭法律而不相信人, 那么法律有不能通行的地方, 就没有办法随时千变万化来适应新的情况。只相信人而不依据法律, 那么各人有各人意见, 没有办法...

法不患不立,患不活。

名言: 法不患不立,患不活。 句意: 不患法律不制订, 而怕所订的法律太死板。 出处: 宋·苏轼《信道智说法》...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名言: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句意: 法律一旦由上面制定,下边百姓遵法行事就会成为风俗。 出处: 宋·苏辙《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

名言: 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 句意: 立法设禁令而没有刑罚来对付犯禁犯法的, 那么即使有法令也不会得以实行。 出处: 宋·苏辙《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三》...

任人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

名言: 任人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 注释: 任: 信任, 依凭。简: 这里当轻讲。 句意: 只依凭人而不依据法, 那么法律很轻而人情重; 只依据法律而不信凭人, 那么法律条文繁苛而人被轻视。 出处: 宋·苏轼《私策问》...

法相因则事易成, 事有渐则民不惊。

名言: 法相因则事易成, 事有渐则民不惊。 注释: 相因: 有连续性。有渐: 循序渐进。 句意: 法律有继承性而保持一贯, 那么事情就不会半途而废。事情能循序渐进, 那么老百姓就不会因突变而产生惊恐。 出处: 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二首》...

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谒公行,而威势下移。

名言: 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谒公行,而威势下移。 注释: 简: 这里当轻讲。人重: 人情重。请谒: 上门求见说情。下移: 转移到下级人员。 句意: 法律被轻视而人情被重视的话, 造成的弊病就是上门拜会请求说情的事儿公开进行, 这一来就使下级人员的权势...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 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名言: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 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句意: 以极详细的法律晓谕天下, 使天下之人明白法律而避而不犯。 出处: 宋· 苏轼《御试重巽申命论》...

人胜法,则法为虚器,法胜人,则人为备位,人与法并行而不相胜,则天下安。

名言: 人胜法,则法为虚器,法胜人,则人为备位,人与法并行而不相胜,则天下安。 注释: 虚器: 摆饰。备位: 次要的地位。 句意: 人情胜过法律, 法律就成为一种摆饰; 法律制约了人, 那么人就处于次要地位, 人与法要并行而互相不超越对方, 那么天下就...

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名言: 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注释: 敕法: 整顿法纪。诛: 惩罚。 句意: 整顿法纪为了严格执行刑律, 惩罚一人用以警戒百人。 出处: 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

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名言: 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注释: 贵: 这里作“在于”讲。 句意: 制定法律制在于严, 在惩罚人时尽量要宽。 出处: 宋·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