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罚者,宠习之臣;受赏者,仇仇之士。戮一人而万国惧,赏匹夫而四海悦。

名言: 见罚者,宠习之臣;受赏者,仇仇之士。戮一人而万国惧,赏匹夫而四海悦。 注释: 仇仇之士: 意见不对头的人。 句意: 被惩罚的, 是皇帝宠爱熟悉的臣子, 受奖赏的, 是与君主意见不一的人, 象这样, 杀一个人就可以使天下的人都害怕, 赏赐一个普...

严刑酷罚,非致治之弘规。

名言: 严刑酷罚,非致治之弘规。 句意: 严厉的刑律与残酷的刑罚, 这不是致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好方针好政策。 出处: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尉迟运列传》...

不劝不禁,则善恶失理,是以明主之赏善罚恶,非为己也,以为国也。

名言: 不劝不禁,则善恶失理,是以明主之赏善罚恶,非为己也,以为国也。 注释: 劝: 鼓励、劝勉。失理: 分不清。 句意: 不鼓励不禁止, 那么善恶就分不清了, 所以圣明的君主奖赏善行惩罚罪恶, 不是为自己, 是为了国家。 出处: 北齐·刘昼《刘子·赏...

刑罚不能加无罪, 邪枉不能胜正人。

名言: 刑罚不能加无罪, 邪枉不能胜正人。 句意: 刑罚不能横加于无罪之人, 邪恶不正派的人不能胜过正直的人。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谭传》...

罚慎其滥, 惠戒其偏。罚滥则无以为罚, 惠偏则不如无惠。

名言: 罚慎其滥, 惠戒其偏。罚滥则无以为罚, 惠偏则不如无惠。 句意: 惩罚要谨慎不要滥施, 恩惠应注意不应偏向, 乱施惩罚就失去了惩罚的意义, 恩惠不公正, 还不如不施恩惠。 出处: 南朝梁·沈约《宋书·颜延之传》...

拘法之人,不足以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以论理。

名言: 拘法之人,不足以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以论理。 注释: 拘法: 拘泥于法律条令。言事: 谈论开创事业。理: 指情理。 句意: 拘泥于法律条令的人, 不足以与他谈论开创事业; 制订法律的人, 不足以与他讲情理。 出处: 北齐·刘昼《刘子·法术》...

执辔者欲马之遵轨也,明法者欲人之循治也。辔不均齐,马失轨也,法不适时,人乖理也。

名言: 执辔者欲马之遵轨也,明法者欲人之循治也。辔不均齐,马失轨也,法不适时,人乖理也。 句意: 牵着马缰绳的人, 想让马跑在同一路上, 公布法令是想让人遵守法律行事。缰绳不齐松紧不一, 马儿就会不遵驱驰跑出轨, 法律如果不符合时势, 人就会做出...

世有乱人而无乱法。

名言: 世有乱人而无乱法。 句意: 世上有作乱的人而没有作乱的法。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

术以神隐成妙,法以明断为工。

名言: 术以神隐成妙,法以明断为工。 注释: 术: 手段。工: 完善。 句意: 手段隐蔽为巧妙, 法律却要以明确决断为完善。 出处: 北齐·刘昼《刘子·法术》...

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其用心平, 劝戒明也。

名言: 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其用心平, 劝戒明也。 句意: 刑法虽很严厉而没有人怨恨这法, 是因为执法者公平, 法律本身是非分明。 出处: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志》...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名言: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句意: 法律制定确立于上, 教育要弘扬普及于下。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

怒不越法以加虐,喜不逾宪以厚遗。

名言: 怒不越法以加虐,喜不逾宪以厚遗。 注释: 宪: 法制。厚遗: 重赏。 句意: 即使怒了也不能越过法律来加剧惩罚, 即使高兴了也不能超过法制规定来加以重赏。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