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轻利重。安能绝乎?

名言: 法轻利重。安能绝乎? 句意: 把法律规定的惩处很轻, 而对获利看得很重要, 这怎么能禁绝犯法呢?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酒戒》...

当杀不杀,大贼乃发。

名言: 当杀不杀,大贼乃发。 句意: 应当处死刑的人不判死刑, 就会滋生更大的盗贼。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用刑》...

明刑而不滥乎所恨, 审赏而不加乎附己。

名言: 明刑而不滥乎所恨, 审赏而不加乎附己。 句意: 刑律明确而不对自己所憎恨的人滥加惩罚; 用赏审慎, 不对那些趋附自己的人任意加赏。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臣节》...

人命至重,难生易杀。

名言: 人命至重,难生易杀。 句意: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要使他活下来不容易而杀掉他却很容易。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

刑者,百姓之命也。

名言: 刑者,百姓之命也。 注释: 刑: 这里指法律。 句意: 法律, 是百姓性命的关键。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狱者,天下之性命也。

名言: 狱者,天下之性命也。 注释: 狱者: 这里指司法之事。 句意: 司法狱讼, 关系到天下百姓的性命。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

名言: 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 注释: 峻法: 严厉的法律。怀远: 目光深远。也可以解释为对远方之人加以怀柔关心。弘: 宏大。 句意: 严厉的法律与严酷的刑罚, 并不是帝王功业隆盛的表现, 只有惩责而没有宽恕的政策, 不是一...

治狱者得其情,则无冤死之囚。

名言: 治狱者得其情,则无冤死之囚。 注释: 情: 真实的情况。 句意: 掌管刑狱司法的人要调查到真实的案情, 那么就没有冤曲而死的犯人。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王朗传》...

灸刺惨痛而不可止者,以痊病也;刑法丑而不可罢者,以救弊也。

名言: 灸刺惨痛而不可止者,以痊病也;刑法丑而不可罢者,以救弊也。 句意: 针灸时痛得厉害但仍然不停止, 是为了使病体痊愈; 刑法凶狠而令人耻辱但不可免除, 是因为挽救时弊。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用刑》...

行赏不遗仇雠,用戮不违亲戚。

名言: 行赏不遗仇雠,用戮不违亲戚。 注释: 仇雠: 与自己有怨恨的人。 句意: 颁行奖赏不要忘记与自己意见不一的人, 施行诛戮不违避自己亲爱的人。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名言: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句意: 对法律轻慢不严肃者, 虽然是亲近者, 也必须惩罚。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无德法而用刑辟,民必流,国必亡。

名言: 无德法而用刑辟,民必流,国必亡。 句意: 没有成功的法律而一味用惩罚杀头, 老百姓一定都要流亡逃离国家一定灭亡。 出处: 魏·王肃《孔子家语·执辔》...

至刑无所用政,至政无所用刑。

名言: 至刑无所用政,至政无所用刑。 注释: 至: 极点, 无所不至。政: 这里指用道德、教化等治理的手段。 句意: 刑罚用到无所不用的地步那就谈不上用教育、礼仪等政治手段来治理国家; 教育、礼仪、道德等治理的手段用到无所不用的程度那就用不着用刑罚...

上有制度,则民知所止;民知所止则不犯。

名言: 上有制度,则民知所止;民知所止则不犯。 句意: 上面有了制度, 那么老百姓就知道什么是禁止的, 知道了什么是禁止的就不会违犯制度。 出处: 魏·王肃《孔子家语·五刑解》...

诬服之情,不可以折狱。

名言: 诬服之情,不可以折狱。 注释: 诬服: 诬陷使服罪。折狱: 判决案子。 句意: 被诬陷而强定罪名, 这样的情况就不能最后判决。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

赏罚者,不在乎必重,而在于必行。

名言: 赏罚者,不在乎必重,而在于必行。 句意: 赏罚, 不在乎分量要很重, 而在于一定执行。 出处: 晋·徐干《中论·赏罚》...

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之。

名言: 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之。 句意: 制订法律的人自己犯法, 怎样能够率领别人守法? 出处: 晋·陈寿《三国·魏志·武帝纪》...

刑罚不中,则众恶不理。

名言: 刑罚不中,则众恶不理。 注释: 不中: 不恰当。 句意: 刑罚不恰当, 那么许多坏事都不能得以处理。 出处: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便宜十六策·喜怒》...

失刑者,严而不检,丧德者,高而不尊。

名言: 失刑者,严而不检,丧德者,高而不尊。 注释: 失刑: 不依据刑法。检: 约束。 句意: 不依据刑法惩处, 即使严厉却不能约束制止犯罪; 丧失了道德的人, 地位虽高也不能令人尊敬。 出处: 晋·阮籍《能易论》...

罢马不畏鞭棰,罢民不畏刑罚。

名言: 罢马不畏鞭棰,罢民不畏刑罚。 注释: 罢: 通疲。罢民: 疲惫不堪的人民。 句意: 精疲力尽的马, 马鞭对他们已不起威慑作用, 生活疲惫不堪的百姓, 已不怕什么刑罚。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诏圣》...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