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废,有仁义。

(十八章) 天道是不以人事更易自然,大道颓废时,人们才谈论仁和义,欲以人道取代天道。所以,仁和义被提出谈论时,就是大道颓废的证明。...

智慧出,有大伪。

(十八章) 人在自作聪明的时候,相对的一定有虚伪出现;换句话说,人君以诡巧之道治民,民必相应而生诈伪。 参照:“大道废,有仁义。”...

太上下知有之。

(十七章) 太上就是最理想的政治,老百姓只知道上面有什么人在而已,为政者行“无为”之治,老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帝力于我何有哉的日子!这是最理想的政治。...

致虚极,守静笃。

(十六章) 尽量使自己的心灵虚空明白,就能彻底保持清静;每个人都能保守清静的话,社会就能安定。换言之,要使社会安定的话,首先就要使人们虚心。...

容乃公,公乃王。

(十六章) “容”是不被自己的好恶所左右,能容纳任何人。“王”是往,就是众人所归。人应当有容纳的气量,才能公平无私,能公平无私,才能成为王者。...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十四章) 道是保守以前的方法,以支配现在的一切事物。 “古”、“今”相对,“执”、“御”相关,老子之道是“无”,所以“有”和“道”指的就是有与无。...

五色令人目盲。

(十二章) 人都喜欢看五彩缤纷(白、黑、蓝、红、黄)的颜色,但是,如果内心被某一颜色过份的迷惑,就会丧失心和眼睛分辨颜色的作用,变得黑、白不分。男女之情欲,最容易激起,但应该适可而止,若是过份耽溺,就会变得像瞎子一般不辨黑白。 (参考)……五音令...

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天下。

(十三章) 不管什么人都爱自己,如果一个人极端的爱自己,就只知自己而不知有天下,也不觉得自己的存在对世间是如何的重要;但是如果所爱非身,而是以身为天下,像这样能牺牲自己为天下服务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之重任托付给他。...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十一章) “有”之能给世间带来利泽,是因为“无”具有效用;而“无”之有用处,是因为“无”能发挥它的作用的关系。 参照:“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十一章) 车子有一个毂,从三十根辐伸出,这就是“三十幅共一毂”。不过,车子最重要的部分不是辐,也不是毂,而是在毂里面空虚的地方,也就是“无”的部分。因为在中空处有轴,车轮才得以转动。 正如辐毂一样,万物的效用,都是从“无”产生出来,也就是说...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十一章) 用粘土塑造出来的碗或酒等器物,因为器物内部是空虚的,也就是内部是“无”,因此才有盛物的作用。 (参考)……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专气致柔,能为婴儿乎?

(十章) 希望能像婴儿那样事事都专心一意,事事都柔弱顺从,一切凭其生理本能生活,毫无心知的作用。老子主张追求本性,归真反璞,由于年岁增长,成人的心智比婴儿发达,但却丧失了天真可爱的本性。...

为而不恃。

(十章) 不管自己有多大的成就,都要视之为自然的赐予;不要以为是用自己的力量做出来的,就以此夸耀不已,这种德行才能算是真德。...

功遂身退,天之道。

(九章) 春、夏、秋、冬,是四时之序。“春”把要做的事做完后,就把地位让给“夏”;“夏、秋”让树叶繁茂起来,结实之后,就把地位让给“冬”。 人事也是如此,把握时机,有一番作为,当功成名就,就应当退隐,如此才是遵循天理。...

上善若水。

(八章) 至善,好像水一样。因为,第一、水滋润万物生长。天地之间,若没有水,任何生物即不存在。水的存在虽如此伟大,不过,并没有因此而争宠邀名。第二、每一个人都希望往高的地位爬,就是一步也不肯放松,不过,水却始终向低处流。第三、因为处在低的地方...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九章) 家里虽然堆满金玉财宝,可是往往无法保守。所以,欲望不可太任性恣意,必须适可而止。...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九章) 一个人在富贵以后,如果处处显得骄傲自大,必然会自取其祸。...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七章) 圣人把自己的事情,留待最后才来处理;走路时也让别人先走,就因为如此处处谦让退后,结果反而得到众人的爱戴。同样的,圣人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毫不顾惜,却反而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多言数穷。

(五章) 人说话太多,就会发生困扰,讲不下去;引伸而言,就是说如果声教法令太繁苛,就会加速败亡。...

天长地久。

(七章) 天有永远的生命,地也有悠久的生命,亦即形容宇宙的无穷无...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