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嘉言) 幼学之士,见识未定,当学颜、孟等上品之人,否则志向立得不高,则所学都属于下等泛泛之事,无甚可...
(外篇 嘉言) 鹄、鹜皆属鸟类,但外形相似,刻鹄若不成的话,尚可以将之视为鹜鸟。 这是马援告诫其两位侄子马严、马敦的话。马援,字文渊,汉扶风茂陵人,为伏波将军。 马援劝此二子为人务必恭谨正直,即使不能成为一个恭谨正直的人,但也可以成为一个寡过之...
(外篇 嘉言) 教育小孩,要以安详恭敬四个字为纲领。“安”即镇静而沉着。“详”即详实不粗率。“恭”即端庄而严肃。“敬”即敬畏而谨慎。...
(内篇 稽古) 凡是深爱儿女的人,必须教之以遵行礼义的方法。 “义方”者,即所谓的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是也。...
(内篇 稽古) 父母给我们以健全的身体,我们也应善于保全,不得稍有损伤,才算尽到孝道。...
(内篇 稽古) 凡是忠臣孝子,不在众目共睹之下,伸达其节义;也不在别人闭目不见的时候,怠惰其德行。 昭昭,明也。冥冥,晦暗也。...
(内篇 敬身) 爬到高城之上,不可任意以手指向远方,也不可高声大喊,因为城者乃众人会聚之所,见闻者众,不指、不呼乃唯恐惑人耳目,骇人听闻。...
(内篇 敬身) 事情尚未发生时,不要妄加揣测。否则不但徒增自己的劳苦,而且足以伤害他人。...
(内篇 敬身) 钱财有当得与不当得者,不当得者而任意收取,则有害义理;危难有可免与不可免者,不可免而任意逃避,则违背天道。...
(内篇 敬身) 骄傲之心不可伸长,男女之欲不得放纵,心志不能期求全部达成,快乐也要有所节制。因为骄傲则丧德,纵欲则败身,志满则人离,乐极而生悲,如此则有害于身志,学者应引以为戒。...
(内篇 敬身) 偏爱某一个人,如果对方有过错,也应加以规劝阻止,不稍加溺爱;厌恶一个人,如果对方有优点,也绝不予以掩饰,而有所偏恶。...
(内篇 敬身) 孔子说,亲,犹木之本;子,犹木之枝。子出于亲,如枝出于本也,根本若是受了伤害,则枝叶无从生长而逐渐枯萎死亡,故根本之重要于此可见。...
(内篇 敬身) 庄敬之心如果胜于怠惰之心,则凡事莫不肃然以赴,无有不吉者;反之,则松懈放弛,百事皆废,无有不灭者。 《丹书》,这是周武王的老师太公望上呈武王的一本书。 (参考)丹书曰……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即言天理若是胜过人欲,则凡事出于义理,...
(内篇 明伦) 人们都喜欢在不必要的时候发言辩论;又在不必认真的时候,详加审查,其实这两者皆无济于事,是应该舍弃的。...
(内篇 明伦) 君子之人皆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以不要要求别人竭尽其心力来款待我们,也不能因为对方态度之诚恳而任意非为,若能如此谦虚、节制,才能够建立永远之友谊。...
(内篇 明伦) 人们每当宦途有所成就之时,则志得意满,而不修德业,怠忽其职守。小病初愈,则恣意放纵,而复得疾病,以至于始终不见好转,身体嬴弱不堪。...
(内篇 明伦) 对待朋友的方法是,对方如有过错,必须尽己之心以循循善诱之;对方不听,则不再多言,否则过份唠叨,无异于自取其辱。其实此处之不再多言,并非全然不再进言,乃等待对方自己觉悟,而不强其必从,见其若有悔意,犹可继续伺机而进。...
(内篇 明伦) 有尊贵的客人在座,不要大声喝斥狗,恐怕客人听了吃惊,如此才算尽到待客之道。...
(内篇 明伦) 孝顺父母始于不敢毁伤身体,以侍奉双亲,中于在朝为官,替天行道,以侍奉国君;至于立身,奉行圣贤,如此贯彻始终,才算尽到孝道。...
(内篇 明伦) 地位显贵则容易骄傲,骄傲则容易遭至危险,所以凡是地位居于一国臣民之上者,不以显贵而矜,如此虽在高位,也不至于有倾覆危难的一天。 至于有财富的人,若能节制财用,谨守法度,则虽有万贯家产,也不至于有盈溢的危险。 为政者若能谨遵以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