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帽、僧鞋

2019-05-27 可可诗词网-佛教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在印度,僧人一般不戴帽,除非个别僧人头冷、头痛时,才允许用一种“毳”做成的东西裹在头上,这便是最初的僧帽。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不但有了僧帽,而且在制作材料、式样方面有许多花样。这些花样受着时代、地区、民族,乃至季节的影响而变化。从有关资料看,僧帽大体有毗罗帽、宝公帽、僧伽帽、山子帽、班吒帽、瓢帽、六和巾、顶包等多种。我们虽然一时还无法搞清楚这些帽式的具体样子。但可以肯定,它们不外乎下面几种形式:上面尖小,下面宽大如披风帽。上下一样大小的筒式帽子如太虚大师改制的太虚帽就属这类。头巾,或称菩萨巾、禅巾等,像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有时戴的那种。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帽子。如,释迦牟尼佛戴的毗卢帽、僧人做佛事时戴的五佛冠等等。
        僧鞋,包括僧袜,都是受汉民族生活习惯的影响,才在佛教僧侣中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在古代印度,僧俗普遍是赤脚不穿鞋袜的。在中国,魏晋以后逐渐有了僧鞋僧袜;到了唐宋,僧人的鞋袜式样也开始多了起来。特别是鞋,有单的、有棉的、有拖鞋,还有后系带子的。现代僧人穿的鞋,鞋面正中有一条凸出的衔接缝,多为绛色。夏天穿罗汉凉鞋,此鞋前部封闭,其它部位都镂空透风,颜色多为黑色。蒙藏的喇嘛穿皮鞋或皮靴。僧袜一般都是长筒的,但不过膝,多用灰色布料制作。

罗汉鞋(传为明代无暇禅师遗物,安徽九华山藏)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