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学佛谈心性

2019-05-27 可可诗词网-佛教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南北朝时期,道士们开始大量抄袭佛经,来补充自己经典的缺乏。现存的《正统道藏》中,许多还明显是抄袭佛经。如《无上内秘真藏经》说:“诸法微妙,非幻,非非幻;非妄,非非妄……”《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说:“无分无别,是则名为海空之藏。”如此等等,如果不是出现在《道藏》中,你真会以为这是佛经。
        道教向佛教学到的,首先是轮回、业报、因缘等等概念和思想。唐初,孟安排作《道教义枢》,总结了这一时期道教学佛的基本成果,阐述了当时道教的基本教义。该书共十章,三十七义,它的主要精神,就是讲位业因果。
        受佛经熏陶,道教也开始讨论心性问题。
        心性问题是南北朝佛教讨论的基本理论问题。意思是说,是不是人人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根据。原来佛教多数派别都认为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佛,也就是说,并不是人人都有佛性。自从竺道生提出“一阐提人皆可成佛”,佛教逐渐承认人人都有佛性,也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之所以有恶,乃是人有妄想。禅宗兴起以后,更是认为心性本来清净,如果能明了自己心性的本来面貌,就不会再生妄想,就会立地成佛。道教紧紧地追随着佛教思想前进的步伐,建立了自己的心性学说。
        道家讲自然。什么是自然? 依王弼的说法,是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但《道教义枢》解释说,自然,就是本无自性。既无自性,也就没有制作者。“无自性”,完全是从佛教学来的。可能和《道教义枢》同时的《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说:“法性常湛,真理唯寂”,“一切有情,皆含道性。”这里只须将“道”字换成“佛”字,就是佛教的佛性论。非常清楚,道教的道性论就是原封照搬的佛性论。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说:“一切诸法,各有道性,从因缘生。”道性的存在,不是世俗所说的存在,它是一种极妙的存在;道性的无,也不是平常的无、没有,而是一种极妙的无。这部经还讨论了道性是“共有”还是各自具有的问题。《太上灵宝元阳妙经》说,道性无隐无显,无生无灭,无去无来;一切法都是无常。道性无为,道性是恒常不变的。因此,道性就是天尊。犹如佛教说,佛性即是如来法身一样。
        从南北朝到隋唐,一切众生皆有道性,成了道教的基本认识。那么,道性具备什么性质呢?
        依佛教说,自性清净。但佛教又说,法无自性,说自性空。道教在这方面不能完全向佛教学习。唐玄宗在为《老子》作注时,从儒家《礼记》中找到了一句话:“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就是说,静,乃是人的本性。这样说,非常合乎《老子》致虚守静的意思。
        静的意义,就是没有欲望,没有追求。有追求,就不是静,就不是人的本性。在这里,道教和佛教又合流了。
        在一般人看来,佛教就是讲灵魂不死,天堂地狱;道教就是长生不老,肉体成仙。其实,轮回报应不是佛家的主旨,养形长生也为高级道徒所不齿。佛家的最高追求,在于根绝欲望,达到心里清静,进而跳出轮回。唐代道教既以《老子》为最高经典,也就很快追上了佛教的思想。
        在这样一种思想氛围中,唐代出现了几部托名太上老君的短小精悍、道理深刻的道经。如《太上老君说元道真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经中认为,我的本性,是清静的。但我的心,却不断产生欲望,使我不得安宁。有欲望,就不能得道。因此,要修道,就是修我的心。修心,也就是修道。修心的办法,也是让一念不起,常清常静。心里只要常清静,大道就会到来。
        《常清静经》只有几百字,它是这样短小精悍,又这样抓住要领,所以,宋代道教就开始把它和《道德经》并列,作为道教最重要的经典。大文学家苏辙,对佛道二教均有研究。苏辙说,我看那《常清静经》,就像佛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自性本清静,修心即修道的思想,乃是唐代道教主流派的基本思想。
        唐代末年,著名道士杜光庭作《道德真经广圣义》。他把修炼的人士分为六种,最高的是“为道之士”。所谓“为道”,就是要修炼自己的心。即使要炼形,也必须首先炼心。杜光庭说,只要能除去心里的欲望,就可以成为神仙,这是修道的要领。凡是能得道果的,一定都是从炼心开始。
        杜光庭接受了佛教的说法,认为一切事事物物,都由于心而产生,由于心而消灭。这也就是佛教的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杜光庭说,只有心灭,才能和道契合。
        灭心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灭动心,存静心,返性归元,恢复自己那本来清静的本性。
        唐代道教,不仅学来了佛教的思想,也学来了佛教的方法。那个和玄奘一起翻译《老子》的成玄英,为《老子》作疏。其中说,道这个东西,不有而有,不无而无。而在有无问题上,他要求不滞于有,也不滞于无,甚至不滞于不滞。在实际修炼中,他反对离开尘世,栖托山林,认为那样得来的心静,并不是真的心静。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在纷纭扰攘的尘世中,做到即心无心,才是真正的心静。成玄英这些论述,既有传统的影响,也有从佛教得来的方法。
        唐代道士还有许多独立的著作,如《道体论》、《玄珠录》、《玄真子》等。
        《玄珠录》作者王玄览,四川道士。他手抄《老子指归》,注解《老子》,各种神仙修炼的方法,他都用心思索,亲自实验。后来,他又认真研究佛经,会通两教道理,著《玄珠录》。
        王玄览说,天下的一切,不过就是有无生灭。弄清了有无生灭的道理,也就明白了一切。那么,天下的一切,到底是有是无呢? 王玄览说,天下的一切,都是虚妄。这就是说,一切是无了? 不。王玄览又说,这虚妄的一切,就是真,就是有。这样一种论述,完全是佛教的“般若性空”说。
        《道体论》对这样的方法也运用纯熟。其中说道:“即是即非,即非即是。”《道体论》还说:“万物之体,从业而感;净秽无恒,事从心转。”从方法到思想,《道体论》都受了佛教很深的影响。
        唐朝后期还出了个浪迹文人张志和,道号玄真子。他的《玄真子外篇》,流传至今。其中说道:“真真乎玄,玄玄乎真;玄乎无,真乎真;真真乎无,玄乎玄玄,然后登大寥之天。”这种绕口令式的语言,只有对佛教的方法有了深刻理解以后,才会说得出来。
        从南北朝开始,到唐代为止,学习了佛教的思想和方法以后,道教在理论上也逐渐成熟起来。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