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人生

2024-04-20 可可诗词网-佛教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原因,据说就是因为他观察体会了人生各个方面的痛苦乃至其他众生的苦难。而他成道的结果,就是获得了解脱,并且悟解了解脱痛苦的方法。“人生是苦”是佛教全部教义的出发点。“人生是苦”反映了释迦牟尼对人生深切的、根本的体察,表现了他对人生本质的洞彻和对人生价值的判断。人生的苦难不单单是人们通常感受到的各种各样具体的苦难和烦恼,而是说人生本身就是苦,苦是人生的真正本质。佛教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在、自由,不受内外的束缚、阻碍。但是由于人本身的原因,使人不能自由。佛教认为,人是由色(肉体、物质)、受(感受)、想(定名、审量)、行(意志活动)、识(意识)五种要素构成的,这五种要素称为“五蕴”。人既然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本身不是一种独立、圆满、纯粹的自体,因而是不实在的。另一方面,五蕴既然和合而成人身,有合自然有散,五蕴散乱人即死亡,所以人是无常的。由于人本身是诸蕴和合而成的一种有限的、有漏(不完美)的东西,而人由于无明又有一种执著的、虚假的自我,产生对内、对外的种种欲望与追求,人的这种欲求必然不能满足,这样就产生了根本的痛苦。人的生活是无常的、不断变化的,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人的贪求是无限的,人生本身是一种矛盾,所以说人生是苦。
        人生的根本痛苦又表现为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为了让人容易理解,佛教又具体说明了种种痛苦,诸如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以至一百一十种苦等。最通常的说法是以下八苦。
        生苦:人未生时,住在胎中,犹如住于阴暗的地狱里,不能自主,母亲饮用的冷热食物都会使自己备受煎熬。出生之时,受到挤迫,生后也会饱受诸苦。
        老苦:人至老年,身体衰弱,神智昏昧,精力不济,死亡即至。
        病苦:由于人身是诸缘和合而成,“四大”(地、水、火、风)不调,就会产生各种疾病,非常痛苦,人的心灵也会烦恼忧郁,谓之心病。
        死苦:因死亡而产生的各种痛苦。
        怨憎会苦:人们怨恨的人和事偏偏会到来,避也避不开。
        爱别离苦:人们喜爱的人和事偏偏要与自己分离,难以相亲相会。
        求不得苦:人们的要求、欲望得不到满足,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
        忧悲恼苦:即各种各样主观的心理感受之苦,感情之苦。
        五盛蕴苦:也叫“五取蕴”苦。这是一切痛苦的归结点,也是众苦的根据和原因。因为五蕴产生执取而形成种种贪欲,称为“五取蕴”苦。
        八苦又可分为两大类,前四苦是对人生过程的描述,是一种生理现象,是粗糙的肉体的痛苦。后四苦是一种精神性的苦,是对人的情感、意愿、思想的描述,是一种精细的苦。八苦的实质意义还是由于人不能自在自由,饱受内外的阻扰、折磨而产生的痛苦。
        佛教对人生进行了根本的否定,认为人、人生活的世界(空间上的三界及时间上的三世)都是虚幻不实的,人要想摆脱现实的苦难,就必须彻底否定自身,出离尘世,进入绝对的圆满的佛界,如此佛教自然成为一种讲求出世的宗教。然而,这种彻底否定人生的罪感文化是与中国传统的乐感文化不协调的,儒家的理想世界是经过改良的现实社会,不是佛界净土,其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的圣人,不是超绝尘世的佛、菩萨。道家虽然也讲出世,但对人、世间不是彻底否定的,而是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成仙,长生不老,白日飞升,肉身成圣。道家也不认为人生是绝对的苦,认为人生只是不圆满而已。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悲观色彩浓厚的罪感文化渐渐淡化,对人、人生和世界的看法逐步改变。尤其重要的是,原始佛教强调的是客观上人、人生与人生活的世界的缺陷,无可改变。后来的佛教则强调人在主观上对自己、人生与世界的改造作用,认为人只要是行善避恶、悟解正道,就能转凡成圣、化染为净、变迷为悟。六祖慧能就强调“身中净土”,认为人自身中本具佛性净土,迷则染,悟则净,迷则万劫轮回,悟则顿生佛地。这样罪感文化逐渐变成了乐感文化,佛教也就随之中国化、大众化了。但是佛教的基本精神并未改变,其主旨还是让人们摆脱轮回报应之苦,出离尘世,进入自在、自由的乐土。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