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客家祭祖大典目睹记

2024-01-26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深入八闽腹地采风,所见所闻颇多,而宁化石碧的客家宗祠文化,更令人眩目。在这里,我们有幸亲眼目睹了五十三年一遇的客家祭祖、出谱盛典,那种繁杂却有序的礼俗,那份万人空巷的狂热,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出谱与接谱
        夜宿石碧,万籁沉寂之中我们睡意正浓。忽被一声震天巨响惊醒,侧耳听来,回声隆隆,经久不息,望窗外,天还未亮,灯光下,我们四目相对,都在无语中问对方:发生了什么事?还没回过神来,又是两声巨响,撕裂夜空,这下听清楚了,巨响来自张家宗祠方向。我们急匆匆套上衣裳,趿拉着鞋子,提上相机就往祠堂跑。
        祠堂大门洞开,门前集结着不下二三百号人马。他们兴高采烈地朝宗祠大门挤啊挤啊,四周几伙青壮年人正手持土铳,朝天鸣炮,火光进射,映得人群一片通红。原来,他们在放礼炮,一声声巨响在这宁静的山村回荡。紧接着.鞭炮骤起,鼓乐齐鸣,人群更加骚动起来,“啊!”“啊!”的高喊声连成一片。旁边一位老乡对我们说:“出谱啦!”我们使出全身气力,挤进人群,好不容易,挤到了大门边上。只见四条壮汉把门,门内长桌上一溜摆开十几套崭新的族谱,几位长辈正在唱名发谱,发一房呜炮一阵,喝采声一浪高过一浪,领到的人双手紧紧抱着新族谱.好像那就是价值连城的传家宝,唯恐有些闪失。本房众子侄拼力开道,护卫着接谱人退出人群。他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草坪一侧,开始列队,二名持土铳者领先,鼓乐班紧随。这鼓乐班非常独特,它由五人组成,鸣锣者左肩扛三尺竹杠,前挂一面大锣,后钩一个长方形鼓架,祖传鼓架虽显得陈旧,但三面雕花围栏。上安雕花提耳,装有一个铜环,套在竹杠上,显得挺别致。鼓架内放着一面小皮鼓,击鼓人右手拿鼓槌,左手持一云板,击鼓拍板,双手并用,后面相随着唢呐手和二名持钹者。鼓乐班的任务是为接谱人鸣锣开道,接谱人才是中心人物。他直立在鼓乐班之后,双手齐胸,毕恭毕敬地捧着新领族谱,本房子孙列队殿后。一支支接谱队伍排满了整个草坪,有条不紊,秩序井然。
        “抢谱”与送谱
        听上代人说,过去出谱,有“抢谱”的习俗。那时,半夜时分,各房接谱人就领着一班青壮,云集祠堂前,待到大门一开,大家蜂拥而上,争抢新谱。哪一房先抢到手,预示着此房将人丁兴旺,昌盛发达,所以每位接谱人都想第一个“抢”到族谱,为本房人立下汗马功劳。“抢谱”既然是“抢”,自然就不能斯文,而是一切力和智的较量。须得反应敏捷,动作麻利,以快取胜。那种场面,固然夺人心魄,但难免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头破血流在所不惜,有时闹得人仰马翻,先抢到者洋洋得意,后拿到者垂头丧气,有失宗亲和睦之祖训。现在和平盛世,宗族出谱习俗也革去了一些陋习,看今天的“出谱”,方法就文明多了。
        天色微明,看来出谱仪式已经完毕,但是各房接谱的人们仍然保持队列,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宗祠大门,他们在等什么?我正想问问身边的老伯,突闻祠堂内爆出猛烈的鞭炮声,接着鼓乐大作,从大门内抬出一顶类似游菩萨用的小花轿,轿内坐着一位年轻小伙子,据说是张氏宗族繁衍的象征人物。轿子引来了人群的一阵骚动和欢呼,身旁的老伯激动地说:“游乡就要开始了!”长房的一支接谱队首先朝天放铳,铳放双响,鼓乐齐奏,众人“嗬”地一声吆喝,所有的鼓乐班齐奏“凯旋曲”,接谱队按房辈排列随轿开拔。十几支队伍汇合成长龙阵,洋洋洒洒,向村中缓步游去,一时间,村中家家户户鞭炮齐发,向接谱大队致敬。这支庞大的队伍,在村人注目下游乡一圈,各房队伍分别把新发族谱送入各自的香火堂供奉起来。
        香火堂
        石碧村除了两座巍峨壮观的张氏上、下祠外,还有十余座规模不一的“香火堂”,大的几十平方米,小的只三四平方米。建堂的时间跨度也很大,有的建于清朝,有的建于民国年间,还有的是刚刚落成,尚未“剪彩”的。从结构上看,有土木、砖木、木结构等多种。建筑形式更是不拘一格。有正儿八经庙堂型,有小巧玲珑歇山式,有的简直就是粮仓库房。这些“香火堂”散立村间,与两座张氏宗祠相辉映,为张姓分支各房所拥有。实际上,它们是张氏上,下祠的子祠,犹如“总公司”下设的“分公司”。一个村落之内,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香火堂呢?我想这大约与宗祠的过于尊严有关。大祠堂处尊以养威,非宗族大事从不开启,各房子孙年节供祭没有去处。香火堂规模虽然小些,但出入随意,早晚任君供祭,灵活方便得多,且春放农具,秋堆干谷,有时弄得灰肥狼藉,不成体统,然而系本房子孙所为,谅来已故宗亲也不便计较。
        平时的香火堂是很落寞的,今朝出谱,大非昔比,一早便有人将它打扫得干干净净,贴上门联,等待着接谱队伍的到来。当鼓乐班吹吹打打,把新刊族谱迎进堂来,香火堂已被本房男女老幼挤得个水泄不通。祖宗神位前的一个香炉已盛不下众多子孙的祈求,大家只好把香烛插在堂外台阶两边的砖缝中,以至香火堂外,遍地开花。
        发“花米”
        出谱仪礼,高潮叠起。八时左右,宗祠里猛地发一声喊“发米啰!”霎时,从大门冲出八九个“发米人”,他们肩扛小布袋,向各房香火堂飞奔而去,袋中盛的是宗祠领来的“花米”。这些“花米”,选用新大米,一半染成朱红,和一半白米混杂一起,红白相间,故称“花米”。“花”与“发”谐音,寓意人丁兴旺,发家致富。谁家不想发?谁人不想富?因此当发米人一站上高处,他的四周马上被密密麻麻的人群团团围住,大家齐声高喊“发啊!”“发啊!”个个激动得满脸通红,挤了个汗流浃背。而发米人却不为人群的激情所动,他显得那样地老成持重,谨慎小心地打开布袋,抓起花米,面带慈祥的微笑,一把一把向左右抛洒。这时的场面是相当有趣的,人们不顾一切地向空中承接花米,什么“盛器”都用上了,聪明的用斗笠、用篮子、用米筛,妇女们张开衣襟迎接凌空而下的米粒,没带工具的干脆张开一双手掌接米。只见人头攒动,争先恐后,“发啊!”“发啊!”的声浪主旋律和着“撒啦啦”“撒啦啦”米粒碰撞盛器声,组成新颖别致的协奏曲。
        发米人的布袋空了,米发完了,许多妇女舍不下那些散落地面的米粒,仍在俯身拾掇,用嘴吹去尘土,放入米兜。跟大人来受花米的娃娃们,也高翘屁股,趴在地上一粒一粒地捡,直到地上颗粒无剩,那种认真劲,赛过完成任何一门作业。人们喜滋滋地拢着花米,分散回屋,把花米下到锅里和早饭一起煮,然后全家聚拢,共享花米稀粥。一碗碗热气腾腾、夹杂着红色颗粒的米粥,给各家各户带来了饱含希望的欢悦。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