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长白山“祠虎以为神”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东北长白山古称不成山,又名徒太山,满语称“果勒敏珊延阿林”,是东北第一名山。海拔2749米,系“古老褶皱山经火山活动与河流切割而成”,上有天池,为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由于终年积雪,遍山皆白,故名“长白”。
        在先民的生活中,总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构想为山有山神,海有海神,对大自然的惠赐充满感激的宗教情绪。女真族世居东海之滨到长白山一带,素以狩猎为生,经济生活取决于山林,自然把长白山作为母山、神山来祀奉。
        长白山中自古盛产东北虎,山民崇奉老虎,以虎为山神爷。近二千年来,见于正史的关于肃慎、勿吉、靺鞨、契丹、女真人的记载,都曾讲到他们对长白山神的崇拜,记述“其俗重山川”,“祠虎以为神”。《魏书》上讲:“勿吉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大白’,有虎豹豺狼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污,行径山者,皆以物盛。”《北史》有类似的记载,却说:“上有熊虎豹狼,皆不害人,人亦不敢杀。”提到长白山神都首先和虎豹豺狼联系在一起,由伤人而美化为不伤人。最早的山神似乎是无形的,只是一片皆白的崇山峻岭——大自然。而其中最有威力的是虎,于是因畏虎而祠虎,连大小便都不敢溺之山上,要以物盛去,带下山来,唯恐有染冰雪严寒的洁白圣地。其崇敬之诚可想而知,这在后世亦皆如此。
        《盛京通志》等地方志中均记载古时长白山居民皆有“祠虎以为神”的习惯。虎,古称“山君”,黄质黑章,锯牙钩爪,额上隐隐有王字,昂扬阔步。吼声如雷,百兽闻而震恐。历世山民皆忌猎虎,然为自卫也不得不杀虎。所以祠虎与猎虎是并行不悖的。在长白山打猎采参,有“老虎蹲子”的术语,说是一旦老虎来到“子”(简易窝棚)前一坐,放山人就要把自己的帽子扔给它,它抓走谁的帽子,谁就要跟去做牺牲。传说老罕王努尔哈赤放山时也遇到这事,老虎抓走了他的帽子,他跟去了。然而奇迹出现了,老虎不但没吃他,反而把他带到一片通红的参地,从此他发迹了。这片山野实有其地,叫“棒棰营”。这当然是人们为其开国英雄的崛起有意编造的故事,但它所以长久流传,正因为它把英雄传奇和山民崇虎的信仰结合在一起才有生命。《呼兰府志》载:“虎,土人不敢斥言之,称日山神爷,又曰软蹄子,状如猫,大或如犊,黄质黑文,锯牙钩爪,短项健须多智,夜则一目放光,远烛十数里,食狗则醉,今青黑二山常见之。”山民讳言虎字,而以“山神爷”呼之,也像东北山中称狼为“张三”一样,是出于畏惧心理和禁忌、避讳。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