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民俗

2020-03-27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日常消费民俗的一种。指人类为保护身体,适应劳作,美化外观,制作、穿着衣物的习惯。包括服装、佩物、寝具等的质料、形式、制作、使用的各种有关生活习惯和民俗意识。它在人类生存活动需要的基础上,受自然条件、生产方式所制约,按照实用和审美的要求,沿着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传统构成不同的衣着方式和风格特色。最初的服饰具有双重的民俗功能,一是保护身体,即,既可保护皮肤与性器,又可御寒和防雨。二是进行装饰后与财富、等级结合,表现贫富贵贱,有的还用以欺世盗名,引诱异性, 自此,服饰便被赋予了复杂的社会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服饰民俗的社会因素愈益增强,道德、美学、信仰、宗教、阶级、职业等社会文化,无不融入服饰民俗之中。服饰的习俗惯制,首先区分男服与女服、上衣与下衣、内衣与外衣。女服、下衣、内衣,多有忌讳,晾晒时,不能从其下穿过。其次是区分等级,官服、军服各有等级标志,规定严格,不能乱用。此外,宗教服装、行业服装及猎装、童装,均有民俗要求。在服饰民俗中,除日常服饰外,还有两种特殊的服饰,即婚服和丧服。婚服为结婚新人在喜庆佳期时所穿的服装。其中新娘的服装,多富有特色。丧服是服丧送葬人的服装和死者的寿衣。它们服从婚丧习俗的各种要求,民俗性最为浓厚。服装样式的变化和发展,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人们的心理倾向、精神追求、道德意识、审美观念等,服饰民俗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