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
奥地利民族学家和语言学家。曾任维也纳大学教授。1938年德国占领奥地利后迁居瑞士,直至晚年。1939年,被聘为弗里布尔大学教授。曾在维也纳教会创办的民族学研究所做过学员,成为天主教神甫民族学者和语言学者,此后一面传教,一面进行民族学和语言学的研究。1906年创办民族学杂志《人类·民族学·语言学国际评论》。他的主要著作有1912年开始的陆续发表的多卷集巨著《神的概念的起源》,还有《文化史民族学方法手册》(10卷,1937—1952)以及《民族与文化》(合著,1924)。他曾反对德国传播学派创始者格雷布纳,后来又成为他的拥护者,继承了他的“文化圈”和“文化层”的理论。认为两地的相近文化存在历史联系是传播的结果。他的民族学研究带有天主教神学色彩。在研究过程中,时常替天主教神学寻找科学根据。认为在人类生活中对上帝的信仰是从来就有的。他在传教活动中深入到亚、非、拉许多地区,掌握大量重要资料,并形成他多部的宏篇巨著。他1935年曾两次来中国,在辅仁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进行学术演讲。1930年曾发表《比较宗教史》,后又增补,1948年由辅仁书局出版。现有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本,更名为《原始宗教与神话》。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