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家梧
中国当代民族学者和民俗学者。广东海南澄江县人。1931年秋考入广州中山大学社会系读书,1934年夏大学三年级时由亲族资助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立教大学及帝国大学研究人类学和考古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从日本回国,曾在上海参加文艺界救亡运动。抗战期间,他曾在云南昆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西南民族社会的研究工作,还在贵州大学和贵阳大夏大学、四川社会教育学院等校社会系任教授。并到西南民族地区如云南澂江、嵩明、贵州黔东南及四川巴县一带做民族调查研究工作。抗战胜利后,从1946年起,岑家梧回广州在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学院任职,曾担任中南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等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含冤去世。岑家梧从青年时代开始,就致力于人类学研究,尤其对原始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具有浓烈的兴趣,用力甚多。他早在日本学习期间就撰写了《史前史概论》、《图腾艺术史》、《史前艺术史》三部著作。抗战前后这三部著作陆续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抗战期间,他在西南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准备结合大量的民族志和民俗志资料,撰写一部有特色的中国原始社会史。这期间,他撰写了《西南种族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槃瓠传说与瑶畲的图腾崇拜》、《中国图腾制及研究史略》、《西南宗教及其文化》、《中国民俗艺术概说》、《海南岛土戏之研究》等一系列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论文。岑家梧具有世界原始社会史、文化史、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古文献学的丰富知识及民族学与民俗学调查的经验,他的著述在有关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1949年以后,岑家梧继续致力于民族学和民俗学的研究,出版了《西南民族文化论丛》、《中国艺术论集》等专著,并发表了有关西南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和民俗方面的学术论文数十篇,为民族文化的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1984年,岑家梧的遗著《中国原始社会史稿》,由他的亲属增补未完成的章节后出版。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