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藻

2024-08-08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中国当代社会学和民族学家。江苏省江阴县人,早年在清华学堂读书,五四运动期间,受到反帝爱国和民主科学新思潮的影响,积极参加进步活动。1923年从清华学堂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先后在达特默思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习社会学和人类学,还学习了生物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先后听了美国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博瓦士及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戈登卫煞的人类学课程,并在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组实习,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于1929年回国,在燕京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到云南大学创建社会学系,并在西南进行边疆民族的研究。1946年赴日本工作,1951年返回祖国,后一直任教于中央民族学院。吴文藻在美国期间,接触了西方大量的社会学、人类学理论,了解到人类及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意识到人类学和社会学结合的重要性,并十分注目于文化和环境的研究。30年代中期,他在国内社会学界大力介绍英国功能学派的理论,提倡社区研究,业绩十分突出。他在进行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中,十分重视民俗文化现象,发表了许多重要观点。吴文藻的《论文化表括》等有关著作阐述和丰富了英国功能学派的观点,成为中国功能学派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他认为人类的各种习俗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文化的整体结构中发挥一定的功能,满足人类社会生存的需要。他特别强调社区研究中民俗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各种风俗习惯与一个社区生活的经济、制度等各个方面形成密切的整体和联锁关系。若不注意研究这些风俗习惯,就不可能了解这个社区的经济和整个文化。在主张功能主义观点的同时,吴文藻也强调运用历史的观点, 认为在考察社区的民俗时,不能忽略它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特点,应该注意结合各种历史地理背景材料。他主张历史的和功能的两种观点相辅而行。吴文藻强调实地调查,尤其重视对边疆各民族的调查研究。他对费孝通、王同惠调查花篮瑶的社会组织和民俗的科学活动及成果曾给予高度评价。主要学术著作有《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文化表括说明》、《英国功能派人类学今昔》、《现代社区研究的意义和功用》、《边政学发凡》等。吴文藻同时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瞿同祖都曾是其门下学子。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