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
民间娱乐习俗。流行于北方各地。系新年社火、花会中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秧歌在南方原是农民插秧时的一种歌唱活动。《广东新语》卷十二记有: “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在北方则为农闲或新年时一种游艺性化装表演。重舞不重唱。王锡龄《陕南巡视日录》云: “田间农民有系彩于首,扮戏装者歌唱舞蹈。金鼓喧闹,盖为秧歌助兴,俗名大秧歌本此。” 《柳边纪略》云:“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傍以锣鼓合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方已。”北京花会中秧歌有走跷和跑跷两种。东北秧歌亦有高跷与“地蹦子”之分。在舞的进行中,时有渔樵问答、小二哥打岔、傻柱子插诨、客大爷调请、小老妈开嗙等穿插表演。新式扭秧歌,只有彩服,不扮角色,动作以扭跳为主,无唱无逗。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