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变迁

2024-09-24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指由于环境、观念的改变及与其他文化群体的接触等引起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结构的变化。马林诺夫斯基等功能学派的学者认为,文化变迁是“现存的社会秩序,包括它的组织、信仰和知识,以及工具和消费者的目的,或多或少地发生迅速改变的过程。”(《文化变迁的动力》,纽黑文,1945)。也有人认为文化变迁是“经历时日的文化之修正”。文化变迁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发明与传播是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由于接受新的东西会常常导致旧东西的丧失,从而形成了文化上的新旧更替。最剧烈、最迅速的文化变迁是暴力推翻社会统治者后所产生的结果。涵化则是不同文化间广泛借取的过程。当有着不同文化的人类共同体互相接触,因而造成其中一个群体或两个群体原来的文化形式发生大规模变化时,就产生了涵化。涵化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取代、综摄、增添、文化萎缩、排拒、文化新特质的产生等现象。对文化变迁的研究,主要有进化论方法、传播学派方法、功能主义方法、文化接触研究法及心理动力学研究法等不同理论。19世纪中期,在文化人类学刚刚取得独立地位之时,人们主要关心的是人类如何由野蛮进入文明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文化变化。19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文化及其社会进化的一般规律,摩尔根等是其代表。19世纪后期,博厄斯等人把注意力转向了特殊的文化史。而历史传播理论则对文化的发明和传播进行重建,并辅以文化和文化区的分布研究。20世纪20年代,文化接触和涵化研究获得发展。至30年代,涵化研究在对文化的时间分析中成为一个重要方法。二次大战中,文化变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很大发展。其他的文化变迁,如单一文化体系中的变迁、大型民族社会之复杂文化体系的变迁,以及都市文化变迁的研究在当今愈来愈受到重视,文化变迁的速度、文化创新、转移与重组、个人在变迁中的作用、变迁与稳定性的关系,以及对变迁的抵抗等等问题,亦为人们所关注。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