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节
尼泊尔民俗节日,是尼泊尔印度教信徒为敬奉神牛(黄牛)而举行的民俗活动。从尼泊尔历的四月(公历八月)初一开始,为期八天。“神牛”(人扮演的)游行是牛节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当年死去亲人的人家对牛节更为重视。据其民间传说,人死后要先去地狱阎王那里,听从阎王的发落,或天堂,或人间,或留在地狱。但阎王平时紧闭大门,而神牛专在牛节期间用角顶开阎王殿的大门, 放鬼魂进去。所以丧亲的人家在牛节时,给游行的“牛”奉以果品与钱币,以示对神牛的崇敬与感激。牛节活动源于对印度教的信仰。尼泊尔与印度一样,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信仰印度教。据印度教经典记载,牛的两角是两座圣山。印度教的三大神湿婆、毗湿婆和大梵天分别住在牛脸、牛颈和牛背上。牛的眼睛是日月神,牛奶是圣海,牛尿是圣河,牛屎是吉祥之物。因此,在尼泊尔,许多人以牛屎擦拭锅盆餐具,以保家庭人口平安。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