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幡会
亦称幡会或中幡圣会、朝顶进香会。汉族民间娱乐习俗。流行于北京、河北等地区。其历史面貌,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三“弘仁桥”条已有记载: “有旗幢鼓金者,绣旗丹旐各百十”,“后建二丈皂旗,点七星,前建三丈绣幢,绣元君号。”今京西幡会,每年夏历正月十五、十六两日举行。一般下午一时开始走会。演出形式为九面高幡列队前进,幡高两丈有余。幡顶串有五风伞,圆顶纬轮,递次下垂,分红黄蓝绿紫五色。伞下有灵窗,呈扁方形,左右各斜插一面示风旗。幡幅宽三尺,上下有十支箭档为架。各档间挂有小飘带和铃铎。幡的上坎绣莲花宝盖,周围绣有小佛像和八仙人、丹炉、宝鼎等。幡的正面绣金色大字,说明为哪路神幡,每幡五六人护持,轮流擎演。幡队前,一对狮子开道(过去为灵官开路),幡队中有小车会,秧歌队、吵子会等表演。幡队次序为:①灵官像幡;②村朝顶进香会幡;③窑神幡;④马王幡;⑤龙王幡;⑥三圣幡;⑦关帝幡;⑧三官幡;⑨天仙幡;⑩东岳大帝幡;11送生幡;12地藏王幡;13观音大士幡;14老君幡;(15)玉皇幡;16真武神幡;17真武像旗。表演时擎幡者将高幡舞动,时而上肘,时而移肩,时而顶于额头、鼻头或牙齿之上。尚有背剑、脖串、膝顶腰撑等动作。既有宗教色彩,又有民间技艺表演。整个幡会进行, 全由会头(当地称督倌)主持,幡会后一切装具均封箱存起,不准再动,俟第二年幡会时,方可开箱。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