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跌

2019-05-25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衬跌是先用其它话语从反面或者相对的方面加以衬托,造成语意 的急速跌宕,然后再说出正意的一种修辞方式。例如: “台风: 12级; 大风: 8级; 和风: 4级; 轻风: 2级——耳边风: 0级。”例句从自然 界的台风到轻风,依次递降,最后一跌,跌出和自然风意义毫无关系的 耳边风。当人们从数字 “0”可以是无穷大,也可以是无穷小的常识引 申联想时,就会感悟到作者批评“偏听偏信”的不正之风,抑或表扬为 “官” 者公正廉洁、不为私情所动的高尚品质的深刻寓意。
        衬跌是我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源于清人刘熙载《艺 概》。在结构形式上,衬跌分前后两部分;前边连举部分是“衬”,后边 急速转折部分是“跌”,一“衬”一“跌”,形成跌宕,造成前后语意鲜 明强烈的反差对比,并通过这种反差对比,来达到突出和强化表达主旨 的目的。
        从语意上分析,“衬跌”中的“衬句”是偏句,起衬托、渲染作用; “跌句”是正句,表达本意所在。衬句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与 “跌句”要 表达的本意或相反,或不相干,两者是衬托与被衬托,服务与被服务的 关系。好比先把水闸关住、关紧,让水位提高了再跌落下去,因为前面 的衬句为后面的跌句积蓄了气势,所以使跌句的表达更加强劲有力。
        从修辞心理上看,当衬句将事物在读者心理上的印象逐渐积累和 加强时,跌句使言语的逻辑发展突然中断,心理期待猛地扑空,随之又 滑到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终点,造成一种“恍然大悟”的 幽默情趣。这种“恍然大悟”满足了读者阅读时的审美需求,因而十分 生动感人。
        衬跌的修辞作用,主要是幽默。表现在两点上:一、章法上欲擒故 纵,跌宕错落;二、内容上出人意料,发人深思。所谓“欲擒故纵”,是 指衬跌的一“衬”一“跌” 的形式。“衬”是“纵”,“跌”是“擒”,这 种有目的章法结构,使语言变得错落曲折,引人入胜,当衬句所表示的 趋向与跌句所表示的正意形成强烈的反差时,就会使人产生一种意外 感、新奇感,从而发人深思,进而达到突出表达本意的目的。
        衬跌是反衬的一种特殊形式,或者说是反衬的加强和发展。反衬是 通过主体和衬托体的对比来突出主体的,其中的结构关系是平行并列 的。衬跌虽然也是以衬体来衬托本体,但是衬体和本体之间有一个跌 宕,语意上形成强烈反差,呈现出结构上的转折关系。
        从内部结构形式上划分,有平行式衬跌和鱼贯式衬跌两类。平行式 衬跌的衬句结构仿佛排比句,其中的各个分句(词组)间的关系是平行 并列的; 鱼贯式衬跌的衬句结构,仿佛 “层递”句,其中的各个分句 (词组) 间的关系呈递进状态。由于衬跌具有独特的转折跌宕形式,所 以不可以与排比、层递混淆。
        衬跌修辞在古代诗词中常见,现代诗歌散文中也屡见不鲜。不少文 学作品还把“衬跌”化作表现主题的艺术方法,以一系列的具体生动的 描写作衬托和铺垫,等蓄足了气势,猛然下跌,画龙点睛地揭示出作品 的主题,造成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波澜起伏、曲折回旋的艺术效果, 增强了作品的品评意味。不过,这已经超出了修辞学研究的范围了。
        1.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心存。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评析 这首诗的大意说,我步出东门, 遇到了许多标致的姑娘,标致的姑娘虽 然很多,我却一个也没有放在心上。作 者极言东门外美丽的女子很多,顺理成 章地使读者感到: 下文一定要写,在这 众多的美丽女子中,他的钟情和眷恋。 然而出乎意料的却是,他连一个也没有 放在心上。语意的跌宕转折十分突兀, 似乎有点令人扫兴,但细细品味,却蕴 含着无尽的情味:这么多美丽的女子都 不往心里去,他心上的姑娘一定是位绝 代佳人啰!衬跌不仅衬托出了心上女子 的美,也反映出男子用情专一的美德。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二首之一》)


        评析 此诗运用了对比和衬跌修辞手 法。一二句运用对比手法,将 “一粒 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 了丰收,歌颂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推 而扩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 的美好景象,层层递进的语意构成衬 体。然后笔锋陡转,跌宕下泻,点出 “农夫犹饿死”的主题。在语意的强烈反 差中,让读者思索回味诗人的深刻寓 意: 在赞美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同时,揭 露了封建社会的分配不均,和剥削者贪 婪、凶残的本质。
        3.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唯有鹧鸪飞。
        

(李白 《越中览古》)


        评析 这是李白在游览了越中之后写 下的一首怀古诗。越中是春秋时期吴越 两国争霸的旧址。诗人以越王勾践被吴 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吴 国的历史故事为背景,选取了吴败越 胜,勾践班师回国的片断,极力渲染战 事结束后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因为打 了胜仗,战士们不着铁甲,而穿赏赐的 “锦衣”,越王不仅踌躇满志,而且也奢 侈淫乐起来,如花一般的宫女簇拥在身 旁,占满了宫殿,昔日的卧薪尝胆早已 忘在了脑后,喜庆,欢愉,热闹繁华的 景象到了鼎盛。诗人在前三句的衬体中 蓄足了气势,结句突然笔锋一转,跌出 了 “只今唯有鹧鸪飞”的衰景,与昔日 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在语意 的急速转折和大幅度的落差中慨叹变 幻莫测的人事,借用封建帝王好景不长 的史实,抒发出胜景难驻的吊古伤今之 情。也流露出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和嘲 笑。
        4.芙蓉脂肉绿云鬟,
        罨画楼台青黛山。
        千树桃花万年药,
        不知何事忆人间。
        

(元稹《刘阮妻》)


        评析 元稹曾与一穷苦女子崔莺莺相 爱,后因追求功名利禄,与崔莺莺离异, 同一位宰相的外孙女结婚。诗人虽然离 开了莺莺,却仍然眷恋着她,这首诗就 是写对往事故人的回忆的。诗人借东汉 刘晨、阮肇到浙江天台山采药,路遇仙 女,结为夫妻,后因思念尘世,离别仙 女,回到人间的神话故事,述发自己对 莺莺的思念之情。诗人故意从反面着 笔,起首三句极力描绘现在妻子的美 丽,住所的华丽堂皇,物产的富足丰裕, 层层递进,渲染出一个幸福美满的人间 天堂境界。正当语言的水势蓄足之后, 诗人猛地放开闸门,一笔宕开来直写自 己思念崔莺莺的感情,一衬一跌,诗人 的感情像开闸的狂涛一样奔流直下,渲 泻四溢,思念之情达到了高潮,产生了 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蜂》)


        评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小诗。一二 两句用矜夸的口吻述说无论是平原田 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 方,都是蜜蜂施展才华的领地。其中运 用了 “不论”、“无限”、“尽” 之类极度 形容修饰的词语,看似承袭诗人词客的 惯例,将蜜蜂写成了风韵的象征。实则 是以此作反衬,说明蜜蜂劳苦一生,付 出极多,享受极少的遭遇。前二句作势, 后二句反跌,“为谁辛苦为谁忙”一句反 复咏叹出诗人深邃的双重寓意,不仅表 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而 且流露出对世人劳心于利禄者的感喟。
        6.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 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武陵春》)


        评析 “双溪”是金华的一条河,暮春 季节,词人听说双溪那儿依然春意很 浓,想到那里去划船解闷,于是有了 “泛轻舟”的美好遐想。按说以下应该接 着写乐景喜情,可是诗人的本意不在 此,她故意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过渡, 跌出“载不动许多愁”,将心理上无形的 沉重的愁苦化做有形的物体,以“乐”衬 “愁”,加之夸张、拟物修辞手法的综合 运用,抒发出内心深处化解不开的,浓 烈的愁绪。
        7.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 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 三更。
        

(陈与义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 游》)


        评析 上阙 “杏花”二句仰承“忆昔”, 词人回顾了二十多年前“洛中旧游”的 往事。午桥,位于洛阳城南十里处,唐 裴度在此建造别墅,是当时词人与旧友 们相聚的场所。午桥有着美好的月夜, 长长的流水倒映着凄迷的月光,无声地 流向远方。午桥畔,月色朦胧,杏花扶 疏,词人和朋友们开怀畅饮、谈笑娱乐, 吹笛竟达天明,表现出酣畅淋漓的豪 情。当诗人的笔锋盘桓在 “吹笛到天 明”的昂奋情绪中时,陡然转入下阙,语 意猛然下跌,吐露出 “二十余年如一 梦”的感伤,形成情感上的跌宕。词人 遭贬谪以来的辛酸,汴京失陷后避乱生 活颠沛流离的痛苦,尽付于一声长叹之 中。衬跌修辞手法将词人抚今追昔,因 家破国亡的深痛感情表达得形象而动 人,令人回味不穷。
        8.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 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 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 流,菱花缺。(文天祥《满江红》)
        评析 此词先说人情世态如翻云覆雨, 变化无常,暗示宋王朝灭亡前后的社会 变化; 再突然一转,说自己如明月般皎 洁明亮,表达了对宋朝忠贞不贰的思想 感情。前句是衬句,后句是跌句。以 “翻覆雨”衬 “分明月”,在变与不变的 语意反差中,描写出一个有如皎月般纯 洁坚贞的性格,并通过对这种性格的凸 现,抒发了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立场和 民族气节。由于前面有 “翻覆雨”的衬 托,和语意转折跌宕的蓄势,使跌句中 的“月”更“分明”,表达本意由此而得 到强调和突出,抒情更具有感人的力 量。
        9.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 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 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 月·和友人驿中言别》)
        评析 衬跌语出刘熙载《艺概·词曲 概》。本词为他的衬跌举例。诗的第四句 “镜里朱颜” 指旧时翩翩少年的容貌, “都变尽”是说随着岁月的流逝,满头的 黑发已变成银发,暗示山河破碎,国破 家亡的社会状况。这种容貌、国貌的巨 大变化,全为了衬托“只有丹心难灭”的 志向和品质。联系诗人所处时代分析, 在异族侵略,南宋王朝即将覆灭之际, 这种忠心爱国、誓死不渝的爱国主义情 怀是十分动人的。从语意上分析,四、五 两句间有一个跌宕、转折,前句起反衬 作用,后句是表达的本意所在,充分体 现出衬跌修辞的特点和作用。
        10.张循王善货殖,伶为术人善天文 者,云:“世间贵人,必应天象,用浑天 仪窥之,则见星不见人,今可用一铜钱 代。”令窥帝,曰:“此帝星也。”窥秦松, 曰: “此相星也。” (窥) 韩世忠,曰: “将星。”至循王,则曰: “不见星。”大 骇,再令窥之,曰:“终不见星。但见张 王在钱眼里坐。”满坐大噱。(清·张埏 《息影偶谈·卷四》)
        评析 这是一则古代艺人运用衬跌手 法嘲笑封建权贵的笑话。衬体故作玄 虚,通过对窥帝、窥相、窥将军的灵验 描写,极力渲染出伶人“善天文”,知观 人术的浓烈气氛;然后,有意设置悬念, 写 “至张循王不见星”,造成众人的惊 疑,筑起了语势的高坝; 最后,在众人 的期盼中推出跌句,交代本义“终不见 星,但见张王在钱眼里坐”,造成“满坐 大噱”的喜剧效果,同时,也表达出作 者讽刺和鞭挞达官贵人聚敛财富贪婪 本质的目的。
        11. 日落西山满天露,
        对面山来了一个俏冤家。
        眉儿弯弯眼儿大,
        头上插上一朵小茶花。
        哪一个山里没有树,
        哪一个田里没有瓜,
        哪一个男子心里没有伊,
        要打鬼子,可就顾不上她。
        

(田汉 《日落西山》)


        评析 歌词的前四句,生动地描绘出一 位年轻俏美的女子的动人容貌。中间三 句着力渲染青年男子对这位“俏冤家” 的心往神驰热烈爱慕。与前面四句一起 构成反衬,垒筑起语势的层层高坝。结 尾两句,笔势陡转“要打鬼子,可就顾 不上她”,恰如坝堤决泻,飞跌而下,酣 畅淋漓地表现出爱国男儿舍弃私爱,把 民族利益放置首位的慷慨意气和崇高 精神。一个严肃重大的主题,通过轻松 绝妙的情歌形式鲜明地凸现出来,衬跌 修辞手法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有士子号“西坡”,善作十七字诗, 值旱求雨,赋诗曰:“太守祈雨泽,万民 多感德,昨夜推窗看,见月。”太守怒, 使自嘲,应曰:“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 坡,若将两人比,差多。” (清独逸窝居 士辑《笑笑录》)
        评析 太守祈雨与明月当空是理想与 现实间的矛盾,这种语意上的鲜明反 差,极易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它暗示 了太守祈雨的劳而无功和 “万民多感 德” 的滑稽可笑,难怪太守见诗大怒。 “幽默”是衬跌修辞手法主要的表达作 用,此例可见一斑。
        13. 乙: 那我要是戴一支钢笔哪?
        甲: 那不用说,高小程度。
        乙: 噢! 我戴两支钢笔。
        甲: 初中啊!
        乙: 我戴三支?
        甲: 高中啊!
        乙: 我戴四支?
        甲: 那你就上大学了。
        乙: 我要戴五支呢?
        甲: 你要戴五支啊?
        乙: 我就是大学教授。
        甲: 不,修理钢笔的。
        

(相声《五支笔》)


        评析 乙以戴钢笔多少作为文化程度 高低的标志,按其思维规律推理,“戴五 支”钢笔该是“大学教授”了。甲以此 戏谑,出人意料地跌出 “修理钢笔的”, 不禁令人哑然失笑。尖锐地讽刺和嘲笑 了那些形式主义的从表面观人观物的 错误思想和作法。
        14. 甲:可唯独泥瓦匠这行儿,就盼着 下雨,雨下得越大越好。
        乙: 怎么?
        甲:谁家的房子漏了,山墙塌了,他 该有活儿干了。
        乙: 对呀,一下雨容易漏房子。
        甲: 我们街坊小南屋儿里住着一家 儿干瓦匠活儿的,一看下起雨来啦! 我 那屋里是张飞拿耗子——
        乙: 怎么讲?
        甲: 大眼儿瞪小眼儿。
        乙: 没饭辙干愣着。
        甲: 瓦匠高兴啦! 叫他们的孩子, “三儿,跑一趟打二两去!”
        乙: 嘿! 喝两盅。
        甲: 他那屋是一边儿唱着,一边儿 喝着,我那屋一边儿楞着。
        乙: 下雨谁还听相声啊!
        甲: 就听 “哗”! 下大了! “咔嚓”!
        乙: 怎么啦?
        甲:那边儿墙倒了!“三儿,再来二 两去。”
        乙: 越喝越高兴啊。
        甲: 就听“哗”! 可桶儿倒的大雨! “咔嚓”!
        乙: 又怎么啦?
        甲:后边儿房塌了!“三儿,再来二 两!”
        乙: 雨住了他该忙啦。
        甲: 就听“哗”! “咔嚓”! “哎哟”!
        乙: 再来二两。
        甲: 喝不上啦
        乙: 怎么?
        甲: 自己的房子塌了!
        

(相声《牙粉袋》)


        评析 为了生动细腻地刻画出旧时泥 瓦匠人的职业心理,“甲”使用了衬跌修 辞手法: 看见下雨,高兴得要喝酒; 听 见邻居家墙倒了,酒兴更盛,连续两次 呼儿买酒。当衬体浓烈地渲染出瓦匠手 舞足蹈,抑制不住的喜悦心情时,突然 语势中断,人物的表情出现“定格”,在 听众的惊异中推出跌句“自己的房子塌 了”,不禁令人哑然失笑,但是笑过之 后,又使人回味思索:瓦匠的兴灾乐祸, 固然应该讽刺批评,可是,不能不归罪 于那个产生职业变态心理的社会基础。 衬跌的幽默讽刺力量是十分有力的,因 为笑中有泪,看似平淡的内容却有着深 刻含义。
        15. 甲:您说的这四位表演艺术家,过 去称为四大名旦,现在又出来一位名 旦,五大名旦。又后续了一位,因为时 代发展了,名旦也要发展。
        乙: 谁呀?
        甲: 我,×××,× (甲姓) 大名 旦。
        乙: 真还没听说过。×大名旦?你 是花旦?
        甲: 花旦也就唱了《拾玉镯》,《柜 中缘》,演小姑娘您看我像吗? 不是花 旦。
        乙: 您是武旦?
        甲: 武旦《八仙过海》、《虹桥赠 珠》,打出手,翻筋斗、脚踢八杆枪。多 累呀! 我不是武旦。
        乙: 您是刀马旦?
        甲: 不……扎靠旗,拉架功、连打 带唱那才叫刀马旦哪。我不是刀马旦。
        乙: 噢,您是闺门旦?
        甲:闺门旦干什么?我不是闺门旦!
        乙: 您是……
        甲: 白话旦。
        乙: 白话旦哪。
        

(王鸣录《卿天》)


        评析 衬跌常见于相声艺术中,是设置 “噱头”的常用手法。此例先由 “花旦” 而“武旦”,而“刀马旦”、“闺门旦”,层 层设疑衬托,然后再陡然跌下,推出正 意:“白话旦”。抖开包袱,显豁语意,令 人捧腹。对擅长于吹牛、闲聊的人和作 风,进行了讽刺和批评。
        16. 乙: 那倒是,你爸爸干什么工作 的?
        甲: 他在科学院。
        乙: 噢,他是科学家。
        甲: 还谈不上科学家。
        乙: 做一般研究工作。
        甲: 也谈不上研究。
        乙: 那是领导。
        甲: 也谈不上领导。
        乙: 那干什么?
        甲: 反正科学院里全听我爸爸的。
        乙: 那就是领导。
        甲: 不是领导,一般工作。
        乙: 什么工作?
        甲: 传达室里边打铃。
        乙:打铃呀,那怎么全听你爸爸的?
        甲:一打铃,上班,休息,下班,全 听我爸爸的。
        

(相声《科学院的春天》)


        评析 不直白爸爸在科学院传达室工 作,却用宽泛模糊的语言故弄玄虚,层 层渲染,使听众产生错觉,最后说出真 相,“传达室里边打铃”,令人哑然失笑。 衬跌修辞手法造成的幽默风趣的喜剧 效果给相声增添了引人入胜的魅力。
        17. 甲: 我是青年突击手。
        乙: 我是三八红旗手。
        甲: ……我是革新能手。
        乙: 我是行家里手。
        甲: 我是机枪射手。
        乙: 我是投弹能手。
        甲: 我是武林高手。
        乙: 我是打人凶手。嗨!
        

(吕秋义 《手的研究》)


        评析 甲乙二人争着夸耀自己,唇枪舌 箭,争辩激烈,听众的心弦也随之绷紧。 当甲说到自己是武林高手时,乙却突然 冒出“打人凶手”一语,虽与武打有关, 语义却由褒变为贬,造成听众风马牛不 相及的荒谬感,绷紧的心弦顿时放松, 于是产生了幽默感。从语意上看,衬体 反衬出跌体的荒谬性,反转过来又强调 了衬体的正确性,达到了突出和强化表 达中心的目的; 从表现手法上看,一衬 一跌生出许多幽默的情味,给相声增添 了引人入胜的吸引力。
        18. 甲:凭什么选他为劳模,他比别人 高在哪儿啦! 不就会说吗。
        乙:呸,这劳模称号落不到你头上!
        甲: 呸! 我处处比你高!
        乙: 呸! 我事事比你高!
        甲: 呸! 我水平比你高!
        乙: 呸! 我觉悟比你高!
        甲: 呸!我热情比你高!
        乙: 呸!我质量比你高!
        甲: 呸! 我……我! 呸! 我血压比 你高!
        

(相声《特种病》)


        评析 衬句由六个排比句组成。甲乙二 人互争互比,一人一句,各不相让,情 绪呈现出焦炙炽烈状态。突然,“甲”中 断了正常的语言逻辑顺序,冒出 “我血 压比你高”一句,使听众的心理期待突 然扑空。跌句与衬句在语意上形成了强 烈的反差,令人产生滑稽和荒谬感,听 众在笑声中不仅鉴别了是非(评定劳模 的真正标准),而且得到了艺术审美中 的乐趣。
        19. 甲: 对啦,我们祖国戏曲种类很 多,各地有各地的戏曲,北京的京戏,天 津的时调,河南的梆子,单说梆子就有 多少种。
        乙: 都有哪些梆子?
        甲: 有河南梆子、山东梆子、山西 梆子、山前梆子、山后梆子、山左梆子、 山右梆子、白菜梆子。
        乙: 白菜梆子?!
        

(相声 《学梆子》)


        评析 衬跌能够制造幽默的语言效果, 相声常常运用它来制作噱头。例中甲列 举的我国传统戏曲梆子种类之多令人 目不暇接,最后利用了谐音关系,突然 冒出一个与戏曲毫无关系的 “白菜梆 子”,造成一种令人惊愕突兀转而恍然 大悟的喜剧效果。……
        20. 甲:为什么给他调一级不给我调? 要调一块调,要不调谁也甭打算调上
        乙: 因为他贡献大。
        甲:什么叫贡献大?哪叫贡献小,就 拿我来说,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 我有疲劳; 没有疲劳我有牢骚。
        乙: 牢骚哇?!
        

(相声《特种病》)


        评析 甲从“功劳”“苦劳”到 “疲劳” 的叙述呈递降形式,其中部分相同的语 音“劳”,形成了前后语句的听觉联系, 使语势如流水,自然而流畅。突然作者 以谐音关系引出 “牢骚”一语,语意猛 然下跌,读者在惊愕之际,顿时会恍然 大悟。如同万丈瀑布跌出了笑声,跌出 了“批评争名夺利的个人主义”的本义, 以幽默讽刺的形式,达到了寓教于乐的 目的。
        21. 甲: 不要把秘密的事情告诉你的 爸爸,因为你的爸爸还有爸爸。
        乙: 对,我有爷爷。
        甲: 不要把秘密的事情告诉你的妈 妈,因为你的妈妈还有妈妈。
        乙: 也对,我有姥姥嘛。
        甲: 不要把秘密的事情告诉你的爱 人,因为你的爱人还有爱人。
        乙: 也对……啊? ……不对! ……
        

(相声 《守口如瓶》)


        评析 “你的爸爸还有爸爸”和 “你的 妈妈还有妈妈”二句,看似可笑,如果 按照此仿拟推论出 “你的爱人还有爱 人”一语则是滑天下之大稽,前面两句 是衬句,后面一句是跌句,二部分形成 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衬句以它的 无可怀疑的正确性反衬出跌句的荒谬, 不仅使读者在惊异中辨别了是非,而且 给语言增添了相声艺术所需要的乐趣。 因为前面二句和后面一句的结构关系 是转折不是并列,所以划清了衬跌和排 比的界限。
        22. 头发梳得光,脸上擦得香。
        只因不劳动,人人嫌她脏。
        

(郭沫若主编《红旗歌谣· 民歌》)


        评析 这首民歌的衬部描绘了一位女 子巧装善扮的外表美,造成了一种与所 要表达的本义相反的趋势。在形成语意 的转折和跌宕之后,用“只因不劳动”过 渡推出本义: “人人嫌她脏”,讽刺和批 评了那些只讲外表的“涂抹装璜”,不注 意道德和心灵修养的人们,表达了劳动 人民纯朴的审美观念。
        23.泉水出山兮,幽歌复款舞,
        逶延青林兮,言求桃花渚。
        款舞复幽歌,忽遘万顷湖,
        欣欣合流兮,止舞不复歌。
        

(徐志摩译富凯原作《无题》)


        评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叙情诗,作 者采用拟人手法通过富有诗情画意的 自然现象表达出深邃的哲理。山泉是一 种理想和人格的象征,前五句是衬体写 山泉的奔流,沿途所见欢欣雀跃的感 情,象征着对理想的探索与追求;后三 句为跌体,写山泉与湖水融为一体,指 理想实现后的欣慰与平和。衬部的渲 染,使人感到山泉对自由的渴望与个性 的追求,同跌体的平静宽容、沉稳形成 鲜明的反差,但是细细揣摩,那涓涓细 流汇入湖泊不正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 吗? 自我的消失和自我的升华,在山泉 奔流跌宕的形象中完成,富有人生哲理 的蕴含也在诗的衬跌形式中得到揭示。
        24.聋大爷不姓龙,耳背,是个聋子。 他耳朵怎么聋的?想当年造大寨田,开 山放炮,让炸药震聋的。不过,他耳聋 一阵一阵的,比如说吧,那阵吃大锅饭, 强调集体干活,队长吹哨:“曜——下地 喽!”
        “什么”
        “下地干活!”
        “我听不见!”
        “嚁,——浇水喽!”
        “我听不见!”“嚁——灭荒。”“我 听不见!”
        “嚁,开饭。”
        “我——这就来!”
        ——他听见了!
        

(李凤琪《聋大爷 “叫行”》)


        评析 衬跌在语意上总是先造成一种 与本义相矛盾的趋势,然后再突然道出 本义,此例中的聋大爷让干活听不见, 喊“开饭”就听见了,可见不是真聋。作 者以排叠的语句在衬体造成真聋的错 觉,然后以跌体揭示出装聋的真相,作 者以衬跌手法戏谑了 “聋大爷”的好吃 懒作,含蓄地揭示出“大锅饭”不能调 动群众积极性的弊端。
        25. 第一幅,一位顾客由饭馆走出,服 务员笑脸而送: “欢迎您再来!”
        第二幅,一位顾客由理发店走出, 理发师笑脸而送: “欢迎您再来!”
        第三幅,一位顾客由布店走出,售 货员笑脸而送: “欢迎您再来!”
        第四幅,一位顾客抱着电视机从 无线电修理部走出,营业员笑脸而送: “欢迎您再来!”顾客不由大惊。(漫画 《讽刺与幽默·欢迎您再来》)
        评析 “欢迎您再来”是服务行业招徕 顾客的文明用语,此例打破常规,有意 利用语意和语境不协调产生的反差制 作衬体和跌体,造成谐趣和深刻的含 义。顾客再次光顾饭馆,理发店,布店 说明了对商品质量和服务态度的满意, 可是抱着电视机再次来修理部,则证明 了服务质量的低劣,衬跌修辞手法讽刺 了商品修理行业不负责任的服务态度, 其幽默风趣的情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
        26.我们在创作中,想象力常常贫薄 可怜,而一到回忆时,不论是几天还是 几十年前,是自己还是旁人的事,想象 力忽然丰富得可惊可喜以至可怕。(钱 钟书《〈人兽鬼〉和〈写在人生边上〉重 印本序》)
        评析 例中的衬跌由词组“可惊可喜以 至可怕”构成,充当谓语“丰富”的补 语。三词之间看似并列,实际上语意有 个跌宕和转折。“可惊可喜”是肯定; “可怕”则表示批评。跌宕和转折的语言 形式激发了读者的思索,去体味作者在 “可怕”一词中寓含的深义,即:回忆具 有一定的狭隘性和局限性,如果一味依 赖就会失去创作的活力,给文学创作带 来严重的危害和损失。
        27.我们的干部如果没有本事,像渤 海二号的局长一样,那么,今后问题就 不仅是出在渤海,也可能出在黄海,出 在东海,出在南海,也可能出在上海。 ( 《语文学习》1981年第6期)
        评析 衬句中的渤海、黄海、东海、南 海指的是真正的海,跌句中的“上海”却 是指建筑在海边上的大城市。作者通过 外部的语音联系,将毫不相干的事物联 系起来,推衍出事物内部的深层含义, 使“渤海二号”沉船事件的教育意义更 加普遍、深刻。语言幽默风趣,意味深 长,精警有力。
        28. “当、当、当”敲门声,确确实实 是自家的敲门声。是大儿子来了吧?他 会请假的,长子嘛; 还是闺女?女儿总 是疼妈的; 不,一定是小儿子! 就他得 宠,更可能是三个儿女、儿媳、女婿、孙 子、孙女、外孙,门外会站满她的后代, 一齐呼唤她,向她祝寿!她的脚步颤了, 老泪泉涌般流出来。
        门开了,月光下停着老伴和他的轮 椅。他从医院里赶来了,手里还拿着她 爱吃的冻柿子。两位老人,昏花的老眼 对视着,眼光交错着,编织着一幅岁月 的网……
        

(吴喜君 《祝寿》)


        评析 衬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作为构 思立意的手段。此例衬体部分细腻地写 出了王奶奶想象中儿孙满堂祝寿的热 闹场面,盼来的却是她病中住院的老 伴,结局出人意料,内涵却极为丰富;有 对患难与共、白头偕老可贵爱情的歌 颂,也有对儿女丧失道德的含蓄批评, 从道德和审美上给人以净化和享受,给 人以隽永优美的回味。
        29. 台风: 12级,
        大风: 8级,
        和风: 4级,
        轻风: 2级——
        耳边风: 0级
        

(《青年报》1980年6月6日)


        评析 “台风”、“大风” “和风” “轻 风”是自然风,“耳旁风”却是一种社会 现象,二者虽然同有一个 “风”字,意 义上却无关联。当衬体随着自然风力的 依次递降,突然跌出一个与“0级”对应 的 “耳旁风”来时,读者可以根据“0” 可以是无穷大,也可以是无穷小的常识 进行联想:当不正之风盛行的时候,“耳 旁风”就会随意肆虐,成为一种不正常 的交际关系,给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危 害;当党风端正、社会风气好转的时候, “耳旁风”便会无能为力,发挥不了任何 作用。深刻含蓄的语意寓褒贬于其中, 给人留下许多思索的余地。
        30.没等文物所的人说完,成银揣着 老龟回了家。
        晚上,文物所几个同志跟来,蹲在 成银家的厨房门前,抽着烟,还要再看。 成银抄着手,摇了摇头。
        “成银同志,我们请示了地区和省 上,认为这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们准 备收购。”
        成银看着天,不说话。
        “我们准备出三十元。”
        成银摇摇头。
        “五十元。”
        摇摇头。
        “一百元!”
        摇头。
        夜里。老婆脱光衣服躺在床上,埋 怨成银:
        “一百元还不卖,它有几两肉?半个 月贩猫卖狗,也赚不了这么多!”
        成银咤斥: “你娘们儿家懂什么!”
        老婆睡熟了。成银开始在灯下用 功。他把老龟放在腿上,用剪刀在龟背 上又刻下歪歪扭扭两行字迹:
        成银、于爱花是夫妻
        第二天一早,成银揣着老龟,来到 大河上游放了生。
        

(刘震云 《乡村变奏·老龟》)


        评析 成银捞到一只巨大的乌龟,从龟 甲上刻的字得知,这是一只百年老龟, 文物所的同志前来收购,价钱从三十元 涨到一百元,他楞是不卖。是成银贪心, 还是要抓住一个发财的机会捞个够?作 者故意造成悬念。然后用衬跌手法写出 出人意料的结局,使成银的形象陡然升 华。他浑浑噩噩的一生似乎在这乌龟的 刻字中得到了醒悟,大半辈子过惯了平 庸生活的人,突然也想在精神上有所追 求,显示出某种人生意义,于是他也在 乌龟上刻了字,放了生。这是美好人性 的焕发,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善良质 朴的性格特征通过一衬一跌,生动形 象,深刻有力,却又有诗意地展示在读 者面前。
        31.翻开中国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 我国辽阔的疆域的东面和南面,分布着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这四海就像 一幅蓝色的锦缎,围绕着祖国壮丽的山 河。三十年来刘恩兰几十次出海,探索 大海的奥秘,有时在海上航行的时间长 达一个月。她看到过海水竟似湖光,平 静而碧蓝,她经历过海浪如山般的凶恶 波涛,也听到过夜晚静寂之中的海潮 音。易卜生说过:“海上的人,心潮往往 和海波一般地起伏动荡。”她心里只有 工作,她是“四海为家”,海波激荡,而 她心潮平静。(江晓《踏碎大海千层浪 ——海洋地理专家刘恩兰教授》)
        评析 作者运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我国 海域的辽阔和大海的绚丽多姿。易卜生 的插说也并非闲笔,意在通过大海的宽 广与波澜起伏比拟人物心胸的宽阔和 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跌句看似突兀,联 想体味却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另一面,乐 观和自信,无论环境怎样激荡变幻,凭 着磐石一样坚定的信念,依靠睿智的智 慧,一切困难都能应付自如。
        32.音乐学院毕业后分配至郊区一中 学任音乐教师……。六二年精简人事时 该曹又自愿申请去小学任音乐、图画、 体育和珠算教员。……六五年又调往Y 自治洲Z市任小学教员。六六年被英姿 飒爽,屹立在东方地平线上的革命小将 揪出,任老牌牛鬼蛇神。(王蒙《杂色》)
        评析 此例用十分概括的语言描写了 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不幸的遭遇,前三任 由中学而小学、由城市而边疆,虽然呈 递降趋势,却都是在通常意义上的任 职,最后一任,“跌”至毫不正常却的确 如此的职务——“老牌牛鬼蛇神”,可笑 的语言凸现了事理的荒唐,再现了那个 中国历史曾经存在过的,令人惊悸的时 代。虽然全篇没有抒情和议论的文字, 但是这些纯客观的描述,却让人感到历 史的真实性,并由此而联想思索在社会 进程中的某些深刻教训。
        33. 他眯着眼睛,看出了这一点,更兴 奋了。把衣襟嚓地一下撕开,抡起一把 山锄,朝地上狠狠砸着一个洞,吼着: “报仇! 老子的命——就在今天了!”
        他勇猛地扎了扎腰带,勇猛地在祠 堂冲进冲出,又勇猛地上了一趟茅房, 弄得众人都肃然。最后,发现今天没有 吹牛角,并没有什么事可干,就回家熬 包谷粥去了。(韩少功 《爸爸爸》)
        评析 两个寨子要打冤家了。“他”认为 这是改变自己过去懦弱形象的好机会, 于是他撕开衣襟,抡起山锄,高吼着 “报仇”,“然后”“勇猛”地扎腰带,勇 猛地冲进冲出祠堂,显示出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情不可耐的英雄威武姿态。 可是,随之下一个“勇猛”,却是“上了 一趟茅房”,然后,“回家熬包谷粥去 了”,使主人公一系列“勇猛”之举在读 者心里所积累起来的心理期待一下子 崩溃变成谑笑。他的好吃懒做,气大胆 小,猥琐平庸,装腔作势的个性特征,顿 时被表现得栩栩如生。衬跌手法,以漫 画式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幽默 而诙谐,具有特别的情味。
        34. 当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 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他舅 舅给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几步,后走 几步,又叫他喊了一声赶牛打场的号 子:“��当嘚——”说是“明子准能当个 好和尚,我包了!” 要当和尚,得下点 本,——念几年书。哪有不识字的和尚 呢! 于是明子就开蒙入学,读了 《三字 经》、《百家姓》、《四言杂字》、《幼学琼 林》、《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每 天还写一张仿。村里都夸他字写得好, 很黑。(汪曾祺《受戒》)
        评析 字写得黑不黑,取决于墨的浓 淡,并非评价字写得好坏的标准。跌体 “很黑” 二字出人意料地突兀而给作品 增添了许多幽默、诙谐的情味,既是对 明子的揶揄,也是对地域文化落后和民 风的古朴的生动表现,起到了描写环 境,刻画人物的双重表达作用。
        35.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 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 大哥正管 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 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们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 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 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十三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鲁迅 《狂人日记》)


        评析 鲁迅通过一个疯人之口,用象征 手法以实写虚,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吃 人的本质,组成衬部,最后用清醒的呼 告“救救孩子”组成跌句,造成语意上 的跌宕形式,启发读者的思索,其中蕴 含着深刻含义,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 彻底的否定和控诉,对美好社会的期盼 和向往的深沉感情。
        36.有时,他用双钩线描,将金鱼的每 个部位,都一丝不苟地画下来,那么慢, 像姑娘们绣花那么细致。有时,他又用 快笔,以惊人的速度,画出鱼的动态,笔 触老练,神态逼真,栩栩如生。那金鱼 儿真仿佛在他笔下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四周都哄动 了。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作画者自 己,他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
        ……
        “你真专心呀?”我耐不住轻声地问 他。
        可是,他理也不理我。
        好骄傲的年青人。过去林和靖以梅 为妻,今天又有一位痴心地爱上鱼的青 年了。
        正想着,眼睛落到胸前的一枚厂徽 上。竟是福利工厂几个字。
        我的心格登一跳!
        原来,他是个聋哑人!像鱼一样,生 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项冰如 《鱼,游到了纸上》)


        评析 杭州西湖玉泉池畔,有一位潜心 写生的年青人。他描摹的金鱼栩栩如 生,神态毕露,吸引了不少围观的群众, 得到了许多啧啧的称赞,然而他视而不 见,听而不闻。对作者的询问也不理不 睬,全身心地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他 是谁,竟如此沉醉骄傲?衬部烘托出的 强烈气氛,使人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突然“福利工厂”几个字落入读者的眼 帘,“他是聋哑人”道出本义,令人豁然 开朗,读者顿时会从心底升起一股对这 位无名青年自强不息精神的崇敬和热 爱。
        37.有一次,楚庄王十分喜爱的一匹 马因长得太肥而死了。楚庄王竟命令全 体大臣致哀,要用棺椁装殓,还要用大 夫的礼节隆重地举行葬礼。文武百官纷 纷劝他别这样做,楚王十分反感,下令 说:“谁敢为葬马的事来对我说话的,格 杀勿论!”众大臣都惊惧得不敢说话了。
        优孟听到这事,就嚎啕大哭着进入 王宫。楚王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哭。优 孟回答说:“我是为葬马的事儿哭呢!那 匹死去的马,是大王最心爱的。像楚国 这样一个堂堂大国,却只有以大夫的葬 礼来办丧事,实在太轻慢了。一定要用 国王的葬礼才像样呢!”
        楚王听到优孟不像群众那样拼死 劝谏,而是支持他的主张,不觉喜上心 头,很高兴地问:“照你看来,应该怎样 办才好呢?”
        “依我看来,”优孟清了清嗓子,慢 慢说道: “要拿白玉棺材,用红木做外 椁,调集一大批士兵来挖坟,发动全城 男女来排土。出丧时,要齐国、赵国的 使节在前面陪送,鸣锣开道,让韩国、魏 国的使节在后面护卫。还要建造一座祠 庙,放上牌位,追封它为万户侯。这样 就能让天下人都知道,您大王是把人看 得很轻,把马看得极其贵重。”(沈宝良 《教你能说会道——奇特人物的说话艺 术》)
        评析 从逻辑推理上看,此例使用的是 归谬推理,按照楚庄王爱马的做法,势 必会得出优孟所说的荒谬结果: “大王 是把人看得很轻,把马看得极其贵重。” 从表现手法上看,优孟说服楚庄王的方 式,采用了衬跌方式。衬部所说的对马 的隆重葬礼和待遇,是有意说的反话, 从反面衬托了跌句即表达本意的正确 性。衬体与跌句之间存在着一个跌宕和 转折,起到了引人入胜,出人意料的作 用。充分体现出衬跌修辞的特点。
        38. “想发财没错,就看咋发法。这里 我可大言不惭地说,在咱公司能捞钱 的,第一要数我延金芳。和我一起毕业 的同学,大都在油田分管建筑; 有这个 关系网,再加上重金行贿,去给私人建 筑队揽活干,索要重额报酬,我一年捞 个三万五万是小菜一碟……但那个钱, 我不敢拿,也不敢花,因为我延金芳是 党员干部!” (李存葆 《大王魂》)
        评析 衬部先铺叙自己“发财”如何容 易,如何有办法。然后,意思突然跌下, 以因果句的形式写“我”不能发这种财。 态度鲜明,语气坚决,生动地刻画出 “我”的非凡气度。“党员干部”四字的 强调,突出了人物高尚的精神世界。
        39. 生命似乎是不属于自己的,我叹 了口气。稿子应该就发出了,还一个字 没有呢!
        “老田,报馆没来人催稿子吗?”
        “来了,说请您不必忙了,报馆昨晚 被巡警封了门。”
        

(《老舍幽默文集·一天》)


        评析 这是一位旧社会文人一天生活 写实。忙忙碌碌了一天,报社要的稿子 还没有写出,“我”的焦虑和老田的回 答,形成了幽默而鲜明的对照。作者以 跌句“报馆昨晚被巡警封了门”为全文 的结束语,除了表现“我”的沉重、繁 忙的生活负担外,还揭示了旧政府的专 制与黑暗,在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描 述中再现生活的真实和生活的本质。
        40.某单位植树记录:
        一九七八年: 植树二千棵,完成任 务;
        一九七九年: 植树二千五百棵,超 额完成任务,受表扬;
        一九八○年: 植树三千棵,创历年 植树最高纪录,受通报表扬。
        注: 三年内共成活树零棵。
        

( 《中国青年报》1981年4月12日)


        评析 衬部由三个排比句构成,呈递升 趋势,层层提高某单位植树的棵数和受 奖励的形式,给人以貌似肯定和表彰的 假象; 跌句以毫不起眼的尾注,总结了 三年来植树“零棵”的实际成绩。出人 意料的结果,中断了读者的心理期盼, 造成前后语意的强烈反差和哑然失笑 的讽刺效果,有力地批评了那些只注重 表面和形式,不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