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谐语

2023-05-30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含蓄、幽默,富于情趣的诡谐语。
        26.邢进士身矮,尝在鄱阳遇盗,盗既 有其资,欲灭之以除患,方举刀,邢谕 之曰:“人业呼我为邢矮,若去其头,不 更矮乎?”盗不觉大笑掷刀。
        

(阎恒宝 《历代笑话选》)


        评析 邢进士避生死不谈却大谈自己 的身材特点,似乎在说别人,幽默风趣, 让人忍俊不禁。试想,如果这时求饶或 反抗,其结果都难免一死,而一句谐谑 的调皮话却救了自己一命。这既表现了 邢进士的聪明机智,也显示出谐语在生 活中的妙用和效果。
        27.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 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 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麇鹿触之足 矣。”始皇以故辍之。(《史记·滑稽列 传》)
        评析 优旃若是正面劝阻,定会受到始 皇的斥责。因而他先是肯定始皇的设 想,然后把这种设想推到极点,其错误 自然显现。从逻辑上看优旃使用了归谬 法。从言词上看,是谐语修辞,委婉、含 蓄,寓劝谏于诡谐之中,令人警醒,收 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28.以后较新的改革,就著著失败;改 革一两,反动十年,例如上述的一年日 历上不准注阴历,却来了阴阳合历一百 二十年。(鲁迅《习惯与改革》)
        评析 改革以 “两”计量,显得怪诞有 趣。赋予抽象事物以质感,读者可以感 知所谓改革成效的之小与之微,又让人 感到合情合理,文章以怪诞的语言写出 了对以前改革的认识和态度,表现出他 对现实时局的冷嘲热讽。无关痛痒的改 革解救不了灾难深重的人民,中国只有 彻底的革命才有出路,谐语的深刻内涵 给读者许多宝贵的启示。
        29.我们现在所见北魏至唐的佛教造 像中的信士像,凡有胡子的也多翘的, 直到元明的画像,则胡子大抵受了地吸 力的作用,向下去脱下去了。(鲁迅《说 胡须》)
        评析 鲁迅杂文多用谐语,这使他冷峻 的文风又含幽默风趣的活力,例中“胡 子的变化受地心吸力作用”的说法,显 然是不科学的,但是却使人浮想联翩, 余味无穷。
        30.东坡与佛印说: “古人常以僧对 鸟,如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云: ‘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佛 印曰:“今日老僧却与相公对。”(阎恒宝 《历代笑话选》)
        评析 东坡引诗具有双关含义,是以景 来取笑佛印,而佛印却反唇相讥,故意 偷换“对”字的概念,将作诗中的 “对 仗”解释成二人相对,以 “鸟” 比 “东 坡”,从而巧妙地嘲弄了对方,二人的聪 慧机智的应答令人捧腹。
        31.有的人脑袋长在两眼之间,凡事 左顾右盼,看看有声望、有地位、有权 势的人怎么表态,然后采取做法; 有的 人脑袋长在两耳之下,听听风声、雨声, 才奏出自家的“心声”;有的人脑袋紧贴 鼻子根儿长着,闻闻气味,方定主张;有 的人脑袋长在书柜底下,有问题,翻阅 “先哲”著作、名家论述,乃得遵循;有 的人脑袋和称杆是“连理枝”,遇疑难, 掂掂得失斤两而后知进退去取; …… (周可家 《脑袋的寻觅》)
        评析 这篇杂文作者以谐谑的笔法写 出脑袋种种表现,实则写出了当今社会 各种各样的人格。若是直接写人则会过 分严峻,而以谐语写出,使人既感到有 趣,又有所悟; 既可笑,而又会在笑后 惭愧慨叹。
        32.一个人在大雨中慢慢地走着。别 人问他:“还不快走,不怕雨淋么?”他 慢慢地说: “急什么,前面也在下雨。” (方成 《幽默、讽刺、漫画》)
        评析 “因为前面也在下雨”所以不必 快走。此话看似正确,实则错误。谐语 修辞将生活现象加以浓缩与集中,突出 了其中荒谬可笑之处,令人警醒。
        33.杨猫儿丢了一头毛驴,很伤心。可 是过了一会儿,他又笑了。媳妇说:“你 把驴都丢了,还笑哩!” 杨猫儿说: “你 不知道,丢驴的那阵,多亏我没有骑在 驴背上,要不然,连我一起都没了。” (《杨猫儿笑话》见《民间文学》1991年 第4期)
        评析 例中可笑的并非是杨猫儿的愚 蠢,而是他振振有理的自以为聪明。生 活中像杨猫儿这样骑在驴背上也会丢 失的人不多见,多的是 “只见驴子,不 见人”的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谐 语修辞制作的笑话,常常寓有深刻的含 义,给读者启示与回味,切莫一笑了之。
        34. 一待诏为人剃头,动手即血出,乃 辞主人曰:“这头还嫩,下不得刀,且过 几时,待他老了再剃。” (王利器等编 《历代笑话集续编》)
        评析 待诏理发技术不高,却怪主人的 头嫩,其滑稽可笑,令人喷饭。其一味 强调客观,不作主观检查的思想方法, 既违反常理,又不符合逻辑。作者寓庄 于谐,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
        35.爸爸道儿子:当个厂长,整天请客 喝酒,那怎么行呢?
        儿子: 爸爸,不请客办不成事,喝 酒也是工作。
        爸爸:长此下去,那你不怕腐败吗?
        孙子:爷爷,我爸爸整天泡在酒里, 酒能消毒,是不会腐败的。
        

(得之 《笑话两则》)


        评析 爷爷所说的腐败是指思想品德 的堕落,而孙子所说则是指东西变霉发 烂,相同的词语在同一语境中呈现出两 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含义又形成了 强烈的反差,造成误解,引出笑话。这 个笑话以儿童的口吻说出,令人感到童 心的天真而反衬出成人世界的某些污 浊,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36.打枪为什么要闭上一只眼睛?
        唉,闭上两只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方成 《幽默、讽刺、漫画》)


        评析 回答者故意转移话题,答非所 问,造成了语言的乐趣。这种似是而非 的话语,内涵丰富,为读者的回味提供 了较大空间,具有浓郁的情味。
        37.赐鸭一枚,签标“雏”字,老夫欣 然,取鸭谛观,其衰葸龙钟之状,乃与 老夫年纪相似。烹而食之,恐不能借西 王母之金牙铁齿,俾喉中作锯木声; 畜 而养之,又苦无吕洞宾之丹药,使此鸭 返老还童;为唤奈何!若云真个“雏”也, 则少年老成,与足下相似,仆只好以宾 礼相加,不敢以食物相待也。昔公父文 伯宴露睹父,置鳖焉小,露睹父不悦,辞 曰: “将待鳖长而后食之。”仆仿露睹父 之喜,奉璧足下,将使此鸭投胎再生而 后食之,何如?” (袁枚《戏答陶怡云馈 鸭书》)
        评析 “鸭”本不能与 “人”相比,有 意比之,生出不少情味。为了极言 “鸭”老,又使用了夸张、比喻、拟人、 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摹形状物,最后翻 出一句“将使此鸭投胎再生而后食之”, 妙趣横生,幽默而风趣,意味隽永。
        38.画家刘海粟的家和我近在咫尺, 我没有见过他,但他却给我留下一个极 深的印象。不是他的音容笑貌,也不是 他技艺高超的国画,而是在他画面署名 上,往往有“年方八十六”五个并不耀 眼的小字。(《新民晚报》1986年5月10 日)
        评析 “86岁”已过古稀之年,是人间 高寿,刘老却在前冠以“年方”二字,含 蓄而风趣地称自己“还小着呢!”这种说 法虽然违反常理,却是合情,表现了艺 术大师豁达、乐观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39. 回家以后生了一场大病,病是治 好了,但吓得黄了脸皮,竟一直没有转 色,显然当时他的胆是吓出了一条缝, 渗出些胆汁来的,所以把脸染黄了。后 来缝口合拢,自然胆就缩小了。(高晓声 《山中》)
        评析 “脸皮黄”并非是胆汁渗出染黄 的。作者却一本正经,态度俨然,摆出 一副讲科学的样子,说出了荒谬的话 语,在正常的描述中,插入诡谐语,可 以使语言生动活泼有趣,从而获得增加 语言感染力的目的。
        40.王一贴道:“这叫做‘疗妒汤’:用 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糖,一钱陈皮, 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晨吃这一个 梨,吃来吃去就好了。”宝玉道: “这也 不值什么。只怕未必见效。”王一贴道: “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 吃; 今年不效,明年再吃。横竖这三味 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 又止咳嗽,又好吃。吃过一百岁,人横 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 效了。” (《红楼梦》第八十回)
        评析 王道士的滑稽就在于他的几句 “结论”。虽然说是胡诌,却又诌得“言 之有理”。对照前面他一本正经开出的 药方,令人盎然生趣。这样的药方谁也 不会当真的。宝玉的多情,王道士的逢 迎凑趣,由此得到衬托映照,写活了世 态人情。
        41.一禅师教一斋公屏息万缘,闭目 静坐。偶一夜坐至五更,陡然想起某日 某人借了一斗大麦未还。遂唤醒斋婆 曰:“果然禅师教我静坐有益,几乎被某 人骗了一斗大麦!”(潘游龙《笑禅录》)
        评析 禅师静坐,讲求“屏息万缘”,脱 离红尘,斋公却因忆起了 “一斗大麦”, 大夸“静坐有益”,与佛教教义大相径 庭。看来是对“静坐”的涵义在理解上 产生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构成笑料,构 成令人回味的情趣。
        42.路上的行人,眼见得少了,就连那 些胡同串子,也不在街上溜达了。万不 得已,不得不出门儿的人,也是用大毛 围巾,把脑袋裹得严严实实,再戴上个 大口罩,只留下两只眯缝看的眼睛。天 冷,连人的眼睛也变小了。没错儿,物 理书上说过,冷缩热胀嘛!(张洁《冰糖 葫芦——》)
        评析 “天冷,连人的眼睛也变小了”和 “热胀冷缩” 的物理现象没有必然的联 系。作者却故作俨然之态大讲科学道 理,似是而非的描述,给作品增添了不 少情趣。由于作者所描述的是一种真实 的现象和真实的感觉,所以读者并不在 乎作者所讲道理的真伪,反而因为某种 “形似” 和 “巧合” 产生许多回味。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