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岔题

2022-10-19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岔题是话语中断后转变了话题。
        31. 我并非一个主张素食的人,但我 并不反对咬菜根。据西方植物学者调 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六百种,比他们 多六倍——我宁可这六百种菜根种种 都咬到,都不肯咬一咬那名扬四海的猪 尾,或者那摇尾乞怜的狗尾,或者那长 了疮脓血也不多的耗子尾巴。(朱湘《咬 菜根》)
        评析 文中的 “菜根”、“猪尾”、“狗 尾”、“耗子尾巴”都有象征或者比喻意 义。作者运用 “岔题”的修辞手法,从 叙述蔬菜的种类转到托物言志,巧妙地 剖白了自己的志向和节操,表明了决心 安贫自守、清白做人、鄙视权贵和不趋 炎附势的人生态度。
        32. 两鬓斑白,年轻人已称呼我为老 人了。但在这老人的胸膛里,依然有一 颗年轻、炽热的心在跳动着。这颗心里, 依然不停地发射着它的光和热。
        好像松树的年轮,在我的心里也不 能不刻下时代的烙印; 留下漫长生活的 痕迹;打下战争风云的桩子……当我回 首往事时,常有悲痛袭上心头;但更多 的是欢快,是幸福,是献身革命而没有 虚度年华的豪迈激情…… (杨沫《我的 生平》)
        评析 “烙印”、“痕迹”、“战争风云的 桩子”等均为往事,“悲痛”、“欢快”、 “幸福”、“豪迈激情”等则是回首往事时 的感受,后者对前者而言,可以看作是 话题的转移,虽然二者仍有内在的联 系。这种岔题,表现了思想感情的跃动, 也增加了作品的语意容量。如只在叙述 往事后煞住而不用岔题,则读者只知其 事,不知其情。
        33.寻找的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这 里无论形式,无论语言构造,都要服从 表达感觉的需要——也同样服从思想 的需要——力求创新。(艾青《读雷抒雁 的 〈夏天的小诗〉》)
        评析 从谈感觉,转到谈思想,话题改 变了,符合“岔题”的表现形式。作者 有意地运用两个破折号,把需要强调的 话语突出一下,不仅醒目,而且巧妙地 显示了语意的侧重点。
        34. “闹两岔了,这是苏燕的追悼会! 没听说过?咳咳,该知道了呀!是位姑 娘,会计,揭发城建局长贪污巨款的事。 往上告不准就写了血书跳江。”老人动 了感情,抹着眼泪,哽咽地说:“多好的 烈女啊……咱这小城自古以来就爱出 烈女。” (宋耀良 《烈女》)
        评析 话语本是赞扬烈女苏燕的,由于 心情激动而中断。老人这时的思路出现 了一个跳跃,由眼前的现实联想到小城 的历史,于是转移了话题。这就是岔题 的表现形式。
        35. “哎呀……你就是沈从文……你 原来这么小。……我是郁达夫,我看过 你的文章,好好地写下去……我还会再 来看你。……” (黄永玉《太阳下的风 景·沈从文与我》)
        评析 这里所写的是30年代大文学家 郁达夫访问“小”文学家沈从文时的情 景。郁达夫的话,断断续续,支离破碎, 运用了跳脱修辞里的“中断”、“岔题”、 “突接”等多种形式,表现了郁达夫惊 讶、欣喜、鼓励等多种情感。语言形式 不完整,语意内容却极为丰富,显示出 话语的某种“残缺美”。
        36. “这书 (指 《铁流》) 本来可以不 要钱的,但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 一块钱本钱;我那本,是送给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 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缝) 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 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 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 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 门。
        

(阿累 《一面》)


        评析 这是回忆鲁迅先生的一段往事。 鲁迅先生的瘦手给作者的心理以极大 的震动,也改变了文章的描述思路。作 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关心以及诚挚的 感情表现得既入微又细腻。“岔题”总是 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 紧密相关的。
        37. “司令员,我抗币小麦都不要!我 也识几个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就是皇帝老子也只有一个肚子,我要那 么多小麦做什么呀……”(方之《内奸》)
        评析 话题由对国家的责任感转到对 “身外之物”钱财的议论,两者相互映 衬,更能表现人物的品质和操守。
        38. 今早我去送她,她,没有掉下一 滴泪,昂着头,挺着胸,就上了车…… “咳,都是这战争搅得人乱七八糟的 ……” (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
        评析 这是写离别,先描写她何等坚 强,如挺胸、昂头,接着转为对战争的 诅咒。这种岔题,表面虽有散象,实际 却是用思想感情的纽带将两事连结在 一起,并表现了作者真挚的同情心和深 沉的思考。
        39. 伺候着河上的风光,这春来一天 有一天的消息。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 败草里的鲜花,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 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 新来的鸟语。怯怜怜的小雪球是探春信 的小使。铃兰与香草是欢喜的初声。窈 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爱热闹的克 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与雏菊——这 时候春光已是烂漫在人间,更不须殷勤 问讯。(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评析 “中断”之前是对春天信息的详 细描绘。中断后并未接着原话题继续说 下去,而是转到另外的话题,“春光烂 漫”,“不须问讯”,即从主观方面谈对春 光的感受。
        40. 鲁贵: 别走,我问你,前天我看 见大少爷买衣料——
        鲁四凤 (沉下脸): 怎么样?
        鲁贵(上下打量):嗯——(盯住四 凤的手)这戒指,(笑着)不也是他送给 你的么?
        

(曹禺 《雷雨》)


        评析 鲁贵用 “戒指”之事岔断 “衣 料”之事,是为了有意回避四凤的气恼 和责问,以免发生正面冲突。但从性质 和目的看,“衣料”和“戒指”相同,话 中有话,企图借以向四凤讹钱以便偿还 赌债。
        41. 鲍小姐说: “那是经验之谈 罢?——好了,明天到家了! 我兴奋得 很,只怕下去睡不熟。苏小姐,咱们下 去罢,到舱里舒舒服服地躺着讲话。” (钱鍾书《围城》)
        评析 鲍小姐既像提问题又似作评论 地说了一句“那是经验之谈罢?”就马上 转变话题,说什么“到家”、“兴奋”之 类的话,并以此婉转地制止对方再触及 原题。大手笔用墨经济,一个岔题,既 表现了鲍小姐的交际才能,又显示出她 具有个性的棱角。
        42. 桃子吃完,他两脸两手都挂了幌 子,苏小姐看着他笑。他怕桃子汁弄脏 裤子,只伸小指头到袋里去勾手帕,勾 了两次,好容易拉出来,正在擦手,苏 小姐声音含着惊怕嫌恶道:“啊哟!你的 手帕怎么那么脏! 真亏你——哙! 这东 西擦不得嘴,拿我的去,拿去,别推,我 最不喜欢推。” (钱鍾书《围城》)
        评析 一方面毫不掩饰自己的“惊怕嫌 恶”,直至指责。然而“真亏你”三字刚 出口,就得体地马上止住话题,一面亲 切地拿出自己的手帕,一面又转移了话 题,寻找堂皇的理由,容不得对方拒绝。 由此看来,“惊怕嫌恶”只是一种手段, 苏小姐长于交际的才能被描绘得惟妙 惟肖。
        43. 周萍 (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 巴): 你这混帐的东西! (大海还手,被 仆人们拉住)
        周萍: 打他!
        鲁大海 (向周萍): 你!
        (仆人们一齐打大海。大海流了 血。)
        周朴园 (厉声): 不要打人!
        (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
        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群 强盗!
        周萍 (向仆人们): 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 这真是一群强盗! (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 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萍: 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 人的妈。
        

(曹禺 《雷雨》)


        评析 鲁侍萍在此情此境下,有两次差 点脱口说出自己的身份和与周萍的关 系,但话到口边又咽了回去,用“凭什 么打我的儿子”和“我是你打的这个人 的妈”岔断,使话题转移。运用岔题,描 写出鲁侍萍当时极为复杂而细腻的心 理活动。
        44. 栾平(奸笑):嘿嘿嘿嘿,好一个 胡标,你……你不是……
        杨子荣(枪先一步):我不是?是我 的不是,还是你的不是?我胡标够朋友, 讲义气! 不像你姓栾的,当初我劝你投 靠崔旅长,你硬拉我去投侯专员,这不 能怪我不义气!
        

(京剧 《智取威虎山》)


        评析 在栾平马上就要说出杨子荣的 身份的紧急情况下,杨子荣巧妙地截住 了栾平的话,迅速转变话题,化险为夷。 岔题,有时在突然的情景下,成为紧急 应变的技巧。
        45.“噢,是桂珍的弟弟。”凤英惊叫。 随即沉下了头,光润的带笑的脸孔,突 然敛住了笑意,显出一点莫名其妙的拘 束。…… “红发夹”! 凤英一想,顿住, 禁不住心里害羞,脸颊蓦地红了起来。 为了掩饰自己无端的害羞,故意问了一 句:“我们村子是个穷村子,你还回来作 什么?” (陈残云 《香飘四季》)
        评析 凤英用 “我们村子是个穷村子” 的话语岔断了原来的话题和思路,用以 掩饰自己无端害羞的窘态,这是一种细 腻的心理活动。作者用岔题巧妙地写出 了一个少女的恋情。
        46.“来来,让我们先拍拍新主任的马 屁……唷,你这条裤子是什么地方买 的?”(相声《一路平安》)
        评析 “拍主任马屁”与“裤子是什么 地方买的”,这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 事情,岔题岔得甚远,语意全不相连,但 却表现了人物出于当时的需要所采取 的一种办法,以打断原来的语路。
        47. 我再也不想死,而是想活——活 得有意义,活得让青春发出绚丽的光 彩。……可是,我住的那间公寓小屋却 越发使我感到窒闷了。我渴望飞——飞 出爱情的牢笼,飞到广阔的自由的天地 里去。(杨沫 《我的生平》)
        评析 强烈的感情勃动——“让青春发 出绚丽的光彩”被想到的令人窒闷的现 实岔断了。这种岔题能使“我”首先面 对现实,而不是沉缅于美好的想象。 “我”那活跃的思想、激荡的情感以及身 居闷室的现实同对广阔自由天地的追 求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全都借助于这 一岔题得以表现。
        48. 我们下船后借着新生的晚凉和河 上的微风,暑气已渐渐消散;到了此地, 豁然开朗,身子顿然轻了——习习的清 风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这便又感 到了一缕新凉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 的秦淮河》)
        评析 话题由主观的感觉转到客观的 清风,心情与所处的环境浑然一体,颇 有诗意。
        49. 甲: 您多大了?
        乙: 三十七。
        甲: 噢,今后三年有何目标?
        乙: 四十岁。
        

(《青年参考》1986年9月19日)


        评析 本例运用了岔题和曲解相结合 的修辞方式。甲问 “今后三年有何目 标?”指的是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 有何计划,而乙答“四十岁”,则是将人 生规划曲解为年岁增长,将话题岔到另 一面去了,实际是对甲所提的问题的回 避。
        50. 在这个时候,又是这样一位文学 的巨匠,竟然把目光落到了一篇六千多 字的小文章上。我得到的是一股什么力 量啊! ……丑小鸭原来并不那么丑,它 还有可爱的地方。甚至还有它的风格。 先生,这是我第一次听到 “风格”这个 词与我的作品连在一起。已蔫倒的百 合,重新滋润生长,一个失去信息的、疲 惫的灵魂,又重新获得了勇气,希望。 (茹志鹃 《说迟了的话》)
        评析 《百合花》是著名作家茹志鹃的 成名作。这里回忆的是文学大师茅盾发 现《百合花》并亲手扶持的情景。文中 的中断处显示了作者那感情激流的自 然节奏。“岔题”是语意表达上的一种跳 宕,这种跳宕的表现形式又是特定情境 中语言表达上的需要。
        51.他英勇地牺牲了!……写到这儿, 我忍不住泪如雨下——我不是用笔,而 是用血、用泪在写我心上的英雄人物! (杨沫 《我的生平》)
        评析 作者本是写 “他英勇地牺牲了” 这件事,但由于感情的冲动,思想的跳 跃,转到怎样写英雄人物的事情上去 了。这种岔题,有着内在的逻辑,它是 情境所使,是思想的自觉跳跃,是作者 驾驭语言文字的技巧,绝非是思想的混 乱和逻辑上无条理。
        52.未庄的人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 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 “行 状”的。而阿Q自己也不说,独有和别 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 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 西!” (鲁迅 《阿Q正传》)
        评析 阿Q与别人口角的内容并不涉 及祖辈是否阔气,何况别人本来就不关 心、不在乎他的这类事。阿Q却拿“先 前阔”的话题岔断口角的内容。如此岔 题,恰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典型表现。
        53. 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 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 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 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 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她又能临风飘举 了。(朱自清 《绿》)
        评析 话题本是赞美绿的 “奇异”、“鲜 润”、“醉人”,但被岔断了,变为裁绿成 带,并赠给轻盈的舞女,想象舞女着带 后的仪态。前面写景,后面写情,情景 交融一体。
        54. 那老婆儿坐在炕上,拍着腿说: “可活不了啦! 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败 兵,土匪,折腾来,折腾去……咱娘儿 俩可怎么躲过这个灾呀! 你妹子也大 了,要早早寻个主,我也少操些心。眼 下孤儿寡妇的,真叫人遭难啊!”说说她 就哭了。(袁静等《新儿女英雄传》)
        评析 老婆儿由谴责 “败兵”、“土匪”, 转而为考虑给自己的女儿 “早早寻个 主”。这种岔题,看似前后不连,支离破 碎,实则是老人在战乱中为求得女儿免 遭灾祸的母爱的自然表露。作者运用岔 题这种辞格,可以表现人物在瞬间思想 活动的突然转移,以及情感的丰富、强 烈,使读者能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多面 的认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