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文诗

2024-05-12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1.潮随暗浪雪山倾,
        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
        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晚,
        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看四边云接水,
        碧峰千点数鸥轻。
        

(苏轼《题金山寺回文体》)


        评析 这是苏轼的著名回文诗“金山寺 回文”,属回文诗中的上乘之作。不仅形 式特殊,而且内容也很可取。写景状物, 别有韵致,表现了作者洒脱的情怀。用 回文这种形式作诗,能够这样自然流 美,实属不易。没有好的构思,没有很 好的文学修养和表达技巧,均不能成此 诗。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较广。
        2.旱莲生竭镬,嫩菊养秋邻,
        满池留浴鸟,分桥上戏人。
        

(庾信《回文诗》)


        评析 旱莲破败,嫩菊初开,满池浴鸟, 上桥戏人,写秋天景象,本也优美,也 有几分生活情趣。但因作者刻意追求回 文这种形式,致使遣词造句凝滞板涩, 破坏了诗作应有的韵味,这是回文诗的 大忌。
        3.红窗小泣低声怨,
        永日春寒斗帐空。
        中酒落花飞絮乱,
        晓莺啼破梦匆匆。
        

(《漫叟诗话》载回文数首之一)


        评析 这是一首表现闺怨主题的回文 诗。作者选择“红窗小泣”、“永日”“帐 空”、“春寒”“中酒”、“落花飞絮”、“晓 莺”“破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 过回文的形式,表现佳人独处的幽怨、 举杯浇愁的寂寥以及欲梦不成的无奈。 既有人物描写又有环境烘托,是一首情 景交融、声情并茂的回文诗。
        4.花开菊白桂争妍,
        好景留人宜晚天。
        霞落潭中波漾影,
        纱笼树色月笼烟。
        

(湖北凤仙县仙佛寺回文诗)


        评析 菊开花,桂争妍,无疑是金秋时 节! 此诗给我们描绘的正是这宜人好 景。“烟笼月色树笼纱,影漾波中潭落 霞” (逆读) 更是亦真亦幻,似静还动, 另有一种朦胧梦幻的美感。全诗可顺 读,也可倒读,各得意境优美的七言诗 一首。
        5. 春
        花朵几枝柔傍砌,
        柳丝千缕细摇风。
        霞明半岭西斜日,
        月上孤村一树松。
          夏
        凉回翠簟冰人冷,
        齿沁清泉夏月寒。
        香篆袅风清缕缕,
        纸窗明月白团团。
          秋
        芦雪复汀秋水白,
        柳风凋树晚山苍。
        孤帏客梦惊空馆,
        独雁征书寄远乡。
          冬
        天冻雨寒朝闭户,
        雪飞风冷夜关城。
        鲜红炭火围炉暖,
        浅碧茶瓯注茗清。
        

(薛涛《四时》)


        评析 以上四首回文诗,名为《四时》, 能紧紧抓住各个季节的不同特征,用回 文的形式写出,构思十分巧妙。如第一 首《春》描写傍晚春景: 几枝花朵、千 缕柳丝、半岭明霞……展示给我们的是 在山、树环抱中的美丽的小村庄。其它 几首亦然,风格恬淡、用语朴素,清新 自然,顺读、逆读均朗朗上口。四首诗 可整体构成共16句的长回文诗,春、夏、 秋、冬也可各成一首四句的小回文诗。
        6. 春
        芳树吐花红过雨,
        入帘飞絮白惊风。
        黄添晓色青舒柳,
        粉落晴香雪复松。
          夏
        瓜浮瓮水凉消暑,
        藕叠盘冰翠嚼寒。
        斜石近阶穿笋密,
        小池舒叶出荷团。
          秋
        残石绚红霜叶出,
        薄烟寒树晚林苍。
        鸾书寄恨羞封泪,
        蝶梦惊愁怕念乡。
          冬
        风卷雪篷寒罢钓,
        月辉霜柝冷敲城。
        浓香酒泛霞杯满,
        淡影梅横纸帐清。
        

(田孟沂《四时回文诗》)


        评析 以上诗句相传是为和薛涛 《四 时》而作,故每首二、四句的最后一个 字与薛诗同。四首诗不论正读、反读,均 较自然流畅。如 “冬词” 中,通过对 “风卷雪篷”、畏寒罢钓、冷月霜柝、酒 暖香浓、梅横淡影、纸帐清冷等严冬景 物的描写,从不同侧面渲染了北方冬天 的酷寒。由于作者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 的四季景物,表现了不同季节的不同特 征,因而很有典型意义。
        7.家山是处断林平,
        近舍村桥跨水横。
        华吐夜来初月朗,
        影留溪上晚霞明。
        花开半落飞红雨,
        瀑泻长空劈翠晴。
        沙印绿多苔径曲,
        斜枝竹碍路人行。
        

(刘大白 《白屋遗诗·山家》)


        评析 诗作顺读、倒读各成一首七律。 顺读不依时空顺序,而是随意推出一幅 幅色彩明丽的画卷,从月夜、傍晚的美 景到花飞红雨、瀑泻长空、曲径通幽的 环境,表现出山林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 风貌,倒读则全依时空顺序,由表及里, 层层深入,直如武陵人入桃花源,胜境 迭出,美不胜收。著名白话诗人刘大白, 写作古诗也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8.今古垂芳遗庙立,
        拜瞻空恨一秦奸。
        森森柏树枝南向,
        凛凛忠魂夜北看。
        心赤负冤沉狱死,
        草青埋骨痛碑残。
        钦徽是日无家返,
        深怨谗书封蜡丸。
        

(张奕光《七律·岳武穆王墓》)


        评析 此诗顺读倒读皆成至文,语极沉 痛,恰似一联之上下:顺读由“遗庙”而 兴凭吊之思,郁郁不平之气充溢其中, 然意犹未尽,似为倒读蓄势; 倒读由 “丸蜡封书”与“返家无日”开端,在对 比中寄寓着作者对昏君的热嘲冷讽和 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接下诸句语更沉 切,讥讽之意,追慕之思,哀悼之痛,兼 而有之,颇有李商隐咏史之风。
        9.著名的《璇玑图》为晋代著名女诗 人苏蕙 (字若兰)所制。(见插页)
        评析 其诗可反读、横读、斜读、交互 读、退一字读、叠一字读,可得三、四、 五、六、七言诗共3752首,纵横反复, 皆成章句,可谓超今迈古,巧妙之至。只 是读法变幻无穷,很少有人能读懂。苏 蕙自己也说:“徘徊宛转,自成文章,非 我佳人,莫之能解。”
        以下仅就四围栏内右上角部分的 读法作简要说明,以见其构思之妙。
        经离所怀叹嗟
        遐旷路伤中情
        清帏房君无家
        华饰容朗镜明
        英曜珠光纷葩
        多思感谁为荣
        读法:
        ①自“嗟叹”至“为荣”,三言十二句, 反复读。
        嗟叹怀,所离经;
        遐旷路,伤中情;
        家无君,房帏清;
        华饰容,朗镜明;
        葩纷光,珠曜英;
        多思感,谁为荣?
        逆读由 “荣为”至 “叹嗟”,或由 “经离”至“思多”;“多思”至“离经”, 皆可得意义完整的三言十二句诗一首。
        ②左右分读,便为:
        怀叹嗟,所离经;
        路旷遐,伤中情,
        君无家,房帏清;
        容饰华,朗镜明;
        光纷葩,珠曜英;
        感思多,谁为荣?
        此诗反读,即由 “谁为” 至 “叹 嗟”,“所离”至“思多”,“感思”至“离 经”也依此法。
        ③左右半边各回环读:
        嗟叹怀,伤中情;
        家无君,朗镜明;
        葩纷光,谁为荣? (右)
        经离所,路旷遐;
        清帏房,容饰华;
        英曜珠,感思多。(左)
        同理,“荣为”至 “叹嗟”,“多思” 至 “离经”,也依样成文。
        ④左、右各取一半顺读:
        怀叹嗟,伤中情;
        君无家,朗镜明;
        光纷葩,谁为荣? (右)
        所离经,路旷遐;
        房帏清,容饰华;
        珠曜英,感思多。(左)
        同理,倒读从 “谁为”至 “叹嗟”, “感思” 至 “离经”依样读。
        ⑤左右一字起,罗文分读,便成:
        嗟叹怀,路旷遐;
        家无君,容饰华;
        葩纷光,感思多。
        “荣为”至“离经”,“经离”至“为 荣”,“多思”至 “叹嗟”。
        ⑥从中间一句,罗文分读,可为下面 的形式:
        怀叹嗟,路旷遐;
        君无家,容饰华;
        光纷葩,感思多。
        由 “所离”至“为荣”,“谁为”至 “离经”,“感思”至“叹嗟”均依此类推。
        ⑦还可从中间借一字,成四言六句;
        怀所离经,伤路旷遐;
        君房帏清,朗容饰华;
        光珠曜英,谁感思多?
        “谁感”至“离经”,“所怀”至“为 荣”,“感谁”至“叹嗟”都可读。还可 以两分各借一字互用,罗文分读:
        怀所离经,路伤中情;
        君房帏清,容朗镜明;
        光珠曜英,感谁为荣?
        由 “谁感”至 “叹嗟”,“所怀”至 “思多”,“感谁”至“离经”,依此法读。
        ⑧还可以从中间借二字,成一首五言 六句诗:
        叹怀所离经,中伤路旷遐;
        无君房帏清,镜朗容饰华;
        纷光珠曜英,为谁感思多?
        由 “为谁” 至 “离经”,“离所” 至 “为荣”,“思感”至 “叹嗟” 皆可读。
        ⑨还可以两分各借二字,互用分读:
        叹怀所离经,旷路伤中情;
        无君房帏清,饰容朗镜明;
        纷光珠曜英,思感谁为荣?
        由 “为谁”至 “叹嗟”,“离所” 至 “思多”,“思感”至 “离经” 皆可读。
        以上是图中右上角的读法。关于全 图的读法,清代李汝珍所著《镜花缘》第 四十一回中有详细说明,可参看。
        10. 青山数里一溪横,
        片片花边舞燕轻。
        耕过水田新雨足,
        晴天晓色柳风清。
        

(宋伯仁《晚春溪行》)


        评析 这首诗清新明朗,满寓着诗人对 春天,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写道:乡 间的空气如此宜人,眼见得绿正肥,红 渐尽;落英缤纷之中,几只隐隐翻飞的 轻燕,正在尽情沐浴春光; 阵阵新雨催 得苗青,在这晚春时节,有煦风拂面,正 该沿溪徐行……诗虽写晚春景物,但毫 无伤春气息,足见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全诗若倒读,略有小变动,语意大致相 同。
        11.酡颜玉碗捧纤纤,
        乱点余花唾碧衫。
        歌吟水云凝静院,
        梦惊松雪落空岩。
        

(苏轼《记梦回文》二首之一)


        评析 雪落无声、“水吟歌”,均进一步 衬出院之静。顺读、倒读意境虽无大的 变化,但诗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对 动、静关系的处理颇见巧思。
        12.危台出岫迥,曲涧上桥斜。
        池莲隐弱芰,径筿落藤花。
        

(定襄侯《回文诗》)


        评析 这首回文诗顺读从远处落笔,由 远山的危台,到曲涧上的斜桥,再至池 莲掩映下的弱芰,最后停笔在眼前的 “径筿落藤花”,由远及近,次第展开,构 成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逆读则是由近 渐远,虽境界无大的变化,却别有风致。
        13.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
        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
        

(后园 《回文诗》)


        评析 斜峰、曲径、耸石、连山、戏鸟、 密树、鸣蝉……后园的这首回文诗,给 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幽美秀丽的山景。在 整体的幽静中,“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 花”一句,又透出盎然的生机。全诗顺 读、逆读都很有意境。
        14.羞看一首回文锦,
        锦似文君别恨深。
        头白自吟悲赋客,
        断肠愁是断弦琴。
        
        寒信风飘霜叶黄,
        冷灯残月照空床。
        看君寄忆传文锦,
        字字萦愁写断肠。
        

(苏轼《题织锦图上回文》三首其二)


        评析 织锦回文亦名璇玑图,是前秦女 诗人苏蕙的郁愤之作。苏蕙的经历与卓 文君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晋葛洪《西 京杂记》卷三载:“(司马)相如将聘茂 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 绝,相如乃止。”苏轼题诗之一即巧用此 典,以示织锦回文所抒“别恨”之深、 “愁肠”之悲。之二将秋天清冷萧瑟的自 然景色与思妇寂寞凄凉的独处况味融 为一体,进一步说明织锦回文的哀婉凄 切,如泣如诉,表达了苏轼对爱情不幸 的女子的深切同情和哀悯。两首题诗均 采用原诗回文形式,难得之处在于顺 读、倒读除角度略有不同外,语言、内 容均流畅、自然,有景、有情、有事、有 寄托,斧凿痕迹并不十分明显,体现了 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
        15.莺啼爱柳弄春晴晓日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游云白雁过南楼一色秋
        红炉满炭积寒冬与雪风

(无名氏 《四季回文诗》)


        评析 这是著名的春、夏、秋、冬四季 回文诗。每句可拆成一首七绝:
          春
        莺啼爱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晓日明。
        明日晓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爱啼莺。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游云白雁过南楼,
        雁过南楼一色秋。
        秋色一楼南过雁,
        楼南过雁白云游。
          冬
        红炉满炭积寒冬,
        炭积寒冬与雪风。
        风雪与冬寒积炭,
        冬寒积炭满炉红。
        在第四、五、六、七位置的四个字 (即 “柳弄春晴”、“水动风凉”、“雁过南楼”、 “炭积寒冬”)在七绝的四个句子中都能 用上。诗中含春、夏、秋、冬四字,分 别咏四季之景,在七绝中三、四句为一、 二句的倒读,全诗倒读、顺读内容完全 一样。
        16.悠悠绿水傍林偎,
        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
        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
        流溪远棹一篷开。
        

(广东高州茂名镇观山寺回文诗)


        评析 这首回文诗顺读有这样一个特 点: 从一个制高点向下俯视,四围景色 俱收眼底;且每个句子可独立构成一个 小画面,全诗整体又构成一幅大的画 面,写傍晚的景物,繁而不乱。倒读则 是从小到大,视野逐渐开阔,读起来仍 显得通畅自如。
        17.枝大柳塞北,叶暗榆关东;
        垂条逐絮转,落蕊散花丛;
        池莲照晓月,幔锦拂朝风;
        晓吹纶杂羽,薄粉艳妆红;
        离情隔远道,叹结深闺中。
        

(王融《春游回文诗》)


        评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齐梁宫体诗,题 为“春游”,实际写的是闺怨。首句“枝 大柳塞北,叶暗榆关东”是想象中的边 塞春色,按正常语序应是“塞北柳枝大, 关东榆叶暗”。按:塞北,指长城以北的 广大地区; 关东,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 地区,柳枝大、榆叶暗说明时间已是暮 春,兼有伤春之意。“垂条逐絮转,落蕊 散花丛”实写眼前所见的江南暮春景 象。“池莲照晓月,幔锦拂朝风”仍是眼 前暮春景象,前句描写室外的景色: 晓 月映照着池塘内碧绿的荷叶和含苞欲 放的荷花; 后句写室内的动景: 晨风吹 动了锦绣的帷幔。一内一外,有静有动。 “低吹杂纶羽,薄粉艳妆红”,转而写 “游”。低吹: 低声吹奏箫笛之类的管乐 器,代指奏乐; 纶巾,指头戴纶巾,手 执羽扇的风流名士,“薄粉”、“艳妆”指 游乐女士,有声有色地写出了红男绿女 的春游之乐。在此基础上,全诗推出 “离情”;“离情隔远道,叹结深闺中”一 句是全诗主旨。以上景致、游乐场景的 描写是为此作铺垫,“离情”、“叹结深 闺”,表明诗作的主人是深闺的怨妇。对 离人的牵挂、对别离的哀伤及独处的孤 寂,是这首诗表现的中心。全诗词藻堆 砌,场面芜杂,诗风靡艳,纤巧细弱。顺 读自然流畅,倒读则多少有些牵强,可 见,回文这种形式,对内容的表达还是 有很大的限制的。
        18.枝云间石峰,脉水侵山岸,
        池清戏鹄聚,树秋飞叶散。
        

(萧纲《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


        评析 枝云、石峰、脉水、山岸、清池、 戏鹄、秋树、飞叶,共同构成秋天的景 象。倒读比顺读更为流畅,也似比顺读 更有情趣。
        19.烛华临静夜,香气入重帷,
        曲度闻歌远,繁弦觉舞迟。
        

(萧纶 《回文诗》)


        评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回文 诗。写宫廷细琐的夜景,烛华、静夜、香 气、重帷、远歌、繁弦,有糜艳而纤弱 的诗风,华丽而堆砌的词藻,内容无甚 可取之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