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反过来要求于自己作为根本的准则, 把说别人的坏话作为最大的警戒。...
在行动之前造成了失误的人, 还可以在后边改正; 做事情失误在今天的人, 还可以到来日改正。...
知道了过错能够改正, 听到好的建议能够采纳, 约束克制自己的言行以遵从义理, 这才是坚强、 聪明的人啊!...
人心非常灵巧,一概萌生于思考, 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 没有不知道的。...
做事情在于自己慎重, 不必顾虑那些没有根据的议论。顾虑那些言论,忘掉了自己慎重从事,心思就不专一,精力就分散了。...
做事过头或达不到要求, 这两种人生活中都有。 心里不考虑别的, 只是一味地沉溺于懒散之中, 这种人一向糊涂、 庸俗, 如果能启发启发他也好, 只是难于启发, 这种人属于达不到要求的一类。 如果是一个喜欢妄为的人, 做什么事都不合乎规律, 这样的人改也改不好,...
人在省察过失时, 不要只是在表面上轰轰烈烈, 表面上很激烈的人肯定做不到深刻, 大多是虚心假意地做一番表演, 非常无味,正所谓不但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对自己十分有害。久后看来,自己也应当知道这么做跟开始省察时没有什么不同, 是白白地横生枝节而已。 如果是在...
听说别人有好的言行, 顿生仰慕之情; 知道自己有过错因而担心害怕, 这样的人都是君子一类的人。...
不懂道理的人就像喝醉酒的人一样, 当他醉的时候, 没有不到的地方, 等到他醒来后, 没有不感到惭愧羞耻的。 人当中那些不知道学习的,自己看自己总感到完美无缺,等到知道学习了,反思过去的所作所为, 就感到害怕恐惧了。...
人们的过错,各有各的类型,君子常常由于敦厚而产生过失,小人常常由于刻薄而产生过失, 君子对人过于仁爱, 小人对人过于残忍了。...
看到有贤德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有作为的人也要像这样;看到不贤德的人就自我反省, 看来没有不在于自身的。...
君子遇到了艰难险阻, 一定会想到自身反省, 是自己有所失误造成这样的吗? 有不好的地方就改掉它, 心里感到没有什么不安的就更加自勉, 这便是自己修养自己的德行。...
别人有了过错, 自己必定知道, 自己有了过错, 怎么能不知道呢?...
人到了二十岁以后, 大的过错就很少了; 因为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嘴上轻易说的心里马上就制止住了, 由着性子来的, 在情理上争不过去了; 夜晚睡下考虑到白天的不足, 今天做事能追悔昨天的过失, 自重自爱无需别人教导,以至于这种地步。追思往日的指教, 牢牢地记在...
人在自己看自己的时候, 目光就显得短浅, 因此要借助镜子来看看自己的形象。 自己整理头发很笨拙, 一定要借梳子来整理梳扎起来; 思想上的问题自己照看不清楚、 就借别人的劝说来鞭策自己的行动。 面容所以能表现出来, 是明镜的作用; 头发所以整理起来, 是黑梳...
假如有人毁谤自己,应当退下来想想,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如果自己有可毁谤的行为, 那么人家说的就是恰当的; 如果自己没有可毁谤的行为, 那么人家的话才是荒诞无稽的。 恰当的话就不要抱怨人家, 荒诞的话对自身也没有什么害处, 又何必反过来报复别人呢? 再说那...
容貌一天不洗理修饰一下就会被尘垢弄脏, 心里一天不考虑做好事, 邪念恶欲就要进来了。...
君子心里非常畏惧, 一天比一天谨慎, 克制自己, 不断地反省, 在缺点错误还未出现的时候就考虑着消除掉它。...
看到有利可图时应想到会招来侮辱, 看到恶行时就想到加以斥责, 嗜好欲望滋长时要想到可耻, 忿怒不平时要想到会因此发生灾祸。...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 是最高明的。 有过失的人的大患, 在于并不知道而认为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