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执篇) 两方作战,以正当的判断衡量敌我态势。出其不意,战胜敌人。“奇正”攻守的应变方法,非常多而复杂,不能一一列举,也不能一成不变。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很恰当的说明了奇正之变的奥妙所在。...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谋攻篇) 了解敌方虚实,也了解自己军力,可收百战百胜之功。不了解敌方,只了解自己,胜负各占一半,敌我状况都不清楚,则每次作战都有失败的危险。 所以唯有知己知彼,才能有百战百胜。...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谋攻篇) 战争最高的策略,是先粉碎敌人的计谋。其次是打击敌人的外交,使她孤立无援。...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谋攻篇) 屡战屡胜,不能算运用谋略的极致。能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上上的谋略。 战争以攻心为主,若果能使敌国民心背离,则敌人的败亡,可计日而待了。...

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谋攻篇) 战争的法则,能使敌方全国降服是上策,以军队攻破敌国次之。除非万不得已,不可轻易发动战争。...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作战篇) 战争时,所使用的策略内容或有笨拙,但可以速度和时间(机动)来补救。相反的,巧妙的策略,或可逞一时之利,却难保能适应未来的战情演变。 战争要出其不意,使敌人措手不及。同时要争取时间,稽迟往往不能应付突变的战况。对敌我之情况,必须审度清...

兵贵胜,不贵久。

(作战篇) 战争最重要的是击败敌人。不可陷于久战,旷日持久的战争,徒然消耗国力,非战之上策。...

经之以五校之计。

(计篇) 战争发生,要详细运用五校之计以谋其成。“五校之计”是指五项战争要素。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其中“道”指将帅与百姓同心,即得人和。“天”指季节变化,即得天时。“地”指地理环境,即得地利。“将”指统帅。“法”指军纪。...

兵者,诡道也。

(计篇) 战争是运用诡诈计谋,求取胜利的手段,不是常道。 现在所讲求的运动道德,与战争扯不上关系。两军对垒之际,但求出奇制胜,所以“兵不厌诈”。战争以胜利为主,疆场上是无道义可言的。...

孙子

《孙子》共计十三篇,孙武所著。为“武学七书”之一。“七书”指《孙子》、《吴子》、《尉缭子》、《六韬》、《黄石公三略》、《司马法》、《李卫公问对》七种兵书。“七书”以“黄石公三略”最早,传说是秦末,黄石公授予张良的策略。但从文体及思想各方面...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计篇)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决定国家的存亡,不可不小心体察,慎重考虑。 所谓“国”,也可以解为“我”,战争不仅是国家兴亡成败的大事,也是个人生死荣辱的重要关键。...

速亡愈于久生。

(杨朱) 早死亡有时候比长生还好,意即玉碎总胜过瓦全。...

吞舟之鱼,不游支流。

(杨朱) 能够吞舟之大鱼,是不屑栖息于河流之支流的。就如同大人物也不住在偏僻的乡下。这是列子向梁王说的一句话。...

鸿鹄高飞,不集污池。

(杨朱) 鹄,这种又大又干净的鸟,总是在天空的高处飞翔,它不会停在积水泥泞的小洼地。就如同具有高风亮洁的君子人,对于又小又污秽的事情,不屑一顾一般。 这是列子引用当时的谚语向梁王说的话,可参照前句“吞舟之鱼,不游支流。”...

疑心生暗鬼。

(说符) 心中若产生怀疑时,就会疑神疑鬼的幻想出各种虚构的事情来。...

智料隐匿者有殃。

(说符) 周谚有云:察见渊鱼者不祥。求知是一件好事,但是若连他人之隐私也要去挖掘的话,那终有一天将会引来祸事的。...

取金之时,不见人。

(说符) 为了利益,而不顾一切地盲干,意即利欲薰心。...

多岐亡羊。

(说符) 寻找逃走的羊,假如有很多岔路,我们就不知道羊是往那条路逃走。同样的理由,求取学问的人不探求根本的知理,而一直钻牛角尖,将会一无所得。 (参考)…。大道以多岐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一发千钧。

(仲尼) 以一根毛发来牵引千斤的重物。此乃比喻为不可能之事,也可以比喻为异常危险。但有些人,曾议论说:“倘若毛发的各部份都很均匀,而没有脆弱部份存在,那么,毛发也能牵引千斤重的东西。”...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

(杂篇 列御寇) 以不平的东西做标准,而后以此来衡量东西,所量的东西以为很平,其实也是不平的。 自己做不正当的事,而要叫别人做正当的事,这正如同以不平量物,不可能得其平。...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