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

(杂篇 庚桑楚) 圣人能通于天然自然,又善于委任自然。功于造化,而群物不知。相反的,人都以有为来行人事,这种有为而为的态度,其实是违背天道自然规律的。 这就是教我们要顺服自然,不要自作聪明的放纵私欲。...

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

(杂篇 庚桑楚) 如果把世界当作一个笼子来设想的话,那么小鸟就没其它地方可以去了。也就是说,如果把心胸放宽的话,那么世界上一切事情在自己的胸怀中。也就是老燕所谓“万物皆备于我。”的意见。...

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之经也。

(杂篇 庚桑楚) 顺应外物,接物而无所用心。外物摇动的时候,自己也跟着摇动,就是说,浮游在大自然的波浪中,顺着波浪而浮游进退,这就是养生之道。 “卫生之经”就是养生的常道。...

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外篇 知北游) 过去的事,不要再去想它。不但不要回顾过去,对于还没有到的未来的事,也不用过早去操虑。而必须外形随物,内心凝静,以心顺着外形而形必自化。...

越难不能伏鹄卵。

(外篇 庚桑楚) 小小的越国的鸡,是无法孵出很大的鹄雏的。 这是比喻小不能制大,才能平庸的人,是不能制才具高出自己的人的。...

(瞳焉)如新生之犊。

(外篇 知北游) 希望能成为像新生的小牛一样,只是张开着无心的眼睛,心里却毫不想及任何事情,这种态度才是做人真正应有的态度。能如此,心虚而平,于是就无所求了。这也是老庄哲学中的一种境界。 “瞳焉”只是张开眼睛直视,其实什么都没有看到。...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

(外篇 知北游) 这是比喻光阴过得很快,就像骑着骏马过小小的空隙一般,极为短促。 人生短暂的,短如仅在倾刻之间。 “白驹”是骏马,比喻光阴。“郤”是空隙。...

入(其)俗,从其俗。

(外篇 山木) 到一个地方去,就要依从那个地方的习俗,这就是服膺自然的生活方式。...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

(外篇 山木) 人都各有短长。如果有人只知道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的优点是优点的话,那个人就没有真正的优点。相反的,如果有人知道自己的缺点,那个缺点就不算是缺点。 秦人阳子到宋国,住在旅馆,旅馆主人有两个太太,其中有一个是美人,另一个是丑妇,可是...

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外篇 田子方) 这是说,你虽然工于射术,可是仍算是有心习射,而不是无所为而射,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射。换句话说,如果对于射箭是在你着意之下行之,那么就不算是真正的射。 引御寇是伯昏无人的门人。他自以为射道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而自鸣得意。他的老师伯...

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

(外篇 山木) 以利害关系而结合的朋友,一旦遇到困境和灾祸的时候,就会立刻把对方放弃。相反的,依自然纯情结合的亲人或同志,当遇到灾害痛苦时,关系结合得反而越坚定。...

见利而忘其真。

(外篇 山木) 过分重视眼前的利益,就会迷失自己纯真的本性。 庄子曾经到雕陵园去游逛,见到一只大鸟飞过来,静立在那里,庄子要拿弹弓去射它,但是鸟还是不动。不动的原因,是由于那只鸟发现了一只螳螂,而那只螳螂又在树林下发现一只蝉,而那只蝉不知道人家...

皮为之灾也。

(外篇 山木) 豹因为有美丽的皮毛,所以才会被射杀。 人也是如此,如果太有钱财,难免会惹起无妄之灾。所以,要想保全生命的话,就不要多积财物。...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外篇 山木) 很直的树木,会最先被砍掉。水质最好的井,因为大家都喜欢汲用其水,所以会最先被汲干。 这就是说,有用有才的人反而容易因才而致祸。...

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外篇 山木) 不能当作木材的树木,反而不会被确伐,而可以一直活到很久,终其天年。 人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特别的才能,引起别人的注视,反而能颐养天命,这就是不用的大用。...

杀不能鸣者。

(外篇 山木) 杀鹅鸟要杀不会鸣叫的。 庄子与学生一块儿在山上行走,学生看到一棵大树,便问庄子:“为什么那一棵大树会活那么久呢?”庄子答:“因为那是它不中用的缘故。”下了山后,庄子和他的学生, 一起正在朋友的家里,他的朋友很高兴地对他的孩子说:“...

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

(外篇 达生) 水有为水之道,我们要顺着水游泳,而不可依自己私念,逆水性而上游,这样才不致于白费力气。 孔子到吕梁的时候,看到一个年轻人在急流中顺水势游泳,轻松而自然。孔子很惊讶地询问他,年轻人就以上面的话来回答。 不要违逆环境,这就是人生的处...

稷之马将败。

(外篇 达生) 稷的跑马可能会死的!因为他们都在用最大的极限来役使它,所以会精疲力尽而死。 鲁庄公看到乘马名人,东野稷所骑的马的状况,就对他说:“让马绕一百圈再回来。”这时候,颜阖就说了上面的话,果然不错,稷的马因而累死。 为政的道理也是如此,经...

(唯)蜩翼之知。

(外篇 达生) 捕蝉的人,只看蝉的翅膀而已,其他的东西都不会看到。这是比喻极为专心的意思 无论任何事情,要想成就,必须对想做的事情专心一意才行。 孔子曾经到楚国去,看到一个驼背的人用竹竿在捕蝉,能够百发百中。孔子问他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个地步?驼背的...

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

(外篇 达生) 养生之道,就好比放羊一样,要知道自己比较迟钝、比较愚騃的地方,好设法补救。 放羊的人,经常鞭打比较落后的羊,使它不要迟迟的落在其他的羊之后,人类的养生,也和道理一样。 从前,鲁国有一个名叫单豹的人,他是一位善于养生的人,活到七十...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