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① 口不如自走 ② ,求人不如求己。 【注释】 ①使:指使、让、叫。走:行、行动。 【译文】 动嘴让别人做不如自己行动,求助别人不如求助自己。 【评说】 一般情况下,能不求人就别求人。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功,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自信...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译文】 人们说遇事要考虑三遍再行动,其实只要想两遍也就可以了 【评说】 这是孔子不赞成做事过于谨慎而提出的主张。一般来说,任何事经过再三考虑以后再去做,是有好处的。但是做事也不能太过于谨慎,“当断不断,必有后患”,因思虑太多而...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译文】 差错虽很小,但造成的失误却很大。 【评说】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决定事业成败的,有时只是一个小细节。尤其是在做某些复杂工作的过程中,只要某一岗位上出现丝毫的差错,哪怕是微小的误差,或者是在某个非常细小的环节考虑得不周...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 ① 常止,终身不耻。 【注释】 ①止:停止。 【译文】 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满足,一辈子都不会因为不知足而做不光彩的事情;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常能有所节制,一辈子不会因为无所节制而做可耻的事情。 【评说】 做人如果懂得满足,懂得适可...
求财恨 ① 不得,财多害自己。 【注释】 ①恨:遗憾、不满意。 【译文】 寻求财富的时候总是遗憾得到的不多,其实钱财多了也会害自己的。 【评说】 记得一个非常古老的故事说:有个贪心的人去金银山找宝,到了金银山,看见遍山财宝金光灿灿,他开心极了,连忙撑开布袋...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译文】 磨刀都想着要磨得锋利,但刀锋利了也会伤人的手指头。 【评说】 不锋利的刀是没有用的刀,但是锋利的刀也有不好之处,它很容易伤到人的手指。这里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任何事情都存在着两面性,利和弊、好和坏都是相对的...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译文】 结交朋友必须找超过自己的人,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不如不交。 【评说】 如果结交朋友,一定要找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如果找与自己差不多的或不如自己的人,还不如不交。我们结交的朋友,如果道德品行、文化素质胜过自己,我们从他们身...
一言既 ① 出,驷马难追。 【注释】 ①既:已经。 【译文】 一句话已经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 【评说】 这是比喻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不能反悔,用现代法律的语言讲就是要尊重契约。做人应当言必信、行必果。亲人之间如此,朋友、同事之间如...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① 。 【注释】 ①移:改变、变动。 【译文】 答应给别人的东西,即使有人以千金相换也不能动...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译文】 好事可以做,恶事不能为。 【评说】 人活在世,要多做好事,但是当今社会生活却出现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想做好事却又不敢做,例如,据报载,南京的一位老人在下公共汽车时不慎跌倒在地,爬不起来。旁观者众多,却没有人敢伸手拉一把,怕...
但 ① 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注释】 ①但:只管。 【译文】 只管用不屑的眼光盯着螃蟹,看你还能够横行到什么时候? 【评说】 比喻对恶人的蔑视。对待那些如同挥鳌舞爪的螃蟹那样“横行”, 那样专横跋扈、凶狠霸道、不可一世的恶人,我们用不着怕他们,...
善恶到头终 ① 有报 ② ,只争 ③ 来早与来迟。 【注释】 ①终:最后。②报:报应、报答、报复。③争:相差。 【译文】 不管是行善还是作恶,到头来最后都会得到相应的报应,差别只是在于报应来得迟或早的问题。 【评说】 是非有果,善恶有因:好人有好报,好人的心灵...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译文】 孩子们自然会有他们自己的幸福,长辈不要再为他们当牛做马了。 【评说】 虽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神圣的、永恒的,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父母将子女们抚养成人以后,真的应该把这份“可怜心”收起来了,真的不必再为...
黑发 ① 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 ② 翁。 【注释】 ①黑发:借指青少年时代。②白头:借指老年时期。 【译文】 少年时不知道早早地勤奋学习,转眼间便成为白发人。 【评说】 这句催人上进的贤文告诫年轻的朋友:珍惜时间,珍惜青春,从眼前开始。如果不珍惜青少年...
惧法朝朝乐,欺 ① 公日日忧。 【注释】 ①欺:小看、藐视。 【译文】 惧怕和遵守国家法律,就能天天快乐地生活;藐视和违反国家法律,就会日日担忧。 【评说】 老百姓说的“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也是这个意思。遵纪守法的人,过日子哪怕不富裕,却落得...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译文】 天气好时不愿意去,直到雨淋头了才去。 【评说】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错过了大好的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些机会,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机会是平...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评说】 这个古老的谚语,充满了先哲的智慧,它告诫我们: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 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思考长远的问题,不可鼠目寸光、只盯着眼前的事物。我...
为学 ① 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② 。 【注释】 ①为学:做学问,求学。②徒然:枉然、无用。 【译文】 人学习才会明白事理,不学习则什么也不懂。 【评说】 人们说:无知者无畏。因为愚昧无知,所以对一切都无所顾忌!甚至连应该敬畏的事物都不知道敬畏,这就可能成为不...
将相顶头堪 ① 走马,公侯 ② 肚里好撑船。 【注释】 ①堪:能够。②公侯:周代有五等封爵,即公、侯、伯、子、男。 【译文】 将相额头上能跑马,公侯肚里能撑船。 【评说】 这里是比喻胸怀宽广、肚量大、有雅量。对于真正做大事业、有大成就的人来说,宽大的胸怀是...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译文】 枯木到了春天还会再次发芽,而人却没有两次少年时期。 【评说】 人不可能返老还童——就这点来说,我们真的很妒忌树木啊!已经枯萎的树木等到来年的春天还会再次发新芽,可是人只有一辈子,不可能有两辈子……年轻,对于...